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 鞋


布 

童庆炳

   ①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每年一双也足够了。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要是上山砍柴则穿草鞋。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可以说我们那时的客家人差不多都是赤着脚念完小学和中学的。母亲为我每年做一双布鞋,在中学读书时,是绰绰有余的,是不会穿烂的。

   ②去北京上大学后,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一年穿的了。哪里想到来北京在校门口看到的一幕是: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为此大惊小怪,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我只是觉得不习惯,不如赤脚自在随便舒服。起初半个月,只好“入乡随俗”,勉强穿布鞋去上课、上街等。

   ③过了些日子,我们三个福建来的同学基于共同的感受,就议论着要“革命”,要把北京人的这“坏习惯”改一改。我们约好在同一天在校园里当“赤脚仙子”。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巴嗒,巴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种舒坦的感觉,简直美极了。虽然我们三人的举动吸引来学校里师生们的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但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城里人的“偏见”罢了,他们看看也就会惯的,况且“学生守则”里并没有一条规定:学校里不许赤脚。就这样我们大概“自由”了半个月。有一次,校党委书记给全校师生做报告,在谈到学校当前不良风气时,突然不点名地批评了最近校园里有少数学生打“赤脚”的问题,我们“赤脚”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堪一击,一下子就被“剥夺”了。

   ④于是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生活的必需。似乎母亲是有预见性的,要不她为什么要往我的行李里塞两双布鞋呢!可布鞋毕竟是布做的,并不结实。当北京的杨树掉叶子的时候,第一双布鞋穿底了。等到冬天的第一场初雪降落大地让我这个南方人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发现第二双布鞋也穿底了。我那时每月只有三元人民币的助学金,只够买笔记本、墨水和牙膏什么的,根本没有钱买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昂贵的鞋。

   ⑤我天天想着母亲临别时说的话:她会给我寄布鞋来。又害怕地想:她不会忘记吧?如果她记得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呢?什么时候可以寄来呢?从家乡寄出路上要经过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路上不会给我弄丢吧?在等待母亲的布鞋的日子里,我能做的事是,将破报纸叠起来,垫到布鞋的前后底的两个不断扩大的洞上维持着。可纸比起布的结实来又差了许多,所以每天我都要避开同学的眼光,偷偷地往布鞋里垫一回报纸。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了……

   ⑥我一生有过许多的等待,大学学习期间等待母亲的布鞋是最难熬的等待了。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母亲做布鞋的全部复杂的“工艺流程”,可在那些日子连做梦也是母亲和祖母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了。那时我想起来了,母亲为全家所作的布鞋,除鞋面用的黑布是从商店里买来的之外,几乎全部材料都由她和祖母用最原始的办法“搜集”的,连纳鞋底的细苎绳的原料,也是自家种的,这在我们村子里,可能是“只此一家”了。母亲和祖母为处理那些结实无比的苎麻皮,则要辛苦好几天,从泡到刮到晒到捻,最后象变魔术一般变成了可以纳鞋底的细细的软软的却坚韧无比的苎麻绳。至于糊袼褙、描鞋底样、剪鞋面、纳鞋底等,也是琐碎、麻烦、吃力,费尽心血,这些我都在等待母亲的布鞋的漫长过程中一一想过了无数遍。这个时候,我才深深感到母亲的爱尽在这不言的琐碎麻烦吃力中。

   ⑦在春节前几天,我终于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两双新的布鞋。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从未如此认真地、细心地、诗意地欣赏过她做的鞋。我抚摸着那两双又硬又软的新布鞋,觉得每一个针眼里都灌满了母亲的爱意与希望,心里那种暖融融甜滋滋的感觉至今不忘。

   ⑧在这一瞬间,母亲的面庞、身影又在我眼前生动地重现,我突然感到我虽然离开母亲数千里,可我感到我仍然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是的,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恒的。

(选自童庆炳《旧梦与远山》)

1.阅读①~④段内容,说说母亲做的布鞋为什么成为“我”生活的必需?请概括作答。(3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布鞋”的含义是什么。(2

 

 

 

 

(2)请从描写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3.阅读第⑥段,说一说母亲做布鞋的“工艺流程”复杂在什么地方?(4

 

 

 

 

4.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和胡适《我的母亲》中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

 

 

 

 

1.(3)小时候家里穷,大多数时间都打赤脚,每年一双也就绰绰有余了,上大学后学校不允许打赤脚,需要天天穿鞋;而“我”又买不起鞋,只能穿母亲亲手做的布鞋,因而它就成了“我”生活的必需。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定位在文章第①~④段,第①段写了“我”的家乡除了有钱的地主老爷们,大部分人的习惯都是早上穿木屐,大多数时间都光着脚,每年一双布鞋绰绰有余;第②③段写了上大学后,学校不允许打赤脚;第④段写“我”买不起鞋,“于是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生活的必需”。由此可以归纳整理出答案。

2.(1)(2)“布鞋”象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正如母亲在艰苦环境中对我朴素的爱。

【解析】“布鞋”这一实物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就是艰苦朴素的生活的象征,而这布鞋是母亲亲手为“我”做的,“我”从小就一直穿着这样的布鞋,可见这布鞋里藏着的是母亲对“我”真实而浓厚的爱,也就是说“布鞋”还象征着如这生活一般,朴素、真诚的母爱。

(2)(4)这段文字属于心理描写;通过描写“我”焦急等待母亲寄布鞋过来的种种疑问、担忧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等待时的焦虑心理,突出了母亲做的布鞋对“我”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依赖。

【解析】仔细阅读画线句子,从“想”这个字可以看出句子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我”在焦急等待母亲寄布鞋过来时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焦虑的心情,突出了布鞋对“我”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依赖。

3.(4)(1)除了黑布鞋面要从商店买,其他所有材料都要自己“搜集”,苎麻绳的原料需要自己种;(2)苎麻皮需要泡、刮、晒、捻,一忙就是好几天;(3)糊袼褙、描鞋底样、剪鞋面、纳鞋底等,也是琐碎、麻烦、吃力,费尽心血。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定位在第⑥段,“除鞋面用的黑布是从商店里买来的之外,几乎全部材料都由她和祖母用最原始的办法'搜集’的”“连纳鞋底的细苎绳的原料,也是自家种的”“母亲和祖母为处理那些结实无比的苎麻皮,则要辛苦好几天,从泡到刮到晒到捻……苎麻绳”“至于糊袼褙、描鞋底样、剪鞋面、纳鞋底等,也是琐碎、麻烦、吃力,费尽心血”据此归纳整理出有用信息即可。4.(5)相同之处: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不同之处:童庆炳先生更多地抒发了对母亲不辞劳苦,不远千里坚持给他寄亲手做的布鞋所带来的温暖与鼓舞的感激和感动。胡适先生则更多地表达了他对于母亲为人和气、宽恕品行对他产生深远积极影响的感激。

【解析】仔细阅读文章,选文中“觉得每一个针眼里都灌满了母亲的爱意与希望”所以“心里暖融融”,《我的母亲》中“感谢我的慈母”,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显而易见,都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联系全文文可知,选文写“我”最困窘的时候收到了远方的母亲寄来的生活的必需——新布鞋,抒发了作者对母亲不辞辛苦、不远万里给他寄亲手做的布鞋的感动,由此而觉得温暖。《我的母亲》中“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可看出胡适先生要表达的是对母亲的这些美好品质对他产生的积极影响的感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一双旧布鞋
乡村往事漫忆(32):我看奶奶做布鞋
过年的新鞋
温暖的布鞋(温圣魏)
「尤艳芳专栏」:布鞋
煤油灯照亮的漫漫冬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