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标签: 创业 大学生创业 

核心提示:大学生通过抓住商机挖掘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每到新学期开学,“开学经济”就成了一个热门词汇。高档文具、名牌运动鞋、流行电子产品,甚至iPad、iPhone如今都成了不少学生的选择。
而这股热潮对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机。通过这些商机,有些大学生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有些大学生积累了创业经验,还有的干脆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向毕业生购买二手自行车,进价平均40至50元,然后再卖给新生和有需要的老生,每辆车可赚30元。2011年一学期就卖了200多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戴文星告诉记者。“每年放假和开学的时候,都是我的旺季。”

  大二的时候,经学院创业指导老师的指点,戴文星开始运营一个“二手书”的项目,也就是回收废弃的教科书,再折价转卖给书店。

  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很简单,通过废品收购站、离校的同学等各种渠道,以低价收购各类被“抛弃”的图书、字典、学习资料等,再经过自己的筛选整理,理出一个图书分类表。然后,通过宣传,以远低于新书的价格销售给有需要的同学。“销售情况非常好,尤其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资料,以及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很受同学们欢迎”,戴文星告诉记者。

  生意做大以后,戴文星还兼营库存图书销售之类的“大生意”,以及各类二手货的销售。小戴卖的二手用品十分丰富,大到电脑,小到网球拍、溜冰鞋,还有台灯、被子等等必备用品,生意出奇的好。“我们团队一共四个人,通过创业基本解决了生活费的问题”,小戴说。

  “倒腾”二手货解决了生活费

  创业故事

  2

  创业故事

  在浙江万里学院,位于食堂二楼的“新概念餐饮”广场是同学们改善伙食的首选。但也许有人不知道,这家包含中式快餐、汉堡店、川菜、火锅的综合性餐饮广场,幕后老板居然是他们的学长——吴日沪。

  据了解,在吴日沪大三的时候,他发现了食堂楼上空闲的楼层,并在其中找到了商机。“当时3号食堂的二楼正好空置,我想到校内创业投资成本比较低,就和几个同学合伙,开出了这家‘新概念餐饮’,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就餐选择。”吴日沪说,新概念餐饮运营的第一年就盈利了40多万。“今年万里后街(学校后门的小吃一条街)没了,同学们的选择更加少了,估计我们的客流量还会增加。”

  开餐饮广场一年盈利40多万

  1

  每当开学,学校的照相馆总是忙碌的,拍一寸照的同学络绎不绝。杭州师范大学就有这么一个团队,抓住开学的好时机,为同学们拍摄一寸照赚钱。每张10元钱的价格比照相馆便宜不少,因此生意不错。这个团队有个摄影工作室,叫Eyesee,而今年大三的史敬尧则是工作室的运营总监。

  “其实拍1寸照只是我们的副业,我们工作室的业务很广泛,比如视频剪辑、平面设计、经营广告等。”史敬尧这样介绍,接下来他们计划组建互联网团队,把广告和互联网作为主要业务。而这个学期,Eyesee的销售目标是能赚到10万元。

  创业故事

  “财经快递”一年赚到6位数

  “很多快递只能送到校门口,从宿舍跑到校门口至少也得20分钟,有些快递员就会不高兴。”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生孙晓告诉记者。好在,该校财政专业的学生陈博甫,在校内开办了一家“财经快递”。据小陈的合作伙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景棋介绍,这是一家专门为同学取快递而设的学生公司,他们与杭州一家规模较大的快递公司达成协议,专门负责校内快递的揽发和派送,而学校则专门给他们配备了一间仓库。

  有了这家快递公司,学生的快递到了,公司会有专人打电话通知学生,学生则随时可以到公司的仓库去取货,一下子方便了许多。“现在基本上一天会有500到600份包裹”,景棋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基本‘爬’上了6位数。”

  创业故事

  “我很幸运”,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财政专业的黄海威这样评价自己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经历。他所称的幸运,主要是指该校的新校区搬迁,给了他一个绝好的商机。

  那年开学,东方学院从城西一下子搬到了海宁的长安镇。黄海威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机会——新校舍允许安装空调,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人在做!于是,几经努力和周折,小黄终于把供货商和学校方面全部“搞掂”。由于小黄提供的商品价格公道、售后又有保障,同学们纷纷选择了小黄。“第一年一共销售了600多台,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小黄告诉记者,“第二年又销售了约200台。”

  当然,空调的机位总是有限的,在成功地“试水”创业之后,小黄目前正在“转型升级”之中,明年毕业后,他的第一选择也是创业。

  专家点评

  试水创业

  有助于促进就业

  3

  4

  “其实,创业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浙江传媒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丽园说,“像我们学校2011届毕业生郎攀攀,在校期间不仅自己创办了一家专营舞美设计的公司,他本人还考进了省广电集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何伏林也持同样的看法。“在我们学校的创业园里锻炼出来的毕业生,找工作时往往更有优势。”何伏林老师告诉记者,“有个小伙子,刚进创业园时,连在公开场合大声说话都会脸红。经过一段时期的磨炼,思维、谈吐都老练了很多。毕业后,他很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单位很欣赏他,实习工资就给了3800元一个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知网董事长余丹丹“续约”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连任“创业导师”!
浙江工商大学章乃器学院商业模式创新班:实战演练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所高校学生 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在校大学生创业优势
“我们正奋斗”大学生创新创业访谈举行
上海:在校大学生创业 卖大饼月赚两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