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这些“异常”行为,最容易被大人误解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大人越能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就越能使自己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然而实际上,每次看到孩子的一些做法,比如吃手、打人、哭闹、磨蹭、胆小、撒谎等,大人就变得无比抓狂和焦虑,上来就是大声训斥和制止!

  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并非问题,只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或者换个角度说,孩子们很多时候表现出的“问题”,更像是一个特殊信号,表明他们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若大人误解了孩子,很可能会亲手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若能够读懂孩子传递的成长信号,就能够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极佳的外界支持。

  那么,孩子的哪些“异常”行为,最容易被大人误解呢?


  1

  2-3岁“抠门强迫症”

  2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什么东西都不肯分享,问他要口吃的比登天还难,别的小朋友借他玩具可能拿不回,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是这个阶段奶孩子的生存哲学。

  “抠门”是孩子的第一行为特点。2-3岁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基本是物权冲突。这个阶段其实孩子在建立最原始的的物权概念。

  正确应对:在孩子物权意识确认期高峰,不要要求他“乐于分享”、“大公无私”,不要强抢,不要说他小气。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抠门”趋势减弱后,就可以开始引导他分享了,引导分享期间,不要拒绝孩子的好意。


  2

  3-4岁“真正的神经病”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为时长达大半年甚至一年。这时候的孩子成了一个偏执狂。把一块有缺口的饼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看动画不能被打断,否则就要从头看;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重上;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

  如果大人不干涉孩子的这个敏感期,会帮助孩子完整地发展对“完美”的概念。长大以后,孩子反而不容易陷入偏执,做事情懂得“抓重点”,学会“不偏不倚”。如果没有顺利过渡的话,结果要么就是各种强迫症,要么就是反方向的粗枝大叶,做什么都马马虎虎。

  正确应对:大人该做的,就是学会和一个“小神经病“”相处的方法,有两点:耐心和不要干涉!神经病时期自然会过去的,这时候孩子的内在概念已经发展完整了。


  3

  3-5岁“执拗地追求完美”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他自己的完美主义,他们这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是吃力不讨好。其实,孩子不断地重复做这些琐事,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规则秩序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完美敏感期”。这时期的孩子做事情讲究完整性,他们认为事情就该这样做的,如果家长插手或者影响到他原先的计划,他不仅会感到纠结,而且会不厌其烦地再做一次。这是他们从初步建立计划做事的意识、到掌握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过渡。

  正确应对: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和宽容,如果他有着自己的规则,就任由他自己完成,尽量不要催促他或者骂他这样做很傻。大人可以多给孩子的行为一些指引,也多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尊重孩子在行为上的规则,也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4

  4-6岁“无缘无故发呆”

  孩子会发呆,或许是因为他玩得太累了,想稍微休息一下;或许是孩子在思考问题;又或许是在心理独白。有时候他们还会自言自语,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这是孩子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内部语言,是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

  正确应对:当大人发现孩子在发呆,尽可能不要打扰他,让他有独处的时间和环境。其实孩子的学习也需要思考和沉淀的时间,发呆的时候正好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大人可以在远处忙自己的事,不要过度去关注他,让他自己玩玩具,自己思考,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5

  3-6岁“十足破坏大王”

  有些孩子是十足的捣蛋鬼,不管是家里还是幼儿园的东西,在他手里很容易就被破坏,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弄得满地都是……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的创造力其实蕴藏在他的“捣蛋”行为中,这些行为并不只是孩子单纯的娱乐,其实也是他用一些奇妙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还从中调动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正确应对:大人不要粗暴阻止孩子的破坏行为,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让他“合理捣蛋”。放手让孩子去冒险创新,如果他喜欢乱涂乱画,就可以适当给孩子的绘画给予一些指导,比如以圆形为基础,任意添画各种小动物;以鱼的轮廓为前提,运用各种线条、图形进行装饰等。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尝试去引导他们思考,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大人要保护好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给孩子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时不让娃变态,长大变成真变态。容易被家长误解的敏感期别扭行为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孩子6岁前,都支持孩子“自私”,你呢?
最易被误解的秩序感,对孩子有多重要?
三岁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千万别随意贴标签,而是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培养宝宝物权意识的11个技巧
有些人就是神经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