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南规范】小儿支气管炎中成药治疗汇总



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应分清外感、内伤。外感咳嗽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基本法则,根据寒、热证候不同,分别治以散寒宣肺或解热宣肺。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疗时不宜过早使用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内伤咳嗽应分清虚实。实证有痰热、痰湿之不同,痰热者治以清肺化痰;痰湿者治以燥湿化痰。虚证有气虚、阴虚不同,气虚者治以益气补肺、健脾化痰;阴虚者治以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本病除内服汤药外,还可运用中成药、推拿等疗法。

常用中成药

小儿宣肺止咳颗粒:1 岁以内每服1 /3袋,1~3岁2 /3袋,4~7岁1袋,8~14岁1.5袋,3次/d。用于风寒外束、痰热郁肺证。

解肌宁嗽丸:1岁以内每服1/2丸,1日2次; 1~3 岁每服1 丸,1 日2 次; 4 岁以上每服1丸,3次/d。用于风寒袭肺证。

急支糖浆:1岁以内每服5mL,1~3岁每服7mL,4~7岁每服10mL,7岁以上每服15 mL,1日3~4次。用于风热犯肺证。

清燥润肺合剂:每服5~10mL,3次/d。用于燥邪伤肺证。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每服5~10mL,2~3次/d。用于痰热壅肺证。

橘红痰咳液:每服5~10mL,3次/d。用于痰湿蕴肺证。

养阴清肺口服液:每服5~10mL,2~3次/d。用于阴虚肺热证。

玉屏风口服液:每服5~10mL,3次/d。用于肺脾气虚证。

如何辨证

风寒袭肺证:咳嗽频作,痰稀色白易咯,鼻塞,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咽痒声重,口不渴,头痛,全身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风热犯肺证:咳嗽不爽,痰稠色黄难咯,鼻流浊涕,发热,恶风,有汗,咽痛,口渴,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燥邪伤肺证: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咽干鼻干,口干欲饮,咽痒咽痛,发热,大便干,舌红少津,苔薄而干,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痰热壅肺证:咳嗽痰多,或痰稠色黄难咯,发热口渴,面赤心烦,或伴气促,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痰湿蕴肺证:咳嗽声重,痰多色白而稀,喉间痰鸣,胸闷纳呆,口不渴,神疲肢倦,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指纹紫滞。

阴虚肺热证: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咽痛声嘶,口舌干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肺脾气虚证:咳嗽无力,痰稀色白,久延难愈,神疲自汗,气短懒言,面白少华,少食纳呆,反复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或指纹淡。

推拿疗法

常用推拿手法:清肺经,按天突,推膻中,开璇玑,揉乳旁,揉乳根,擦背。外感咳嗽加推攒竹,推太阳,黄蜂入洞,拿风池,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拿合谷;内伤咳嗽加揉二马,按揉气海,揉肺俞,揉肾俞。(摘自: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支气管炎中成药运用汇总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常用的小儿止咳化痰中成药有哪些_婴儿护理_辽宁幼教网
祛痰类中成药
咳嗽种种——中医
咳嗽、小儿支气管炎‖解肌宁嗽丸—风寒袭肺I急支糖浆—风热犯肺I清燥润肺合剂—燥邪伤肺I鲜竹沥服液—痰热壅肺I橘红痰咳液—痰湿蕴肺I养阴清肺颗粒—阴虚肺热I玉屏风口服液—肺脾气虚I小儿宣肺止咳颗粒—风寒外束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