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题画诗

 画诗狭义的讲是指题在画上的诗。而广义的概念则还包括一切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等诗作。我们这里专谈前者。

  为什么要在画上题诗呢?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引陆机的话:“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向来是文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境界上讲,诗情画意,珠联璧合,更能表现作者心中所营造的意境,笔墨不到处,以词句补之,以期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绘画的笔墨、书法的线条、诗歌的词句,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使作者的艺术观、审美观、人生观得以充分的展现。所以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从技法上讲,题画诗还有补空拦边、平衡画面的功用。清代孔衍拭《石村画诀》中说:“画上题款诗,各有定位,非可冒昧,盖补画之空处也。如左有高山右边宜虚,款诗即在右。右边亦然,不可侵画位。”一位优秀的书画家,在动笔之初,即已在构图时预先为题跋做好了布白,当然也不排除画作完成之后随形书款,引申取势的情形。然而擅画者未必皆擅书,书画家也未必皆诗人。历来有很多作品都藏拙示缺,留白未补,这样就给当时同道中人的捉刀代笔以及后来鉴赏名家的品评赞襄创造了机会。于是,对画作的赏评也成为题画诗的内容及功效之一。总之,无论是自题还是代笔,或者事后补书,了解一些题画诗的特点及其创作规律还是有必要的。

  根据上述题画诗的功用,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拓展画境,深化意旨。比如文徵明曾作《古木幽居图》,画面上荒山寒泉,野树丛生,山麓间两椽亭舍,色调沧冷。自题云:“古木阴阴山径回,雨深门巷长苍苔,不嫌寂寞无车马,时有幽人问字来。”正所谓山寒有古意,路曲出冷幽,苍深野寒之趣盎然其间。将画家心目中所营造的荒寒境界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如果是代人题诗,则须仔细体会画面的意境,揣摩作者所要表现的境界,通过精神体验、感受到作者的精神高度。再通过诗句将其延伸拓展,提升深化。比如吴镇《秋江独钓图》,一曲寒流,两株古木,一个渔翁蓑笠纶竿,船头独钓。这里的钓,已与鱼无关,是精神闲适的寄托,是人生态度的体现,在这个场景中,隐遁林泉的钓翁已然成为吴镇的理想化身。所以倪辅题云:“空山灌木参天长,野水溪桥一径开,独把钓竿箕踞坐,白云飞去复飞来。”云来云去,不染尘嚣,可谓深得作者避世离俗之旨。这类题画诗以有意境为佳,把画中之景物、画家之情感、画外之意境,加以提炼浓缩,充分自然的表达出来。

  二借题发挥,咏物言志。一些常见的自然景物常常成为画家寄情言志的载体。而只从画面上看往往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读者难以产生共鸣,题上恰当的诗句,则画之寓意和作者之情趣便豁然开朗,对读者体悟画作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徐渭《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金农《题梅花图》:“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门。”这些诗句和画作的联系已经不大,作者只是借画中的景物通过摹形写状来抒情达意。也有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者。如明画家李士达《三陀图》描绘三个驼背老者在一起。钱允治题诗:“张陀提盒去探亲,李陀遇见问原因,赵陀拍手哈哈笑,世人原来无直人。”陆士仁题诗:“可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文谦光题诗:“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陀似有因,却羡渊明思归早,世途只见折腰人。”此类题画诗以有寄托为佳,含意深婉,耐人寻味。

  三品评艺术,发表见解。这类题画诗多见于后人补题,也偶有夫子自道。如郑板桥自题《画竹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即阐述了作者创作作品需要苦心经营、周密构思,甚至还要“朝思暮想”地长期构思的艺术主张。另如元代王蒙题范宽《山水画》:“范宽墨法似营丘,散落人家二百秋。咫尺画图千里思,山清水碧不胜愁。”  在此,王蒙赞扬了范宽绘画的善经营、善构思,尺幅千里的特色。这也是中国画创作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虽然题画诗的内容以褒扬为主,但由于作者年代不同,门派各异,题画诗也不乏针砭之作,如唐寅《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唐寅认为最能表现美女袅娜身姿的动人之处是腰部,所以对张梦晋画面的取舍不当提出了异议。此类题画诗作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对所题画作的风格及作者身世比较熟悉,才能做到公允不刊,立论有据。

