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涢水流域的祭春大典|槐荫风情
涢水流域的祭春大典

一、涢水流域祭春的起源
        湖北省安陆市桑树胡家山和李店夏家寨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清发水及其支流两岸繁衍生息。此地臣民是祝融的后代,图腾是天上的“雲(云)”,母系氏族以女为主,故而“女加云”为妘姓。云加水就是“澐”,云加邑就是“ (郧)”,因为“澐、涢、郧”古代通用,所以安陆古为涢国(郧子国)。涢国疆域铺盖整个清发水流域,清发水也叫涢水。涢国于公元前701年并于楚,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的民风民俗影响了整个荆楚大地乃至大半个中国几千年,致使楚人对天的崇拜已非一般观念,信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suī)、漳,楚之望也。”(《左传·哀公六年》。)江、汉、睢、漳,是楚国境内的江河,代表着楚国的社稷,祭祀唯谨。《汉书·地理志》也说:“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其中祭春大典就是就是一例。
        涢水流域的祭春源于什么时候,准确时间难以考证,但祭春和历法紧密相连是无可争辩的。根据《尚书·尧典》和《史记·历书》等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生于涢国之北邻的炎帝神农氏“制耒耜(sì),教民农作”之前早已有初级的历法。《史记·历书》载:“昔在自古,历建正于孟春。于是冰畔发蛰,百草奋兴,秭鴂(zǐ jué)先滜(zé),物乃岁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把每年分为四季,把每天划分为十二时刻。神农氏之后的轩辕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闺余”,并设置天地神祗(zhī)物类五官,神民异业,各司其序。那时的历法,已经有了闰月调节,应该说比较系统和精确了。尧帝继位后,以德治天下,和睦九族,制度百姓,协和万国,呈现出空前的安定和繁荣。重新研究推算了新历法,为进一步验证和实施,委派四名官员分赴东、南、西、北就职,祭祀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并制定了四时节气的物候人候标准进行验证。夏禹继位后,以正月为岁首,建立更为完备的“夏历”。之后,殷、商、周等基本大体沿用,民间至今仍称农历为夏历。《左传》认为颛顼帝时司地之官火正黎即是祝融,而《大戴礼》则认为是祝融之弟。不管是祝融本人还是其弟,尧帝时即用他们的后人羲和祠四时主,周代让其后人祭祀春分是合情理的。《封神演义》将祝融八姓之一的妘姓封于琅邪(láng yá),正是涢人有一支迁入齐鲁的缘故。司马迁谈到齐鲁八神祠来源时说:“或古已有之,或太公作之。”具体哪些是古已有之,哪些是太公作之已很难考清。但四时主祠则是“古已有之”,只不过是集中到一起罢了。由此可见,姜太公如何祭祀四时,已无从考究,但涢子国的祭春大典至晚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而且“立春”从古代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是荆楚大地乃至中华民族的“春节”。
二、春神是谁
        祭春,就是祭祀春神。春神是谁呢?也就是木神。由于民族、地域的不同,在中国古代,春神是谁也不相同。殷人的春神是简狄(dí);古楚人的春神是东君;《吕氏春秋》中的春神是太皞(hào);《山海经》中的春神是大皞……《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gōu máng),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rù shōu),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涢水流域及荆楚大地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刺骨,夏天炎热难挡,春天草木茂盛,秋天五谷丰熟,太皞风(凤)姓,图腾凤凰,涢国与炎帝、祝融有关,荆楚大地的春神自古就是句芒(勾芒),但春神是男是女无从考察。从荆楚大地男耕女织和贴芒童的风俗习惯推测,春神应该是男的,因为他主宰播种,正如古代的送子观音一样是男的。从各类资料看,句芒不光是荆楚大地的春神,他也得到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认可。唐代诗人阎朝隐有诗曰:“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乘着两条龙,主管太阳升起的东方和天地间的所有植物。
