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逸明点评汪冬霖诗十首

杨逸明点评汪冬霖诗十首


回乡

卅载行游远,归时鬓染霜。

村头槐树老,更老是爹娘。

        【杨逸明点评】游子思念老父、老母,历来是写诗的感人题材。此首以老槐树衬托父母之老,写出心头痛惜之情。父母的年龄当然没有老槐树的树龄大,但是父母变老的速度却是儿子深深感受到的。连自己也已经是“鬓染霜”了,父母当然更显得老了。儿子心中的一种感受,写来沉痛。

写于元旦前夜

检点霜花鬓角开,云心折起不能拆。

今宵躲进书房里,坐等晨光撞满怀。

        【杨逸明点评】当代诗词往往也采用新诗的创作手法,所谓通感、词语错位等等。实际上此类手法古代就用,例如唐诗“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等,本非新诗专利,只是当代诗歌创作中新诗作者反而采用较多而已。此首云心折拆、晨光撞怀,均是此类手法。显得活泼生动、新颖有趣。


春日

燕子穿帘莺弄晴,浮烟陌上水清明。

牵牛早起蹄声细,只怕篱边嫩草惊。

        【杨逸明点评】极为细腻地描写几样新鲜可爱的景物,让人感受春日的气息。诗词创作需要注重细节描写。刘熙载说:“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绝句之小中见大似之。”这也就是袁枚所谓的“揉磨入细”的功夫。杨万里最是擅长此类功夫的高手,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句。此首诗亦类此。

秋游颐和园

万寿山中瑞气清,廊桥坐拥翠湖平。

一环柳径如磁带,录下高低脚步声。

香山红叶

十万霜林一色开,红唇点点印秋腮。

压枝满是相思句,岂忍风刀剪下来。

        【杨逸明点评】诗有赋比兴,其中“比”用得最多,也最难。如用现成的比喻,当然俯拾皆是,却实在不新鲜,没有了“熟悉的陌生感”,虽多何益?这就需要作者多做有心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善比妙喻,夺人眼球。这两首诗中用“磁带”比“一环柳径”,用“红唇”“秋腮”比“香山红叶”,甚是新奇。


腊梅

纤纤枝上挂金铃,嫩日摇风韵脚清。

多少春天新故事,窗前讲给主人听。

        【杨逸明点评】以“挂金铃”喻花的外形,以“韵脚清”喻花的气质。最后以拟人手法写花,花还会讲述春天的新故事给主人听,此之谓趣。“诗有别趣”,说理有理趣,写景有景趣,抒情有情趣,立意有意趣,诗不可无趣也。

翻阅影集感作(新韵)

趋步蹒跚入世尘,青丝白发渐中分。

如歌岁月何其短,不忍咔嚓按快门。

        【杨逸明点评】好诗往往似口头寻常之语,灵动流畅、清新明白,不须多加修饰,所谓“清水出芙蓉”者也。此首后两句即如不知不觉脱口而出之语,更觉自然生动。


母亲节呈母亲(新韵)

一按开关就亮屏,客心难捺浪波兴。

手机不递思娘句,只怕读湿娘眼睛。

年夜饭(新韵)

团圆座上沐春风,斟满锃新高脚盅。

非是归家儿爱酒,只图二老笑出声。

        【杨逸明点评】用新声新韵写新的事物和新的生活,许多拟古派教授总是大不以为然。这两首诗中“开关”“亮屏”“手机”“高脚盅”等,恐怕都不能入大教授们的法眼。当代人不能用新词语,倒反而要用陈词滥调写唐宋人的思想和生活,以求当代诗词置于唐诗宋词中可以乱真,这是当代诗词创作的一大误区。此首新词语新声韵,写的却是千古以来百写不厌的父爱母爱、孝顺父母的题材,一样能够感染和打动读者。

呈家父(新韵)

儿女心中一座山,经年默默护家安。

昂头挡住风和雨,弓背调匀暑与寒。

八秩不服身骨老,四时犹弄豆蔬鲜。

算来已到团圆日,倚树村头拭目看。

        【杨逸明点评】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大山,却看似很平常,然而有了父亲,家才能安。“昂头”“弓背”写父亲形象,“不服”“犹弄”写父亲性格。尾联两个动作“倚树”“拭目”,写父亲心中牵挂,体现与儿女感情之深。全诗一联一层次,井然有序,不枝不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冬霖诗词:村头槐树老,更老是爹娘
『诗词展台』汪冬霖《己亥绝句精选》
己亥年辑|汪冬霖(精选卷)
【云帆头条】汪冬霖 | 律诗选萃
【特辑】烟台市诗词学会题贺《“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颁布
【甘宁界·新诗经】:杨月琴‖《小诗一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