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田园诗的昨天与今天(三)

做人要单纯,作词也要单纯。

人复杂了没人缘,词复杂了没词缘。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蔡世平,知名词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南园词二百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楹联集《南园楹联》、散文集《大漠兵谣》、书法集《词随心动——蔡世平自书南园诗词》、诗论集《中华诗词现代化散论》。因《南园词》创作,引发“蔡世平文化现象”,评论、研究与赏析《南园词》的专著有《南园词评论》(李元洛、周笃文、王兆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旧体词的当代突围——以蔡世平南园词为例》(王雅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南园风景——蔡词赏析》(何文俊著,线装书局2012)。

山水田园诗的昨天与今天-以孟浩然为例(三)

                        蔡世平

蔡世平||山水田园诗的昨天与今天-以孟浩然为例(一)

蔡世平||山水田园诗的昨天与今天-以孟浩然为例(二)

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要走进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世界,把握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精神内核,就需要对山水田园诗有进一步的了解。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有广义的山水田园诗和狭义的山水田园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广义的山水田园诗,即凡是描写山水田园的诗都可称之为山水田园诗。狭义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即胸怀大志的士人没能入仕,如孟浩然者;或已入仕的士人官场不达,而又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如陶渊明者;还有一种身在官场,厌倦官场,而又身不由己离不开官场,向往山水田园的宁静与闲适,在山林田园建有别业(别墅。今日之“别墅”遍布城乡,“别业”的精神、文气完全掏空,有的连像样的书都没一本,只剩下一个好听的名字而已,还好意思“别墅”“别墅”地叫出来),有事“在朝”,无事“在野”,两头都占着,如谢灵运、王维者。他们都可以称之为“隐士”,即隐于山水田园的“士”者、“仕”者。山水田园既是他们的“隐身”之处,同时又是他们的“露神”之处。他们寄身山水田园也寄情山水田园,通过自己的山水田园诗,来寄寓自己的人生感慨、人格理想。如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属于狭义的山水田园诗,即隐逸诗人的山水田园诗。

       而要弄清楚狭义山水田园诗的来历,首先还得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看看隐逸诗人的山水田园诗是如何产生、发展起来的。

     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时间不短,有近四百年。可这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期。军阀割据,政权更迭,国家分裂,战争不断,完全可以说是一个腥风血雨的时期。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活跃、极富创造精神的时期。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我想这一时期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铁血铸造,浴火重生的伟大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结束了“汉代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文学的觉醒与独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四种文学形态。一是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羽翼,形成的“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以拯济苍生为己任,进取务实,建功立业,追求生命的不朽;时代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刘勰又称之为“建安风骨”。二是以“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为代表的“正始之音”,以“非圣无法”的形式,倡玄学、尚清谈,表现其张扬个性的叛逆精神,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发泄对时局的不满。三是以孙绰、许珣、郭璞等为代表的“玄言诗风”。“以静照的方式表现深沉玄远的自然之道,以莹澈的心神从虚明处映照万物”(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追求清朗澄澈、明净空灵的审美境界,显示出诗人超凡脱俗、宁静、娴雅的风度。四是以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为士人找到了一条精神出路。山水田园诗是士人用来消解痛苦,寻求精神解脱的一剂良药。是通过泥土的芬芳,蜂鸟的鸣唱,花叶的色彩来抚平士人的心灵创伤。有了这样一些认识做铺垫,我们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孟浩然存世诗作二百六十余首。

      这要感谢孟浩然的同乡,布衣朋友王士源,是他在天宝四年编成《孟浩然集》收诗作二百一十八首,并为之作序,使我们今天能够比较完整地读到孟浩然的作品(遗漏肯定有,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并能基本了解孟浩然的生平。襄阳市今天纪念孟浩然,我建议修一座“布衣亭”或“士源亭”,以纪念这位为孟浩然,也为襄阳留下宝贵文化财富的前贤刘士源。

2、孟浩然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为了便于学理研究,厘清中华诗词的基本形态,学界总结盛唐有两大诗派,一为边塞诗派,一为山水田园诗派。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兴起,至唐代出现山水田园诗的全盛期,孟浩然无疑棋高一着,先声夺人,助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唐代诗人都有诗表现山水田园,但孟浩然、王维是山水田园的两个代表诗人,王维以表现北方山水田园为胜,孟浩然以表现南方山水田园为胜,形成南北比高、双峰并峙的局面。孟浩然比王维年长十二岁,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前辈诗人。孟浩然的“首功”是他给盛唐山水田园诗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经验,或者说是其他诗人描摹学习的榜样。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继承了魏晋南北朝隐士山水田园诗的传统,走的是陶渊明、谢灵运的路子。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是,他把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生命感受和把谢灵运对山水的体察观赏融为一体,一方面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南方山水诗的骨力,另一方面又将田园隐逸和山水行旅结合起来,开拓题材的宽度和精神的深度。无疑对当时和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杜甫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往往凌鲍谢”(《遣兴》)。王士源指出他的诗“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

