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中的古今对与绝对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23期)

对联中的古今对和绝对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说的相类似的联语现象。

所谓“古今对”,其实就是前人的某个绝妙出句在当时未能得到满意的对句而由后人完成对句的对联,也可称之为“续对”。而所谓“古”与“今”也未见得出句者就一定是古人,对句者就一定是今人,只要出句与对句不是同时发生的即可,因此“古今对”在本质上是属于“先后对”或者“历时对”。

所谓“绝对”,本是指因为难以满足出句苛刻的条件而一时无力应对的联语。那么,这类不好对的联语,如果有人能够完美应对,那就是一副绝妙之对;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句,那就成了孤单不偶的绝断之对。也就是说,“绝对”有双重含义:一是“绝”字有绝妙、独特、不一般的意思,即对得绝佳完美的“绝妙”的对联;二是“绝”字有断绝、无解、对不上的意思,即对不起或者对不好的“绝应”的对联。再通俗点说,“绝对”要么是妙不可言的佳对,要么是无人能对或者难以对好的遗存单句。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对多为绝妙之对,故也可称之为前一种意义的“绝对”;而有的绝妙之对,出句一时无解,甚至于数十数百年后仍无满意的对句,也就成了无法完工的“古今对”。本文将例释一些广为传诵的古今对与绝对。

一、有口皆碑的“古今对”

例1:李调元妙解下联

半边山,半条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据传清代戏曲理论家与诗人四川罗江人李调元任广东学政时,曾与几位广东幕友郊游,幕友想测试一下李调元的才华,便领他来到一块石碑旁。一位幕友说:宋代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经到此游玩。佛印曾见景生情随口吟出一句上联:“半边山,半条路,半溪流水半溪涸”。苏轼却一时对不出下联,日后为此十分遗憾,便专门请人在此立了石碑,刻上了这一上联出句,留待后人续对下联。这时另一位幕友紧接着说,学政才思敏捷,又跟苏东坡同为蜀中人,理当为此完成对句。李调元知道他们是想试探自己的才学,便看了看石碑,略略沉思说道:苏学士早就把下联写在石碑上了,何必要我前来献丑?稍候片刻见众幕友面面相觑,不得要领,李调元才慢条斯理地说出下联对句:“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众人这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下联早就蕴含在石碑上了。如果说当年佛印的上联是即景生情,那么后世李调元的下联则是借碑起意,着实高人一筹。像这样的对联故事则可视之为“古今对”。

例2:船夫难倒状元郎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个水手,扯起七八叶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货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状元江西吉水人罗洪先自诩有八斗之才。一次与友人乘船游览长江,在船将到九江时,船夫竟然要罗状元对一副对联,船夫的出句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个水手,扯起七八叶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这一上联内含十个连续数字,竟使众文人一时无言以对,即便是学富五车的罗状元亦未能对出下联。据说直到1959年夏天,广东佛山市的李戎翎先生才使数百年前罗洪先未能对出的绝对起死回生,他对的下联是:“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货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联中“九里香”是一种木料的名称,此联也就成了典型的“古今对”。

二、脍炙人口的“绝对”

例1:解缙答老者的绝妙之对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中了第一名,称为解元,远近闻名。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己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便以能对上他出的上联作为赐茶的条件,其出句为:“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难在联中三个“解”字有三种读音:第一字读jiě,作动词用;第二字读xiè,为解缙之姓;第三字读jiè,解元是解缙的身份。这一上联出句构思确实高妙,三字三音三用,应对颇难。解缙略作寒暄之后得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于是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三个“乐”字,有两种读音:第一字读lè,作动词用;第二字读yuè,为老者之姓;第三字也读yuè,乐府亦是老者身份。三“乐”对三“解”,虽然按照今读,还存在两种读音对三种读音的美中不足,然词性及功用均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切情。像这样的对联,古今称绝,亦可称之为“绝对”(绝妙之对)

例2:高难度征联的绝应之对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西湖绿柳堤柳绿湖西。

数十年前《中国青年报》曾经征联,出句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其中“上海”是地名,“自来水”是物名,“来”是动词,“海”是名词,“上”是方位词,特别是后一个“自”是介词,对句要求与上联出句的词性相同,这是很难做到的。当时入选下联者甚多,诸如“北京输油管油输京北”、“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西湖绿柳堤柳绿湖西”、“山西长生树生长西山”、“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等,然而都未能够全面满足词性相同的要求,无法同上联出句珠联璧合。因此可以说这一联至今都还是没有完美应对的“绝对”(绝应之对)。

例3:难倒纪晓岚的既绝妙又绝应的绝对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薄霭缠晨岭,层层石云纪晓岚。

