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保存:我老部队的老首长一一郑维山拍案战金城


有人说,战将之所以成为战将,就是靠了他们的胆识。

这话多少有点绝对。战将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没有胆识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员战将,却是大家都公认的。如果讲战将的胆识,抗美援朝战场上金城反击战时郑维山的表现可见一斑。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三八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然而在1952年,这条线并不直,在金城它拐了一个弯,向北凸出了十来公里。因为,在1953年夏季攻势中,郑维山将军率部队把这个弯拉直了。他策划和导演的一场三千多人大潜伏,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话要从他当二十兵团的代司令员说起——

1952年7月,彭德怀点将郑维山到二十兵团接替回国养病的杨成武,出任代理司令员。这位黑瘦精悍的司令到来的消息很快转遍了二十兵团的各阵地。而他一上任,立刻就看到了敌方据守的金城这块突入我方阵地的、非常刺眼的“楔子”——它宽约二十公里,纵深9公里,且居高临下,在能见度好的天气里,可以将我二十兵团纵深十几公里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楔子不拔,仗不好打。”郑维山对随行的参谋说。

然而,由于政治和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楔子”还不可能马上拔除。根据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二十兵团用近一年的时间进行防御作战和战术反击。在1952年的秋季攻势中,郑维山指挥部队打得有声有色,两个月歼敌万余人,夺取阵地五十多处。毛泽东称他们的打法为“零敲牛皮糖”,给予极高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城地区的反击作战战机出现了。

志愿军首长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开展1953年夏季攻势。此时,志愿军总部将主要攻击方向和任务交给二十兵团,并将新入朝的五十四军、二十一军调归二十兵团指挥,同时又从九兵团抽调炮兵第七师第二十团、总炮兵预备队第二师第二十九团,交给郑维山指挥,加强二十兵团的作战力量。

于是,郑维山开始排兵布阵——

要打好夏季攻势,就要首先攻占949.2高地和883.7高地等敌人前沿阵地的支撑点。然而这又谈何容易!这几处高地,地势高、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防守这几个高地的联合国军有两个加强团的兵力,且经营了三年多,他们称之为“密苏里防线”——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老家密苏里命名的防线。

郑维山的目光停留在六十军阵地前方那片开阔地,那里长满茂密的灌木和野草,一直延伸到敌军据守阵地的山脚下。春天他来视察时,曾对军里的负责同志说:“要保护好这一带植被,不允许敌人下山接近,发现就打。”六十军组织特等射手,只要敌人一靠近就打,专打敌人的零星人员。

现在是用这片开阔地的时候了。他脑海里形成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行动计划。

1953年5月的一天,郑维山召集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二十兵团的各军领导,还有三兵团的司令员许世友,副政委杜义德以及李天佑、李成芳等人。二十兵团作战室大掩蔽部里坐满了人。

郑维山先分析了当前敌我态势,随后端出了他反复思考过的方案。他说,我准备以两个军(二十一军、五十四军)作两翼保障,两个军(六十军、六十七军)正面突击,一个军(六十八军)作总预备队,攻取敌正面两个团的阵地,即883.7高地和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以及轿岩阵地。这三点分别位于金城以东、东南,是敌稳固金城地区防御的三个强点。打下这三点,等于砍掉敌三条牛腿,使敌金城地区防御失去平衡,有利于我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为下阶段收复金城地区做准备。

“怎么打?敌我双方主阵地相距最多三公里,中间开阔地相隔。步兵怎么攻击?我看可以把部队提前隐蔽到敌前沿,第二天天黑后发起冲击,当晚完成攻击战斗,至少争取到四五个小时抢修工事,补充弹药,天亮后就可有效地反击敌人的反扑。至于我们潜伏多少人,我测算了一下,至少要三千人。”

