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论诗词创作与新诗创作之互补
       古今诗本一脉。诗词在古代,相当于今日的诗或歌谣;词在宋代,约等于今日的流行歌曲。新诗从古诗词发展而来,或多或少受了西方诗歌的影响;但优秀的新诗仍然体现汉民族的语言特色和精神追求。因此,关于诗词与新诗的关系,我想套用一句唐人王昌龄的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它们虽然隔着一道时代的青山,但共同沐浴着汉语言文学的月光,灵魂相通,实为一体。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体会,简单谈谈二者创作的相通之处。
       一、意境——借鉴创造,别具风采。
意境由鲜明的意象构成。古诗词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积淀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我们在创作新诗时,若能恰当地运用这类意象来表情达意,适当加以再创造,就容易营造出动人的意境,且富有含蓄之美,使诗作产生无穷韵味。
       请看这首新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该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康桥,今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作者徐志摩年轻时代曾留学英国剑桥,此处是他的精神故乡。1928年,他故地重游,写下了这首诗。诗歌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其中的第二小节以“金柳”为主要意象,饱含依恋与惜别之情。柳,乃古诗词中惜别的象征。最早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写一位战士远征时对家乡的不舍之情;又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将柳色与伤别联系起来;另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点出《折杨柳》这支曲子乃思乡之曲。类似的诗句还很多。因杨柳柔长,似牵人衣,且“柳”谐音“留”,故利于传达留别依恋之情。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多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送别折柳枝赠给亲友。显然,《再别康桥》中“金柳”这一意象,凝聚了古诗词中柳的深情,作者巧妙地辅以夕照、波光,勾勒出一幅暖色调的图画,洋溢着浓浓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再请看第三小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诗经》中的开篇诗《关雎》中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恰可对应“招摇”——若非长短不一,错落不齐,如何摇曳生姿?而《关雎》中表达的思慕、眷恋之情,恰与徐志摩再别康桥时的缱绻离情有相通之处。
此外,第五小节写泛舟康河,深邃烂漫,美如童话。而古人早写过类似的意境:“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中所写歌词)第六小节中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又与“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所写的沉默的深味何其相似。
        再举一例,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此诗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一个夏天,作者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诗歌朦胧含蓄,表达了作者迷惘感伤而又有所期待的情怀。“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视为美丽、高洁的梦想的象征,其“凄婉迷茫”正因梦想渺然不可捕捉而产生。有人说戴望舒诗歌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但这首诗虽然整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但其意境脱胎于我国古诗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整首诗几乎就是对这句词的扩写。当然,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对此句进行了再创造:李璟词中的丁香,仅仅是愁之载体;而戴望舒笔下的“姑娘”,则是带着忧伤的美好理想的化身,也寄托着理想可望不可即的缥缈、迷茫之感。
        综上所述,无论诗人实际上是否是有意识地使用过古诗词中的意象,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诗词中的意象,可为创作新诗提供丰富的素材,若能加以巧妙的创造,则可拓宽诗歌的意境,增添无穷的艺术魅力。
反过来说,现代诗的意境,亦可为创作旧体诗提供灵感。下面试举一例:
                                 对浮云说
                                   任先青
       抬头看天/天上几朵浮云  躺在那里/宽宽大大  肥肥胖胖/慵懒的样子 闲散的样子哈欠的样子/我怒火中烧  大声叫嚷:/混账!赶快起来  备好行装/去西南!  西南正大旱/到那里集合  降雨!降雨!降雨!/这些话是我心里想的/并没有真的嚷出来
       我老了 无法抵达西南/但我经过电视  听到了声音之焦渴/经过报纸看到了文字在冒烟/父亲正用叹息收拢泪水/母亲在用空瓢敲打忧伤/还知道  总理到了  子弟兵到了/他们肩头扛着崭新的源泉……
       ——浮云啊  不要再这样四处闲逛/去西南集合吧  降雨  降雨/降下责任  降下绿色  降下希望!
       任先青先生这首诗,情感炽烈,表达了对西南旱灾的关注和对国家为西南地区解决困难的强烈期待之情。他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用与浮云对话的形式,通过对浮云的愤怒责备和殷殷劝告,传达出可贵的忧国忧民情怀。
请看一首旧体诗:
                          读任先青《对浮云说》
                                   贺宗仪
       哈欠连连未解乏,悠闲慵懒少巡查。
       浮云若奉诗人令,顿赴西南驱旱魃。
       该诗抓住任诗原有的切入点——浮云,抒写读任诗后的感受。前两句化用任诗的意境,点出“浮云”的失职——“少巡查”;后两句在任诗的基础上加入了想象,假设浮云能奉诗人之命去西南消除旱灾。从后两句中,我们既可读出作者对任先青先生忧国忧民情怀的钦佩之情,亦可读出作者本身对西南旱灾的关注、对甘霖的渴望之情。作者应该是从新诗的意境中得到启发,并对原诗进行提炼与再创造,而创作出这首旧体诗的。
       二、结构——互补互成,更富匠心
诗词与新诗的结构,亦可互补。我们一般认为,诗词结构更为严谨;而新诗可更加自由。确实如此,但我个人认为,新诗结构之自由,也当有度。若如近年兴起之种种“体”之无限度自由,则非诗歌。古诗词讲究“起承转合”,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为新诗创作提供思路。如上述《再别康桥》,就有明确的“起承转合”:第一小节“起”,描写挥手作别这一动作,强调动作之轻,生恐惊扰了所深爱的康桥;第二、三、四小节“承”,写康桥美景,意象鲜明,意境绰约,表达对康桥的浓浓眷恋;第五、六小节“转”,写泛舟溯游,感情达到高潮,欲放歌却不能,转为沉默,深深别情就在这沉默中酝酿,越来越动人。最后一小节“合”得很成功,与开头呼应,离情却比开头表达的离情更深一层——“悄悄”乃全然无声,比开头之“轻轻”(仅表示动作轻,不一定无声)更为小心,更体现出不忍惊扰母校之心态;“不带走一片云彩”较之“作别西天的云彩”,也更深刻地体现出作者不忍破坏康桥美景、要留住那美好瞬间的殷殷之情。《雨巷》《对浮云说》亦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在此恕不赘述。
诗词的结构,有时与新诗的结构极其相似。试举一例。请先看两首著名的宋词:
                                  虞美人 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两首词结构的共同点是:均以时间为序,写不同时间段的生活和感悟;且层层递进,情感越来越深沉,将关于生命的感慨自然地传达出来。再请看一首同样脍炙人口的新诗: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此诗中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呀”“而现在”作为领词,与前两首中的“少年”“壮年”“而今”何其相似!三首诗不约而同地从回忆少年时代开始,然后,落脚到“而今”(“现在”),步步深入,今昔对照,让读者感喟不已。
       当然,余光中此诗,未必就是借鉴了这两首宋词而创作的。但这种现象给我们一个启发:创作新诗可借鉴诗词之特殊结构。反之,创作诗词,亦可借鉴新诗之巧妙结构。
       当然,在其他方面,如炼字用句、修辞、内在节奏美等,诗词与新诗亦有共通之处。限于篇幅,恕不赘述。总之,诗词与新诗,虽被一道青山阻隔,却血脉相连。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让二者互补互助,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一轮皎洁圆润的诗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几首诗的意境真的绝了!
【诗词名家】周燕婷·清光不为浮云蔽,拟托新诗遣旧愁
诗歌里那些要不得的玄与酸
戴望舒 雨巷 赏析
抓住三个特点,一眼找到诗词意象| 古诗词鉴赏龄丹妙药002
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