        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农作物生长的兴衰直接关系人们的生活好坏,人们敬重春神的也就非常隆重了。
三、涢水流域的祭春活动
        涢水流域的祭春活动始于炎帝时期,最初是一种祈祷。每到春季到来之际,就将年前留下的稻子进行精选,一部分作为稻种下秧,剩下的一部分去壳成米再碾细,压成薄片,蒸熟而成食品。涢水流域图腾是云,方言把皞读成gāo,这种食品因涢人祈祷太皞而得名,称为“澐皞”,也叫“云皞”,吃下去的目的是让太皞了解涢人惜粮的苦衷,祈求五谷丰登。到了汉代,“糕”字正式出现,《说文解字》释:“糕,饵属。”一般来说,软胎的点心称之为“糕”,带有馅料的点心称之为“点”,外包糖、蜜的点心称之为“裹”;内无馅料、外无包料的点心称之为“食”。涢水流域的这种云皞就被统称为“云糕”或“云片糕”。
        涢水流域和荆楚大地另一个习俗就是吃春卷。为了让春神了解农人的不易,早日卷“春”重来,把新的农作物赐给黎民百姓,人们在立春前后挖越冬的野菜和着面粉吃。汉崔寔(shí)《四民月令》记载,我国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到了汉代人们把面粉做成薄片,把野菜卷在其中,炸成或蒸成一寸长的卷菜筒,意为春神一年一度卷“春”重来、卷“财”重来,这就是春卷。
        涢水流域和荆楚大地在立春前后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麻叶。汉代以前,人们把往日采摘的芝麻叶子晒干,到了立春前后用水发泡做成菜吃。随着演变,人们把面粉擀成薄片,用刀切得同芝麻叶大小,放在油锅里炸熟吃,期盼生活像芝麻生长一样节节升高,也叫吃麻叶。至今荆楚大地和华夏民族还有春节吃云糕、做春卷、炸麻叶的习俗。
        到了汉代,官方重视“立春”,立春已经成了华夏民族的“春节”。《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各府、州、县的衙门前放置用泥土塑造的耕人与耕牛,百官装扮句芒,身穿和句芒一样的绿色衣服,举的举绿色的旗帜,拿的拿绿色的柳条或鞭子抽打衙门前土塑的耕牛,告诉人们春天来临,提醒农民准备春耕。农民则欢欣鼓舞,把土牛的碎片抢回去撒在自家的田地中,祈盼当年五谷丰登。也有人捡起地上的鞭子沿途抽打土石而归,从而有了抽陀螺的游戏。民间的习俗得以传承和演变,进而有了仙木挂桃符,有了年画贴芒童,此时的春神成了骑着耕牛,头有双髻,手执柳鞭的牧童。祭春的习俗成了大规模的官方典礼制度,由静态演变成动态,集祭祀、欢庆、娱乐于一体。南朝梁代宗懔(lǐn)《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之日,贴‘宜春’二字。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
        到了唐宋时期,涢水流域的涢子国成了古安州,立春之时的祭春大典也和整个华夏民族一起进入了空前的高潮。
        安陆古城处于涢水的中游,是涢国的都邑所在,信奉道教。唐代以前,安陆大型的祭祀活动大多在东北城墙外的祭坛举行。到了唐代,祭祀的队伍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细腰鼓(长鼓),载歌载舞行进在祭祀的行列中。宋代,城东兴建了东岳观,州邑安陆每年的祭春大典迁至东岳观举行,又增添了春社、秋社等“社会”。所谓社会,就是庙会,一社一会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一村一湾或一村一乡。“春社”在春节(立春)后的第五天,由民间祭祀土地神。官方完成了春节的祭春大典后,乡社紧接着举办社会,其盛况空前一直延续至清代末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统计,安陆还有四乡六十四会。
        明清时期涢水流域属德安府管辖,快到立春,府、州、县衙门和各乡各会就开始忙碌,塑土牛、演句芒、扎龙灯、打连竿、糊彩船、制悬台、玩蚌壳、踩高跷、舞狮猊、跑竹马、编舞蹈、唱大戏、包春卷、炸麻叶、做云糕、炒米泡等等一切都开始准备妥当,只等祭春。
        德安府的祭春大典由府邑所在地安陆举行,一般有探春、祭春、迎春、鞭春、留春、贺春等六个步骤,前后六天完成,象征六六大顺。立春的头一天凌晨,府县文武百官齐聚府衙,各仪仗队全部到位。吉时一到,旗锣伞幡在前,句芒诸神居二、文武百官居三,再依次排列悬台故事、龙灯狮猊、竹马彩船、高跷蚌精、连竿杂耍等方阵,浩浩荡荡出资生门(东城门)向东岳观开进。