据传乾隆皇帝屡出难题让纪晓岚属对,却都难不倒他,纪曾在家中得意地说:天下没有对不上的对子。他的夫人听见此言,便说了个上联出句:“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让纪晓岚对,纪竟一直没有对上来,遂成为绝对。直到1993年前后,有人在澳门提起这个故事,澳门楹联学会曾为此悬赏征联,并且在前边增加了一个字,使之成为“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这样一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以至于时至今日都还是绝对。尽管有人用“幽香铺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梅兰芳,字畹华)或者“薄霭缠晨岭,层层石云纪晓岚”(纪晓岚,号石云)等等来对,但都距离要求甚远。

殊不知,应对“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这一上联出句,主要有如下一些难点:

1、孔明是诸葛亮的字,而且“诸葛”为复姓,故下联必须采用“字加复姓加名”的方式来对“孔明诸葛亮”,且需要前后契合文理通顺;

2、因为有明月所以“孔”才能明“葛”(格)才能亮,前后两个“明”字既要相同又要有因果关系;

3、纱窗由“葛”(窗纱)和“孔”(窗洞)组成,所以纱窗被照亮,那是“孔”也明“葛”(格)也亮,二者之间又具有等同关系;

4、“个个孔明诸葛亮”,明与亮是同义相叠,而“个个”和“诸”又是同义词。

澳门楹联学会主持的征联活动,原本拟出1万元大奖征对,无能对者,后来奖金增至3万,虽然对者踊跃,但仍无真正合格者,最后乃选其较佳者给予一定奖励。由此可见应对此联之难,可以说此联至今还是一个绝应之对。

三、既是“古今对”又是“绝对”

例1:周起渭续补驸马对句

一滴二滴三滴冰冷酒,酒冷心暖;

百头千头萬头丁香花,花香情长。

据传清代康熙年间大臣曾经参与编修《康熙字典》的周起渭才华横溢,有一次到杭州公干,当地官员带他到钱塘江游玩。路过一座古墓,看到墓前有两个石柱,一个上面刻着字,一个空空如也。当地的官员说,这个墓葬叫驸马坟,相传先时有一位状元,一表人才且才华出众,被选为驸马。新婚之夜公主想试一下驸马的才情,就出了一个上联让驸马来对:“一滴二滴三滴冰冷酒,酒冷心暖”。这个驸马一时对不出来,便愈发紧张,想着堂堂状元却对不出老婆出的对联,竟然气急攻心,一口气没喘过来而一命呜呼了。公主万分后悔,禀告皇上,便将驸马厚葬在钱塘江畔,并把这个上联刻在一根石柱上,又预留一根石柱期待后人续对。陪同周起渭的当地官员说,周大人才气彪炳,定能对出下联。原来这个上联的奥妙在于:冰(原本写作“氷”)、冷、酒三个字的偏旁刚好是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下联必须要用含有数字的偏旁组合来对才行,这确实很有难度。这时周起渭恰好看到墓前开着几朵丁香花,于是灵感突现对出下联:“百头千头万(萬)头丁香花,花香情长”。原来这丁香花三个字的头部正好跟百千萬三个字的头部相同,都是“一(横)、丿(横撇)、艹(草字头)”。用“丁香花”来对“氷冷酒”,上联言“酒冷心暖”,下联对“花香情长”,“酒”、“花”二字又都是顶针续接,不禁令人称绝。那么,这副对联就既是古今对又是绝对(绝妙之对)。

例2:古今切磋的绝对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也有的对联在当时已经完成,但是却不令人满意,后人不断续对,也可称之为“古今对”。例如已流传了百余年的“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这副对联,据传是鸦片战争时期题于广东虎门,上联写虎门的自然景色,下联写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入侵者的气势。上联五个字的偏旁包括了火、金、水、土、木“五行”,那么下联也应该用按上联的顺序出现的“五行”偏旁的字来对,才算对得好。应该说这副对联是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但是后人总是觉得从内容的意象上看,上联文静下联威武,上下联的风格有所差异,于是就不断有应对意境风格跟上联相谐的下联,诸如:“烟锁池塘柳,茶烹鑿壁泉。”或者“烟锁池塘柳,灯深村寺钟。”像这样的后人续对也可以称之为“古今对”。然而,上下联的意境风格倒是和谐了,可是上下对应字的偏旁位序却有所错乱。所以,尽管续对下联的人不少,似乎迄今为止还没有十分完美的佳对。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联又可以称之为绝对(断绝之对)。

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副好的对联,不但要做到语言精练、对仗精巧、意象精深,还要尽量达到艺术精美。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都为联语的尽善尽美而苦苦追求,因此也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古今对与绝对,这都是汉语对联宝库的奇珍异宝,每每回味总是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有哪些绝妙对联啊?
古今有哪些绝妙对联啊?(打虎拍蚊的回答,54赞)
点评 古今经典绝妙对联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下联真是绝妙,堪称千古绝对!
这些千古绝对拆字对联,你能对吗?
千古绝对!上联:“鼠无大小都称老”,下联真是太经典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