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缠绵幽怨的闺怨诗

缠绵幽怨的闺怨诗


闺怨诗是以女子的身份表达感叹、哀怨等情感的诗词。其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恰切的比兴寄托,由浅入深的艺术风格。从整体而言,闺怨诗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无尽之味。


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这首诗采用“赋”的手法。对鸡回巢栖,夕阳西沉,羊牛归栏的农家生活平铺直叙,作了极为生动而细腻的描绘。同时,运用“兴”的手法,“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通过刻画日常生活细节,渲染了妻子思念丈夫的气氛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在反复地吟咏中把思妇悲苦渲染得更为浓烈。这首诗采用当时的口语,朴素简炼,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状景言情,真实纯朴,成功地刻画出思妇倚门怀人那柔肠寸断,悲伤凄婉的艺术氛围。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此诗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写出了少妇渴望爱情,渴望夫妻相依相偎,甚至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此诗结构直中有婉,虚实相映。以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使充满生命活力的草树,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形成前后对照,首尾相应的结构。诗连用了六个叠词,贴切而又生动;音调平仄与清浊之映衬错综,谐和动听,富于情调。


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开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二句,抓住人物的动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寓情于景,隽永含蓄,把思妇愁苦无助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肠断白蘋州”,直写心境,揭出题意,余味深长。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贵妇,看到陌头的柳色青葱,盎然春意,才意识到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觉得再打扮也没有意思,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没有一点快乐了。这首诗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耐人寻味。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此诗描述了仲春时节,思妇终日盼望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的情景,她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写了出来。


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此诗以白描手法叙述了丈夫常年在外经商的妇人的闺怨之情。前两句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件可悲、可叹的事实,后两句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以空际运转之笔,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这两句以常语作为奇语,并未刻意雕琢,却成为传诵千年的名句。


杜牧《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写暮春闺怨。“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渲染出女主人公身心的压抑。叠用三个“深”字,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玉勒雕鞍”以下诸句,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篇末“泪眼问花花不语,乱花飞过秋千去”,花如人,人如花,同样难以避免沦落的命运。这种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少归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苏轼《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此词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词中以描写手法为主,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纳兰性德《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中8首经典闺怨诗,每首都含千古名句!
15首经典闺怨诗,缠绵悱恻,深沉感人!
闺怨诗主要意象
闺怨诗中的典范,推荐品读丨每日一诗
闺怨诗主要情感分类
王昌龄:前半生豪迈,后半生幽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