郑维山环视了一下开会的人,说:“这不是异想天开,除了我军已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外,我看有四个有利条件:首先,刚才说到的几个点,敌人认为他强我弱,不会料到我从这里下手,可以出其不意。其二是,949.2高地和883.7高地陡坡下有一开阔地,在敌人看来,似乎是我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但该地树丛茂密,地表植被完好。我可将部队提前潜伏在这里,在进攻接敌冲击的距离和时间上出其不意,战斗打响后直接发起冲击,减少伤亡,节省体力。其三是,六十军已有两条坑道挖在949.2高地和883.7高地的山腿上,可囤积弹药和二梯队。其四是,883.7高地和949.2高地与我阵地前沿之间有一片杂木林,可将炮兵临时发射阵地隐蔽于此,这不仅可增加我炮火射程和准确性,而且由于该区距敌前沿近,不易受到敌纵深炮火的压制,利于发挥我火力。”

郑维山讲完,补充一句:“现在请大家提意见,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请提出来。”

此时,坐有近五十多人的大掩蔽部里鸦雀无声,出现长时间的冷场。这在郑维山预料之中。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要同时攻取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两个团的阵地,这是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近两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大超出了志愿军总部规定的“攻击目标不超过一个营为原则,最好一次攻歼一至两个排到一至两个连”的范围。还有,在既无制空权,又无技术战术保障的条件下,光天化日之下实行三千人大潜伏,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中从无此先例。况且,朝鲜战场是当时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战场,万一这一仗打不好,不仅是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将影响停战谈判的进程,影响到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六十军军长张祖谅站了起来,他说:“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执行命令,完成兵团交给的攻占883.7高地和949.2高地,歼敌两个团的任务。”他就进攻的方法,使用的兵力、火器,成功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做了客观分析论证,对战斗打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解决的办法,应变措施一一做了说明。他说:“此次作战,主要是出奇制胜,其主要手段是大潜伏。三千多人在敌人手榴弹都能砸到的地方潜伏一夜一天,是敌人连想都不去想,而我们敢想而且能做到。对于这一问题,自从六十军接防以来,我们根据郑司令员的指示,进行了反复摸索演练,先后组织对敌连以下目标反击26次,反击达到全歼守敌的目的,其中有21次采取了大小不同的潜伏手段,班排连营都搞过,时间从几个小时到两昼夜都实施过,全部取得成功。潜伏时使用的兵力,敌我对比基本是11到13。也就是说,此次反击歼敌一个团的目标,我用3500人的兵力,只要潜伏成功就够了。”

张祖谅的话刚落音,六十七军军长邱蔚站起来发言。他同意并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要求攻打“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完成歼敌一个团的任务。并就具体作战的方法、措施做了简要说明。

自然,郑维山也明显地看出,有人对这个方案是怀疑的。会前有人甚至对他说,新任司令员和政委马上就要上任来了。为了保险起见,这一仗是不是不要再打了。当时志愿军总部正在对高级指挥人员进行轮换调整,上级已和郑维山谈过话,二十兵团将由杨勇出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

正在这时,作战室的电话响了,志愿军政委、代司令员邓华来电话,“请郑维山同志接电话。”

郑维山接过电话,就听邓华对郑维山说:“我们考虑了你们的作战计划,我们认为打883.7高地和949.2高地的条件不成熟。我们的意见是不要打,请你们考虑。”

郑维山回答:“我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挂断了电话,他一脸严肃地对与会者说:“这一仗一定要打。错了我负责!该杀头就杀我的!”张祖谅说:“我和你共同负责!”郑维山一拍桌子,说:“不要你负责,你只管打你的!”

会议结束后,郑维山将第一批突击连队的干部请到了兵团司令部。“今天请大家来,先慰问你们!把祖国送来的慰问品发给你们,并请你们把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带给每一个战士!”

据当时参加会议的一位回忆:“接过郑司令递上来的糖果,我们就知道这次任务有多么重了。”

接下来是官兵一起研究潜伏时的具体问题———吃饭怎么解决?

