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点闲书,人生方有滋味

......“图画书界奥斯卡”

龙一/文
(刊于2013年1月3日《文学报》)
作家龙一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最盛行的学问恐怕就是所谓的“成功学”了,这门伪学科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腐蚀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存基础,以至于人生因此而变得无味。今天朋友约我写篇有关2012年读书的短文,实在不想谈“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滥调,倒是想谈谈“不做无益之事,难捱有生之涯”的闲情。

我读书多且杂,因为2012年没打算写小说,读书就便很快活地恢复到当年“以助谈资”的状态。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历时六年购齐了一套《清稗类钞》,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徐珂带领手下员工,剪刀加糨糊,编辑的一套类书体的资料,共13册。那套书对读闲书和写小说的人很有用处,但因为没有注明文字出处,便不能作为资料引用,而只能以助谈资。当然了,中国式读书讲究左图右史,我在这里推荐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目前出版的只有北平、上海、天津、武汉等六七座城市的地图,拿来与今天的城市对照并在其间行走,每个人都会得出有趣的结论。



我2012年还读完了《柯克火灾调查》《毒药的历史》《谋杀手段》《颜色的故事》等知识类和技能类书籍,勉强算是业务学习吧,毕竟,小说家的阅读应以可以进入文本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该以文学作品为主。说到文学作品,2012年印象最深的是散文集《最糟糕的旅行》,在我的背包里装了两三个星期,在任何需要等候的地方都可以读一篇,文章水平参差不齐,但真有几篇非常有趣。



说到旅行,我曾发明一种“卧游”的方法,就是躺在床上读旅游手册和其他能找到的目的地资料,在想象中旅行。2012年我“卧游”了曾经去过的日本,也“卧游”了俄罗斯、土耳其和塞普路斯,读的是日本大宝石出版社的译本,应该是三十年前编的,虽然资料老旧,但处处体现出日本人的细腻与周到,感觉很愉悦,希望实地旅行时能有更深感受。与旅行相关的是摄影,我喜欢摄影三十年,水平一般,但兴趣很大,更重要的是,学习摄影确实对我的小说创作有帮助,因为摄影考量的是摄影者的洞察力,而不是器材的高级与否。

2012年我重读了一遍卡帕的《焦点不太准》,这是我最喜欢的消闲读物之一;也读完了桑塔格的《论摄影》,但只能算是读懂了一小部分。因为非常喜欢美国《生活》周刊的“摄影故事”这种体裁,还读了全套《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也买了一批摄影集来读,同时还在网上找摄影作品来看。前几天我开始在新浪微博上陆续登载《天津五大道随手拍》黑白摄影,每集五张照片,都是我2010年雪后在同一天拍摄的,居然有朋友发评论夸赞,为此我很是开心。

从摄影又想到了绘画,2012年我发现了一本非常好的绘本《发现之旅》,而且买了许多本分赠朋友家的小孩。我们都知道达尔文是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船到世界各地考察,并发明了“进化论”,但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这些博物学家是怎样用图画描绘他们发现的新物种的。《发现之旅》里收录了“地理大发现”时期多次旅行的收获,图片全都是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收藏,文字部分简洁清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我还买到了德国的《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日本石山皆男手绘插花作品《陆拾柒目》。再有,就是日本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东海道伍拾参次》,这是画家因一次公务往返旅行,绘制了从幕府江户(今东京)到京师(今京都)沿途五十三个驿站的风俗画,非常有趣。


2012年与往年一样,读书多且杂,依旧严守着精读与粗读“二八开”甚至“一九开”的原则,因为人的大脑与电脑硬盘一样,存储空间有限,只能记忆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性的收获,绝大多数知识类的书籍,只需粗知它的系统和结构,在需要的时候还记得到哪本书里去查找即可。要说2012年读书有什么遗憾,就是丢弃的垃圾书比往年多了两倍,另外就是没有读到一本稍微像样的美食方面的书,买到的一些多半都是吹嘘过甚,全无情趣的商品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书之妙
[原创]为什么要读“闲书”?(第1页)
不如读闲书
爱上读书是人生最大的觉悟和幸运
#早读#379《解忧杂货店》
我渴望信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