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芍药

泄露天机  第 17 期

芍  药



小师妹:在伤寒112方剂中用过多少次

甲森:33

 

小师妹:芍药治什么病

甲森:白芍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功能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女科良药。

 

小师妹:后世医家怎么用芍药

甲森:

【汪昂】芍药:分白赤两种

白芍 补血,泻肝,涩,敛阴。


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肺脾行经药。

泻肝火:酸敛肝,肝以敛为泻,以散为补。

安脾肺,固腠理: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木不克土则脾安,土旺能生金则肺安。脾和肺安,则腠理固矣。

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酸主收敛,散恶血,利小便,敛阴生津,小便自利,非通行之谓也。

缓中止痛: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也。益气除烦,敛汗安胎,补劳退热。

治泻痢后重:能除胃中湿热。

脾虚腹痛:泻痢俱太阴病,不可缺此,寒泻冷痛忌用

 

【虞天民】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古方治腹痛,用白芍四钱,甘草二钱,名芍药甘草汤,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瘀肉里”白芍能行营气,甘草能敛逆气,又痛为肝木克脾土,白芍能伐肝故也。

 

白芍止治血虚腹痛,余不治。以其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也。

心痞胁痛:胁者,肝胆二经往来之道,其火上冲,则胃脘痛。横行则两胁痛。白芍能理中泻肝。肺胀喘噫,嗳同。

 

痈肿疝瘕,其收降之体,又能入血海:冲脉为血海,男女皆有之而至厥阴肝。

治鼻衄:鼻血曰衄。

目涩,肝血不足:退火益阴,肝血自足。

妇人产胎,及一切血病:又曰产后忌用。

 

【朱丹溪】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必不得已,酒炒用之可耳。

 

【李时珍】产后肝血已虚,不可更泻也。

 

【冠氏】减芍药以避中寒,微寒如芍药。古人犹谆谆告戒,况大苦大寒,可肆行而莫之忌耶?同白术,补脾;同参、芪,补气;同归、地,补血;同川芎泻肝;同甘草,止腹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

 

赤芍:主治与白芍略同,尤能泻肝火,散恶血。


治腹痛坚积,血痹疝瘕:邪聚外肾为,腹内为

经闭肠风,痈肿目赤:皆散泻之功

白补而收,赤泻而散:白益脾,能瘀土中泻水;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产后俱忌用

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入药,酒炒用。制其寒。妇人血分醋炒,不下痢后重不炒

 




【王好古】芍药

气微寒。味酸而苦。

气薄味厚,阴也,降也。

阴中之阳,有小毒。

入手足太阴经。

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鼻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血痹】血凝于肌肤而为痹。

 

【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吕广】怅然者,其人惊,惊则维脉缓,故令人身不能收持;惊则失志,善忘,恍惚也。阳为卫,故寒热,……。与阴维病相对。

 

【带脉病】证见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赤白带下,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腰痛引小腹及侧腹部。

 

【本草】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

 

【元素】泻肝安脾,收肺气,止泻痢,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

 

【药类法象】补中焦之药,得炙甘草为佐,治腹痛。夏月腹痛,少加黄芩;如恶寒腹痛,加肉桂一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一钱半,此仲景神方也。如冬月大寒腹痛,加桂二钱半,水二盏,煎一半,去皮用。

 

【用药心法】脾经之药,收阴气,能除腹痛,酸以收之,扶阳而收阴气,泄邪气。扶阴与生姜同用。温经散湿通塞,利腹中痛,胃气不通,肺燥气热,酸收甘缓,下利必用之药。

 

【珍珠囊】白芍补,赤芍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

 

【衍义】芍药全用根。其品亦多,须用花红而单叶者,山中者佳。花叶多则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有色白粗肥者亦好,余如茎。然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俗云白芍而赤芍

 

【东垣】但涩者为上。古今方论中多以涩为收。

问:有利小便一句者何也?

答:芍药能停诸湿而益津液,使小便自行,本非通行之药,所当知之。

问:有缓中一句,何谓缓中?

答:损其肝者缓其中。

问:当以何药以治之?

答:当用四物汤,以其内有芍药故也。

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气血,入手足太阴经。大抵酸涩者为上,为收敛停湿之剂,故主手足太阴经;收降之体,故又能至血海而入于九地之下,后至厥阴经也。后人赤泻白补者,以其色在西方故补,色在南方故泄也

 

能利小便,非能利之也,以其肾主大小二便,既用此以益阴滋湿,故小便得通也。

 

【难经】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也。没药、乌药、雷丸为之使。

 

本草】芒硝、石斛。鳖甲,小蓟。藜芦。

 

【液】腹中虚痛,脾经也,非芍药不除,补液停湿之剂。

 



【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大明】女人一切病,胎前产后诸疾,治风补劳,退热除烦,益气,惊狂头痛目赤,明目,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

 

【容川】为春之花,而根微酸,故主能敛肝木,降火行血。苦性较轻,故白芍只微降,大黄则降力大味苦能泻血,其色白,故又能行气分之水。

 

【药征】主治结实而拘挛,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腹满,咳逆下利肿脓

 

【灵胎】平肝止痛。


【许叔微】桂枝汤中的芍药用赤芍,芍药甘草汤的芍药用白芍

 

【禁忌】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肠胃中觉冷,均忌。



面向中医爱好者的知识学习园地


欢迎  收藏、转发、点赞、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 芍(《本经》)
【芍药、白芍、赤芍】
【白芍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功效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精选(白芍赤芍)
中草药——白芍、赤芍的介绍经络脏腑及所用
中医故事——《赤芍篇》刚柔并济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