按照郑维山的作战部署,志愿军三千余人悄悄潜伏到敌阵地前沿一个昼夜……冲锋号响起,我军如神兵天降,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有人咳嗽怎么办?睡觉打呼噜怎么办?大小便怎么办?蚊叮、虫咬怎么办?如何控制敌人,不让其靠近潜伏区,而又不使敌人察觉我有意在控制这里……一切安排就绪,郑维山亲自坐镇第六十军,详细过问一些平时不注意的细节。

他对张祖谅说:“三千人潜伏到敌阵地前沿一天一夜,哪一点儿想不到,哪一个问题不解决,都可能功亏一篑。”

张祖谅说:“战斗打响时,只要这三千多人能站起来冲锋,胜利就有八九分了。”

6月9日,郑维山来到兵团在龙门山坑道里开设的前进指挥所。这里与第六十军指挥所相距不到百米,与敌前沿阵地直线距离一千二百米左右,潜伏区、敌前沿阵地均在眼界内。———这也是他的特点,每次大战,他都设法把自己的指挥位置放的离前沿很近。

晚7时,各突击部队相继报告:第六十军五三五团前进指挥所和二营、三营第一梯队1953年夏,以积极的战术反击,大量歼灭敌人个步兵连、二个机炮连1537人在902.8高地前沿潜伏完毕,侦察分队封锁了敌人出入道路。

第五四二团五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一千余人,进入973高地前沿,潜伏完毕。

第五四三团四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一千余人在883.7高地前沿潜伏完毕。第五四○团二连在949.2高地西北侧潜伏完毕。第一八○师侦察连到达指定位置潜伏完毕。

次日凌晨4时,第六十军突击部队共两个团部的前进指挥所,十五个半步兵连、四个机炮连约三千余人全部安全进入潜伏区。

太阳出来了,照在隐蔽着三千壮士的那片树丛草地上,露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炮兵有目的无目标地打着冷炮,———按计划和规定的信号,每隔一段时间连打几炮,保护隐蔽在草丛中的战士们翻个身。

在兵团指挥部,军、师里,指挥官们却个个感到时间太慢太慢。不时地看表。突然,第一八○师报告:“有六七个敌人正往潜伏区走来。”

张军长不由往兵团指挥所看了一眼,立即命令炮兵:“一炮,最多两炮,把那几个敌人打掉!”

随着炮响,敌人窜了回去。一切又归于平静。

此时的郑维山,坐在指挥部里,一动不动。直到太阳落山,他才站了起来。

半岛,天黑得太晚了,8点,星星出现了。郑维山抬起手腕,通报自己手表的时间:“现在对表,8点13分20秒。”

8时15分,所有电话、电台、步话机开通。

8时20分,郑维山导演的炮战首先开始———上万发炮弹呼啸着倾泻在敌前沿阵地上。几分钟后,我炮火向纵深转移,敌人钻出掩蔽部,想利用野战工事与我步兵决战。谁知数分钟后,我炮火又打了回来。来不及进坑道的敌人被炸得肢体横飞。

第三兵团司令,见郑维山如此善用炮火,说:“好!郑司令员给咱上回锅肉了!”郑维山笑着说:“等着吧,今天还有红烧洋鬼子呢!”

话音刚落,炮兵第三次急袭开始,刚出现在朝鲜战场的苏制“喀秋莎”火箭营突然加入战斗,一个集火齐射,成千上万条火龙飞向敌人阵地,把天空都映红了。敌人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此时,郑维山端坐在作战地图前,一声不响。他在等待潜伏的部队的消息,按他的计算,发起攻击一个半小时,将夺取敌前沿阵地。但两个小时过去了,除了阵地上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却没有接到第六十军的报告呢。他不由得看了看作战参谋。“六十军!请把你们的进展情况报来!”作战参谋对着电话吼。几次催问,没有结果。

郑维山抓起电话,找军长张祖谅:“怎么搞的?仗才开始就放羊啦!”“情况没有全部报上来,派出搜集情况的参谋还没有回来。”张祖谅说,“我们正在搜集情况,综合后立即上报。”

情况很快报上来了。战况令所有的人,包括志愿军总部首长也感到兴奋———潜伏突击队共用了七十分钟就攻占了预定目标902.8高地、973高地、883.7高地,歼敌二十七团、第二营、第三营和师部搜索连。

此时郑维山开始“激将”,他告诉第六十军军长:“你的对面,是敌人一个军团四个师,还有美一个空军联队,天亮敌人肯定要反扑,告诉部队要做好与敌长时间拼杀的准备,你要顶不住,早说话,兵团二梯队第二○三师和第六十三师配在你后面。”

张祖谅一听,这是什么意思?他抓起电话,一个团一个团地问情况,末了还要加上一句:“郑司令说了,我们要是不行,预备队随时可接替我们。”

那些师长、团长们谁不明白,拿下上述阵地,基本用的是潜伏的部队。军的预备队和各师预备队都没有用上呢,岂能让兵团二梯队上来!

