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功的五个基本内涵

 

气功目前分为医疗气功、儒家气功、佛家气功、道教气功、武术气功等。无论何家气功,其基本理论总体上是以阴阳、经络、精气神学说为主,兼及脏腑、气血津液等,并结合《周易》的阴阳消长、卦象变化为依据,加以阐述。它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有极高的相似度,两者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有社会科学的特征,同时又均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因此,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气功的基本内涵之一。

气功锻炼的三大要素为调心、调息、调形,合称“三调”。“三调”在具体功法中不是均分的,而是随功法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因此,身、心、息“三调”齐全是气功的基本内涵之二。

气功的基本作用以防病治病、养生康复,增进练功者的身心健康为主。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气功的许多论述,多是围绕着其养生疗疾与康复作用展开的。此外,儒、释、道诸家练功的最终目的虽各不相同,但他们同时也都十分重视气功的医疗作用。因此,养生保健作用是气功的基本内涵之三。

“三调”是气功的基本内容,将“三调”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融会贯通,这便是所谓的操作要点。如《童蒙止观》在阐述三调方法的同时,强调三者都是在止观中同时进行的,并结合调息中气相的定义与训练方法加以说明,指出“(坐时)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这里的“息相”是调息方法的一种理想的状态,“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是呼吸之气出入气道的形式,属于调息的范围;“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是对练功者心情(即调心要求)的描述;采用的练功姿势(调身)是“坐”,文中的三调“合用”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也有学者将这种练功时的特殊状态,称为气功功能态,并认为气功对人体的各种作用,只有在此状态下才可体现出来。因此,身心并练、三调和一的操作核心是气功的基本内涵之四。

气功的科研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表明,气功锻炼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神经系统(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调整人体心理,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过程,静功状态下还能降低人体的代谢等等。有人将这些作用归纳为“补”“通”“和”三个方面,即强壮身体,增强内脏功能;促进微循环,改善血液及其他体液的流变性;调和人与自然及人体各部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以上气功的这些作用都是通过发掘人体的潜能而实现的。即所有作用都不是“外源性”的,而是“内源性”的,是练功者通过长期不懈的气功锻炼后,激发出来的人体原本就有的某些潜在功能,气功锻炼的作用是使这些潜能显现出来。激发人体潜能的关键除了上面所说的“操作要点”外,还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功法的属性和特点;二是练功质量的高低,也就是练功要领的掌握程度和练功的认真程度。一般而言,就功法本身而言,难度较高的功法,其发掘人体潜能的作用较大;就练功质量而言,能掌握练功要领且能认真坚持练功者,就可获得较好的发掘潜能的作用,反之亦然。因此,发掘人体潜能的作用特点是气功的基本内涵之五。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1526日第4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功的释名及其内涵
气功修炼的原则
天人相应的“五行掌”练法和作用
合掌”的妙用
这个青年节,跟着史主任学“太极六气功法”和“呼吸吐纳功”
气功的精妙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