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诗的基础:观察、体悟、理论、技巧

好诗的基础:观察、体悟、理论、技巧                                                      禾刀

好诗之好,其实是明朗的,即思想和艺术两个标准。但并不是说一首必须要具备这两个因素,可要是这两个因素都不明显,那就难于界定为好诗。

那么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怎么来的?我想,思想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和人生经验。每一个人都在生活,都拥有人生,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没有写出好诗来呢?是因为没有心境来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尤其是当下社会,我们大多数异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里,机器一般忙碌,没有心境来触碰生活。人生更是像上了发条一样,奔跑在时间的单行线上。

若诗者没有让自己心静下来的环境、条件及主观意识,也就很难来观察生活和体会人生。在广阔的生活和不可把控的人生中,生之艰辛与甜蜜,活着的命运、灵魂、眼泪、笑声、苦难、真爱、孤独、生与死等种种境遇,都是人生的经验。若是在那一刻,你停下来,这些东西进入你的内心,让你难于忘怀,甚至泪流满面,当生活再一次平静下来,在某一个闲暇时刻,你再一次遇到或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一个人,此刻,它可能侵染了你的情感,来源生活,又多多少少与生活本身不同,尽管你还没写成文字,但它已经成为诗歌。

观察,不是一般的观察,应该是深度与高度的观察,深度观察,你应该带着放大镜来观察,获取细节。高度的观察,应该是能提炼出某种深层的意义或情感。若不能深入到这种程度,其实称不上观察,不然也没有意义。

体悟,具有佛家和道家的语境,老子提出虚静说,诗者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空下来,然后在脑海里思考某件事,经过思考后的东西,应该是文本的核心东西。经历了,并有所悟,对创作非常重要,写诗其实就是写人生体悟。那么大多数诗歌没有达到好诗的程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悟的东西缺少把握和典型性以及深度。

  本期好诗、提名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思想的选取具有立得住脚的基础,即生活性和人生体悟的真切性。《青苔》在作者眼里既是常见的青苔,又不仅仅是青苔,达到作者主观情感见之客观的融合深度。一些遇见、转身瞬间的美好与无奈,是脆弱的,是易于点燃和熄灭的火苗,这种情感感受和暗地里的青苔是一样的,易于生,也易于被毁灭。回忆是残酷的,让人一生难于忘怀。作者对青苔的观察、体悟,对人生的那些遇见与转身体悟,找到了出口。此诗美妙在此。

《狗尾巴草》一诗,通过对这种草的观察与体验,诗者体会到一种它是有信念和信仰的,生之艰难与坚定是生命的可贵之处。

《玫瑰》这首诗,个人非常喜欢,诗者没有“造诗”痕迹。浓郁的生活气息感染了我,诗者将生活的一瞬,替我表达出来了,因为我有这样经历,且发现很多人曾把一枚花瓣夹在书里,数年后再次发现,而且,诗者的这枚花瓣没有局限于此,有了更广的情感在里面。诗者整首诗没有过于使劲去堆砌词语,用语平淡,却情浓斐然。

《病中答父母二首》这首诗,命运不可控,苦难常人中。这本身唤起人的同情,苦难中的真情难得,何况是儿子对父母的情感,这种以现实困顿中的深情为内容的诗作,极易打动人。

光有思想还不是诗歌,诗歌是最高级的文学艺术,艺术要有别于生活,而且要明显区别生活,那么由生活向艺术的转化过程,需要文学艺术理论、诗歌理论,这是对诗歌文体的认识,若没有清晰的文体意识,是写不出诗歌的,有了诗歌深层次的认识,才会按照认识的诗歌样式呈现为诗歌。

  有了诗歌认识,还需要写作技巧。没有诗歌艺术技巧,等于光有理论,没有工具,是写不出诗歌的。诗歌技巧很多,但最为基本的隐喻。从本期入选诗作看,是较好地完成了诗歌的呈现,艺术地传达了人生体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样学习诗歌(四) 欧阳思源
《如何营造诗歌意境美?》
80后诗人访谈:张艳庭(2)
诗歌写作的可能性探寻
《苔》
流行歌词创作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