  题画诗的题裁不拘一格。比如刘辰翁《苏李泣别图》:“事已矣,泣何为?苏武节,李陵诗。”是三言短古。吴融《壁画折竹杂言》:“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是杂言短古。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是五言古诗。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卷》:“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几年漂泊江汉上,东流不舍悲长川。”是七言古诗。南宋马远《踏歌图》:“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是五言绝句。倪瓒《渔庄秋霁图》:“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是五言律诗。戴熙《题画》:“梦里模糊记,转身化绿筠。起看窗上影,却是梦中身。绿雾迷天暗,苍烟幂野平。潇湘今夜雨,应有佩环声。兀兀常离俗,超超迥出群。一生唯尚直,不觉已干云。”是五言排律。黄公望自题《秋山林木图》:“ 谁家亭子傍溪湾,高树扶疏出石间。落叶尽随溪雨去,只留秋色满空山。”是七言绝句。倪瓒自题《容膝斋图轴》:“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陵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闷闷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是七言律诗。沈周《小玉山·题栀子花图》:“花尽春归厌日迟。玉葩撩兴有新栀。淡香流韵与风宜。帘触处、人在酒醒时。生怕隔墙知。白头痴老子,折斜枝。还愁零落不堪持。招魂去、一曲小山词。”是词。

  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运用自己最拿手的诗歌形式,同时也会根据画作篇幅的大小、内容风格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形式。一般画幅小的题字相对少一些,而大幅山水如石涛题《黄山图》:“太极精灵随地涌,泼泼云海练江横。游人但说黄山好,未向黄山冷处行。三十六峰权作主,万千奇峭壮难名。劲庵有句看山眼,到处搜罗短杖轻。昨日黄山归为伴,至今灵幻梦中生。不经意处已成绝,险过峦生冷地惊。昔谓吾言有欺妄,五年今始信生平。几峰云气都成水,几石苔深软似绒。可是山禽能作乐,绝非花气怪天呈。石心有路松能引,空外无声泉何争。君言别我一千日,今日正当千日程。人生离别等闲情,愧余老病心凄清。有杯在手何辞醉,有语能倾那不倾。满堂辞客生平盟,雄谈气宇何峥嵘。”七言古诗,洋洋洒洒,可谓相得益彰。而工笔花鸟题材的小品则精巧细致,不宜题以古风或长调。如宋徽宗题《芙蓉锦鸡图》:“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以瘦金体书之,堪称完美。另外鉴于画作是静态的,题画诗可以着重动词的提炼。比如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将画里的苍鹰刻画的栩栩如生。此诗成功的原因就是运用了竦身、侧目、击、洒等大量的动词。将静态的画面立体化了。同时还对画面中没有的事物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诗的尾联就完全是诗人的联想)所谓存画外之旨。

  顺便说一下,不仅题画诗的体裁与画作的大小、内容有关,题字的书法风格也须与整幅画面统一搭调。各种书体所表现的风格不同,各位都深有体会,这些题外话就不赘言了。

  最后需要特意提醒大家的是,文无定法,艺术的匠心正在敢于打破常规。上面所讲的都只是宏观上的规律,并不是题画诗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书画家在创作题画诗的时候只要能够增加画面的美感,完善画面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是一幅好的作品。另外当下题画诗写七言绝句的很多,这就需要掌握一些七绝的格律和创作技巧,以提高诗的艺术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题题画诗 千年的守望
题画诗,作品
题画诗鉴赏策略
【大师谈艺】刘海粟:一定要会书法,一定要懂诗!
题画诗:孤吟惟有白云知
【诗词知识】题画诗词十大写作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