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着急”:冯友兰的长寿秘籍

1990年11月26日,冯友兰于北京病逝,享年95岁。历经世事变迁、人世沧桑的中国哲学大家一生就此落幕,是非功过暂不评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冯友兰保持长寿的方法和诀窍值得外界探讨和借鉴。


△冯友兰与毛泽东握手


冯友兰出自“诗礼人家”,自幼饱读诗书,品格言行深受中国哲学,尤其是“中庸”之道的影响。冯先生养生健体之道也带有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影子。


冯友兰生前有人问他长寿秘籍是什么,他慢悠悠地说了三个字:“不着急”。不着急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冯友兰人生态度的核心,也是他养生之道的关键所在。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书影


“不着急”这种豁达从容的姿态,在难得的为人处世的境界。都说读书人易刻薄,但是冯友兰却是十分豁达宽厚。冯友兰一生从不与人做无谓争执,也从不说刻薄的话,对待家人朋友更是如此。他的好友季羡林在《悼念冯友兰先生》一文中曾说到冯友兰先生“大度包容”的品性。


真正豁达从容者,

要么是一生顺风顺水,因圆满而豁达;

要么是阅尽沧海,因阅历而从容。


冯友兰显然不是前一种,他早年丧父,晚年丧子,发妻先逝,更遭遇重大政治灾难。他近百年寿命里,可以说见证了风云变幻。但冯友兰从未因此消沉一蹶不振,他常以乐观从容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冯友兰曾说:

我一生得益于三个女子,

早年读书赖慈母,

中年事业有贤妻,

晚年又得女儿孝,

扶我云天万里飞。

(《三松堂全集·诗词楹联集》)


这是他在87岁赴美接受哥伦比亚大学赋予其荣誉博士学位时总结到的。冯友兰总结的几乎都是好的方面,足见其坚韧豁达,否则,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一生被三事所鞭策,早年丧父失所怙,晚年丧妻儿,政治遭难含垢忍辱,逼我云天万里飞。


冯友兰的豁达从容是非常顽强坚韧的。他曾说:


“环境是可以努力战胜的,

努力而不能战胜的遭遇才是命运。” 


他的弟子涂又光曾在《超越生死的人》一文里回忆,说冯友兰“他挨批挨斗,若无事然,照样吃得,照样睡得”。冯友兰的女儿宗璞也在《霞落燕园》中写道:


“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点,内心的稳定与富足。这也许是长寿的原因之一。”


是的,也许正是这种坚韧的豁达,让他在那个时代挺过了动乱与病痛磨难,挺成了近百年的长寿吧。人一旦自我放弃,那就难以拯救了,有再好的天赋再好的健康都无济于事,所以豁达从容,不屈不挠是种太珍贵的长寿药引,幸运的是,冯友兰得到了这些。


当然,这种内心的稳定与富足,需要极高的修养来支撑。冯友兰作为一代大家,学术修养毋庸置疑,而且难得的是,他毕生都在追求更高的学问,他认为:


一个人的的修养和做事的能力,

从不因为他是青年、壮年和老年而异。


如其所言,晚年的冯友兰并未停止思考,他仍投身于整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写出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耄耋之年的冯友兰,拖着病躯,仅凭记忆,竟然八个月写出了这部近三十万的著作。如此大的工作量,青壮年仍吃不消,他却完成了,如此敬业,令人敬佩。在这生命的最后,冯友兰最挂心的,却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如此胸怀,又有几人能及。


冯友兰女儿宗璞也曾在《三松堂断忆》里回忆道:


“父亲一生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

他的头脑都被哲学占据了,

没有空隙再来考虑诸多琐事,

而且他总是为别人着想,

尽量减少麻烦。”


他深受儒道“无为”影响,认为该将两家的“无为”结合于实践,“率性而为”“因势而为”“顺理而为”。而且冯友兰提出人生有四境界,又常说“人与天地参”,将人等同于天地。因此冯友兰才这样地豁达从容,这样地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得不说,冯友兰这种对学识修养的追求的的确确促进了其长寿。美国的老年医学专家曾经介绍了老年人保健的六条措施,第一条就是目的,这也是关键的一条。这正同俗话所说,人活着要有奔头,有奔头就有活头。这然后,生活才不空虚,心情才能愉悦,身体才能健康,然才能长寿。


冯友兰学识渊博,精通古典诗词,十分喜欢歌咏诗词,平日常用这种方法来抒发对美的追求。他尤其喜欢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词,甚至有时一起床就默默背诵。每当心有所动,便吟诵诗词以抒胸臆。陈来回忆说,冯友兰非常推崇程明道的《秋月》一诗: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与冯友兰热爱清静,豁达无为的追求一致。女儿宗璞也回忆说:


“每当住院,

父亲总要反复吟哦《古诗十九首》中的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浩浩阴阳移,生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或许冯友兰正是以这种方式疏通心情,彰显追求,保持豁达吧。


不过,追求学问,博闻广记,常吟哦诗词这或许给冯友兰的大脑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以至于八十多岁的冯友兰仍然思路清楚,记忆清晰。


而且,就连现代医学家也认为,吟哦诗词不仅仅是口腔和视觉器官的运动,而是全身器官的运动,不仅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平衡大脑皮层的运动,甚至能能增强免疫功能。


当然了,心境再豁达,学识修养再高,要想长寿,脱离不了基本的体格锻炼。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暂且不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来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的生活习惯就非常好,作息规律,从不熬夜,极少抽烟喝酒,吃饭细嚼慢咽,从不暴饮暴食。而且他从小练武,有武术功底,每天坚持锻炼,坚持做一套“祛病延年二十式”——由二十节动作组成的健身运动,肢体动作辅以呼吸锻炼。这或许与他研究关注中医学有很大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4岁老人抽烟喝酒不运动, 长寿秘籍: 从不碰一件事, 长寿并不难
激励人的话:人有器量便有快乐,人有修养便有气质,人有爱心便是善良,人若淡然便能从容。随意心情才能平静,豁达生活才能幸福。
淡定从容豁达成熟的中年之美
内心的从容豁达方能在人群中表现出优秀
刘宝生诗词曲选380
淡定从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