3、孟浩然的游隐山水诗。

    孟浩然这一生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乡居南园和游历京洛、湘赣和吴越,其作品主要也是这两个题材。为了比较清晰地理解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我把它分为孟浩然的“游隐”山水诗和孟浩然的“乡隐”田园诗两个类别。所谓“游隐”山水诗,就是孟浩然通过漫游创作的山水诗;所谓“乡隐”田园诗,就是乡居南园写下的田园诗。当然山水田园不可能断然分开,大至这么分分而已。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几首游隐山水诗。

   赴京途中逢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鹰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孟浩然写的一首离开家乡较远的“游隐”山水诗。开元十六年冬天孟浩然去长安,赶第二年春天科举考试,途中遇上大雪写了这首诗。要理解这首诗,就要把握孟浩然全部诗歌创作的关键。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孟浩然是一个隐士。而隐士有隐士的心理状态、思维特点、精神面貌,以及由此形成的诗歌表达方式。隐逸诗人诗歌的光色度始终是偏暗的,这就是关键处。这首诗正是这样的冷色调、暗色调。

    古代交通不便,从襄阳去长安可能要走一两个月。一路上有很多好风景可写,但他选择的是这一天将下雪前的“晦”景和紧接着下了一场大雪后的“雪”景。正是一年的岁末,沉雾压天,暮色苍茫。这里的“岁暮”,即指一年将尽,一岁将除;也指一日将尽,又到黄昏。他慨叹生命短暂,仕途难料,前路茫茫。而“落雁”“饥鹰”,“沙渚”“野田”,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和“不见有人烟”的无助与孤独。诗中山水景色的沉寂与荒凉,暗合诗人内心深处的迷惘与孤独,引起失意士人的共鸣,从而获得感发人心的艺术力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开元四年到五年间,张说任岳州刺史。岳州就是今天湖南的岳阳,宋朝范仲淹留下了《岳阳楼记》千古名文。这张说何人?是曾做过丞相,被唐玄宗称为“一代词宗”的大文人,是燕国公,“大手笔”。孟浩然游历到岳州写了这首诗,目的是向张说“干谒”(《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希望得到张说的举荐重用。古今写洞庭湖的诗千首万首,比较起来还是李白、杜甫、孟浩然的好。李白说“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杜甫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这首诗的前四句同样写出了一个天地大境,非大胸襟、大手笔不能。后四句是说在这样圣明的好时代,自己实在耻于碌碌无为地过隐逸山林的平常日子,蹉跎岁月。多么希望能有舟可渡,从此岸到彼岸,实现自己为国家效力的理想和抱负。像这样眼睁睁看着别人临渊钓鱼,还不如回家织网,做好准备工作,以图捕鱼的好。借洞庭湖的浩渺烟波和盘托出自己心中的秘密,既坦荡而又不失委婉地向曾经的张丞相道出了希望得到举荐的迫切心情。

     “比兴”是古典诗歌的不二法门。这首诗“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瀛奎律髓汇评》清纪昀),以开阔的兴象,写胸中的块垒,托深沉的寄意,光明正大,风骨超然,可谓干谒诗的千古绝唱。

    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是孟浩然游历吴越的作品。开元十八年秋天,孟浩然从婺州(今浙江金华)乘舟溯东阳江而上去天台山。诗其实简单。清晨,船帆挂起来,我抬眼向要去的东南方一望,水国山青,遥遥无际。孟浩然的感慨由此发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山水无涯,人生有限。接下来,他看到江上的船只,或顺风顺水,或逆风逆水,争相往来。如此繁忙不过关涉一“利”字,正如太史公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问我今天去做什么啊?我就告诉他是去访天台山,到神仙住的赤城去。现在我悠闲地看着晓天的霞色,光波绚丽,怀疑那里就是赤城,是赤城的仙子仙女在向我招手了。以人之“忙”衬己之“逸”,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诗人神态就活画出来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田园闲居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
唐代山水田园诗第一人,“兴象”诗歌创作先行者孟浩然
【文苑★散文】天高地远一隐者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第95期 《归园田居》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