        一出城,鸣锣开道,锣是一种簸箕大的铓锣,听锣声的点数和旋律,就有一路顺风、二仙传道、三阳开泰、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仙过海、九九归一等讲究。鼓是整个打击乐队的总指挥,打鼓人的手势鼓点控制锣钹铃棒、板钟磬锤的和谐配音。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司仪见到与春天有关的信息就报。这个人很有才,出口就能引用与春有关的成语或四言,如锣声是三,刚好一丝春风吹过,他就喊“春风拂面,三阳开泰”,仪仗队就齐声附和“春风拂面,三阳开泰”。这就叫探春,也叫报春。报春人和锣鼓人事先有约定,不然会声和相撞。
        到了东岳观,祭案早已摆好,文武百官居中,其余各列其队,各就各位,由道观执事主持祭祀。祭案上有各种贡品,自然少不了整个的猪头。法场上磬钟轻敲,道长随着节奏齐声诵吟,由知府开始逐次献上香蜡纸炮,顶膜跪拜,场面庄严肃穆,这是祭春。
        祭春结束,时值午后,大摆酒席宴请参与者。随后龙灯相互劲舞,狮猊尽显百态,彩船你划我唱,高跷扭腰摆腚……人山人海,万民欢腾。老翁一群群围着句芒和土牛,以自己的观测预测年成的好坏;老妪一堆堆站在悬台故事的前方,议论哪个娃娃扮相最好逗人喜爱;年轻的姑娘和俊俏的媳妇踮起脚尖寻找龙灯、狮猊等队伍里的心上人;无忌的小孩则在人群中乱窜。人们以最真诚、最热烈的场面欢迎春神,而后按出发时的顺序返回府衙,这就是迎春。
        正立春的那一天,安陆古城和德安府衙依旧热闹非凡,虽然没了头一天的祭祀,但多了一群手执鞭子的绿衣衙役。舞狮弄猊之后,衙役鞭抽门口的土牛。抽碎的泥块四处飞溅,壮实的男人你争我夺,小孩子学着鞭牛的样子,在空旷的地上抽陀螺。这是延续了古老的鞭春。
        连续两天万人空巷,齐聚热闹场所,三朋四友五亲六戚自然容易见面。没见面的上了一趟府城,自然也要拜会。留客一叙、共度春光、共赏春景造就了安陆不醉不归的酒文化。入宴前献上糕点以示敬意,自然少不了云糕、麻叶、寸金;宴席中觥(gōng)筹交错,菜肴中必有春卷;十大盘子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客人不动撒了生葱的全鱼,预祝主家生意盎然、农作葱郁、年年有余。接春客,希望永远留住这样的春情春景。这就是留春。
       人们留春兴趣正浓,民间的春社又开始了。各乡各社搭高台唱大戏,再加上龙灯狮猊走村串巷,高跷彩船你划我扭,相互祝贺新春快乐、笑口常开、万事如意,真的又是龙灯又是会,这就是贺春。
四、祭春大典的消失
        涢水流域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荆楚大地的汉文化成就了汉族的华夏文化,祭春大典延续了几千年,康熙年间的《安陆县志》是这样记载的:“立春前一日,府县官属俱集东岳观迎春,远近无叟孺。杂沓欢呼竞欢为乐。老农群视土牛颜色,以占水旱高下宜种;视勾芒帽鞵以占闲忙。各官宴毕,导入府署前,诘朝鞭春如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这时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分离,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的夏历。人们还是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夏历。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qián)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只批准了中国的元旦(正月初一)和立春的春节合并,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像涢水流域如此历史久远,声势浩大,浩繁冗杂的祭春大典活动,没有官府支持,光靠民间组织,显然是无法继续的。中国以立春为春节的习俗在随后的政府干预、国家战乱、民众贫穷中渐渐消失了,涢水流域的祭春大典也就淹没在涛涛的涢水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荆楚有好物,诗赞“太白宴”
大垸有多大
水调歌头[词]
景氏圣地(一)古楚丹阳今何在?
汉江行 | 一江清水
湖北在建水利项目1572处 构筑“荆楚安澜”现代水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