天亮后,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步兵开始反扑。我军依托既得阵地顽强抗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十多次冲锋。

中午,张祖谅打来电话,直接找郑维山。

郑维山接过电话,就听张祖谅在电话里喊:“郑司令,883.7高地弹药告急,请兵团支援。”

郑维山想也没想,就说:“知道了,我想办法给你送!”他清楚张祖谅不是遇到特别困难是不会求援的。

放下电话,郑维山往前沿阵地看去,那里,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爆炸声不绝于耳。怎么送?靠人背肩挑,解决不了问题。用车辆送,难躲飞机轰炸。郑维山走出掩蔽部,警卫员紧跟着他来到存放弹药的坑道。站在坑道口观察了几分钟,郑维山下达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命令:

他说:“看到没有,敌人这一批飞机拉起转弯,再飞回来要十几分钟。我们在坑道里将弹药装好,十辆车一起冲出坑道,等它飞回来,我们早上去了。”

这一着还真灵。十辆满载弹药的汽车,趁敌机转弯时冲出坑道,直奔883郾7高地。当敌人明白过来时,九辆车已到达安全地带……当敌人集中力量向第六十军阵地反扑之时,郑维山又向右翼的第六十七军发出一道命令:“你们立即向发起攻击!火力要猛,动作要快。”

第六十七军的将士们早就等着动手的命令,现在时候到了。座首洞南山(十字架山)顿时枪炮声大作,第六十七军一鼓作气冲上山头,敌第八师第二十一团大部被歼。

第六十七军突然迅猛的攻势,使美军司令官泰勒的指挥部里乱成一团,泰勒匆忙调兵遣将,企图阻止第六十七军扩大战果。他哪里知道,郑维山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

此时,郑维山准备的兵团二梯队两个师分别从东西两侧同时加入战斗,向敌第五师949.2高地和敌第二十师六十二团1089.6阵地同时发起猛烈攻击。

敌第五师招架不住,退至第二道防线,打到15日零时,敌五师的部队开始向南溃逃并炸毁了北汉江上的六座桥梁和大量渡河器材,混乱中不少人掉入江中,丢弃的重型装备随处可见。

……

6月15日晚,郑维山正指挥兵团第二梯队向前推进,实施全部收复金城时,接到志愿军总部和人民军联合签发的命令:“敌方已答应我方提出的全部条件,停战谈判全部达成协议,战线将按照双方现已占领的实际控制线重新划定。签署停战协议在即。”

同时,志愿军司令部还指示郑维山,立即派人将我部现已占领的阵地前沿坐标图送往板门店,以便验证界定军事分界线。命令还规定:“从6月16日起,各部队一律停止主动向敌攻击,但对敌向我发动的任何进攻,则应坚决地给以打击。”

历时五天六夜的金城反击作战第二阶段遂告结束。第二十兵团所属部队攻占金城以东及东南地区949.2高地、973高地、902.8高地、883.7高地、1089.6高地、870高地、760高地、938高地和座首洞南山九个要点,攻歼敌两个团的阵地,共毙伤俘敌28382人,收复土地54平方公里。

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却不见了代司令郑维山的影子。后来有人看见,他竟然趴在作战室的桌子上睡着了——五天来他几乎没有合过眼。高度紧张过后,他睡得十分香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维山在朝鲜金城前线
反击作战即将打响!郑维山率军攻占对方前沿阵地,成为首要任务!
郑维山出奇制胜,将3500人埋伏在美军阵地前,许世友:你比我胆大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金城反击战!
67年毛主席接见有关人员,郑维山迟迟未到,毛主席:他不来不开始
在敌人眼皮底下,3500名志愿军潜伏20小时!居然没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