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送别诗常见的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
送别诗指以送别时的场景、别后的想象等为内容,表现诗人对友人(亲人)的依依不舍或对友人(亲人)的劝慰勉励或自伤身世、坦陈心志等的诗歌。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568780.htm
  ①送别的地点:如离亭、长亭、劳劳亭、谢亭、南浦、西楼、灞桥、霸陵、古道、歧路、渡头等。
  ②送别的音乐:如骊歌、离歌、劳歌、阳关曲、渭城曲、折柳曲等。
  ③送别时常见的景物、事物:如柳、芳草、浮萍、孤蓬、烟波、浮云、酒、月、寒蝉、鸿雁、清猿、班马(离群的马)、孤帆、征帆、暮砧等。
  ④送别的习俗:如折柳赠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等。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内容有:
  ①体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诗歌通过描写送别时环境的凄迷黯淡或想象中别后的孤单思念,来表现诗人诚挚的留恋和无奈的伤感。如: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诗歌首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江楼之上,橘柚飘香,正值金秋,却要分别。“醉”字暗示着主客情谊之深厚。第二句写与友人分别之时,秋风萧瑟,寒雨纷飞。“凉”字既指外界环境的寒凉,也指人物内心的凄凉。三四句未按常理抒别情,而是从对方落笔,设想朋友夜泊潇湘之上,明月孤寂,梦中愁听猿的凄清长鸣。虚实结合的手法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使诗中表达的依依不舍和别后的伤感更朦胧含蓄,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回味无穷。
  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词也同此诗,设想别后场景,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使送别时的缠绵悱恻更震撼人心。
  ②表达对朋友的安慰、劝勉、鼓励,展现诗人的旷达胸襟。有些送别诗没有一般送别诗悲凉凄清的氛围,情绪积极开朗,意境开阔高远。如: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诗歌首句点明朋友将去的地方,“接”字让人感到距离很近,不像是分离。第二句诗人一反送别诗的感伤传统而直言不觉离伤,让人好奇。原因在三四句,诗人写到与友人同住一条江边,共睹一轮明月,这哪里是分离呢?读完全诗,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并非没有离伤,只是为了劝慰友人,减轻对方的离愁,才有意这样说。这样表达不仅不会让人们误解,反而会让人们感动,感动于诗人的阔达,感动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仗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陆龟蒙《别离》)
  此诗写离别却丝毫没有离情别恨,议论充满全诗,慷慨激昂。前两联刻画了主人公威武刚毅、潇洒轩昂的风姿。第三联用成语“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毒蛇咬手后,为保全性命,壮士不惜斩断手腕)体现主人公的大无畏精神。最后一联又回到离别主题,点明壮士的志向在建功立业,离别何足叹息。此诗奔放的感情给人以壮美之感。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周紫芝《临江仙》)
  开篇写对往事的回忆,他们分别已经六年,这六年中经历的种种心酸让人不堪回首,“往事堪惊”这四个字简练含蓄地表达了这种痛苦的心态。现在二人又重逢,可是都已华发苍颜,并且马上要面对的,依然是匆匆的别离。下片诗人设想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境况:铁马驰骋,红旗猎猎,虽日暮天寒,但胸怀豪壮,不顾岁末寒霜,只求建功立业(“横槊赋诗”,代指人的文才武略)。此词虽为送别,但更多的是对友人在边塞施展才华、建功报国的勉励。
  ③在叙别离的同时抒发个人的复杂感情。诗人在送别亲人、友人时,往往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浮沉,所以很多送别诗除抒别情外,还会表达诗人自身的某种心情。如: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刘长卿《送严士元》)
  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在写景中暗示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诗人与朋友在江南水乡相逢,赏美景,叙别情。最后一联,友人即将远去,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被激起:如果有熟识的人问起我,就说我的前程被这卑微的官职耽误了(“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诗人满腔抱负,可是居在这么卑微的官位上,前程可谓一片渺茫。在别离之际道出这样的情绪,实让人心酸。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卢纶《送李端》)
  此诗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氛围。衰草遍地,一片苍茫,“悲”字直抒胸臆,奠定全诗深沉伤感的基调。颔联写送别时的场景,阴云笼罩,暮雪纷纷,友人已经离去,诗人无奈转身。第三联,诗人回忆自己的漂泊身世,抒发伤感之情。尾联“掩泪”总结了全诗所抒发的多种悲凉之情,“何处期”让人们不断感慨回味。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首词富含理趣,所送之人钱穆父与词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上片最后两句,称赞钱穆父清高淡泊、耿介自守。下片写送别友人的场景:月色朦胧,微云飘浮,孤帆远去,离别依依。最后两句以哲理入词,收束全词。词人写道:人人都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何必伤感眼前暂时的别离呢?以此来劝勉友人不必伤别。最后两句虽是议论,但这两句是在用文学的语言阐述哲理,使表达的哲理涵义更丰富深刻。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此词虽然名为“送人”,但表达的大多是对人事艰难的感慨。上片“唱彻《阳关》”直言送别,把“功名”看作“余事”是词人对朝廷求和的不满,和对自己报国无门、无奈隐居的愤懑。下片开头三句说离别不是唯一值得悲伤的事情,人事斗争上的风波要比旅途中遭遇的风波更要险恶。词人一生志在抗金,收复失地,可是仕途坎坷,最后这两句,正是词人经历许多艰难险阻后发出的感慨。
  高考对送别诗考查的角度:
  ①鉴赏诗中塑造的形象(人物、景物、事物)。如2012年湖北卷,选取的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要求学生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
  ②考查对古诗情感的分析。如2013年湖北卷,选了宋代欧阳修的《临江仙》,要求学生概括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2010年江苏卷,选取王昌龄的《送魏二》,要求分析“醉别”“江风引雨”表达的惜别深情。
  ③考查诗歌使用的表达技巧。如2013年福建卷,选了宋代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要求学生赏析三、四联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抒发情感。2010年天津卷,选了司空曙的《峡口送友人》和雍陶的《送蜀客》进行比较,要求学生鉴别两首诗运用的手法是正面烘托还是反面衬托。
  ④考查诗歌使用的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选了南宋诗人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要求学生指出诗中“子规”这个意象的含义。如2010年天津卷,要求学生回答《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⑤考查诗句中字词的表达效果。如2013年福建卷,要求学生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013年天津卷,要求学生回答首句中“嫩”字带给人的感觉。
  ⑥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如2013年天津卷,选了辛弃疾的《鹧鹄天》,要求学生回答“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辛词的豪放特点。2013年湖北卷,要求学生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赏析此词“飘逸”的语言风格。
  【延伸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
  〔唐〕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②。
  〔注〕① 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镇东军事。
  ②《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1)诗歌第二句“嗟”字有的版本写作“闻”字,你更喜欢哪个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归
  〔宋〕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注〕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坚持面向南方故国。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1)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最后一句“冥冥烟树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62】古诗词对应课本分类系列专题训练及解析
2019年高考诗歌送别诗专练
2020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详解
古诗中的青山意象
201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项检测--古诗文鉴赏
2018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