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赋

  老子赋 ①

谭杰

嗟乎!帝王霸业,代无长安。将帅戈马,迹没云烟。骚客翰墨,几多遗篇?老子哲论,万古流传!拳拳箴语,履千秋而纬地;煌煌大道,耸六域而经天。孔子问礼②,欧阳崇贤③。唐宗盛誉④,明祖美言⑤。康德尼采⑥,灯下迷卷而未释;托尔斯泰⑦,临终梦怀而难圆。施罗德⑧,荐《道德经》为国人解惑⑨;潘基文10,引老子语向寰球宣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掷地有声,举世惊艳!

若夫,忆曩追昔,探幽溯源。周天都鼎11,诸侯居关。行尚礼乐,政布清廉。整饬易俗,更帜扬帆。是时也,聃出苦邑12,学游洛川。职委守藏13,廷任史官。如蛟龙之弋海,恰雄鹰之翱天。日览典籍,遍识文理精要;夜穷经史,广触朝野真诠。洞察宇宙,擘析天地邃密;迪启后学,感知道法自然。比及王室内乱,骑牛出关14。身萦紫气,思凝混元。关尹留著,道德漫谭。笔点日月,思绝尘凡。纵览天地,吞含洪荒;横贯东西,覆纳轩辕。傲历二千五百余载,而佼佼乎不朽煌煌乎伟岸者,乃地封天赐东方哲人之殊荣峨冠也。

伟哉!哲坛显学,大道把定千秋治国之要义;道家鼻祖,鸿德洞开万众修身之命门。德系民风,理喻黎庶;道关国祚,策安乾坤。善待万物15,褐襟怀玉;抱朴一念16,人性归真。和而不争17,终无乱象;上善若水18,自得清心。阴阳流转,星辰无人列而自序19;有无相生,山河无人营而履新。遇事不背20,道法随意;迁事不守,应适浮沉。金玉满堂21,莫以固守;功遂身退,自获其尊。九层之台22,耸于累土;五音之管23,乱乎耳神。人法于地24,地法于天,天法于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包揽宇宙,涵盖古今,洋洋洒洒,浩浩瀚瀚,纵万言未可备述焉。

夫天下善者,思友邻之事,施宜人之举,人所以念焉;天下贤者,怀忧民之心,成济世之业,世所以尊焉;天下智者,明自然之道,留警世之语,史所以载焉。善无大小,为之则大;贤无贵贱,立之则贵;智无先后之分,古今之别,而哲辨宇宙、思启洞明者,其所以崇焉!善、贤、智,皆达人也,然百善易觅,一智难寻。非善之无值也,智之鲜贵焉。百年砥砺,千载精成,非盖世大才不可得也。智更一辙,柳暗花明。智避一斗,浴火重生。智晓一理,和谐春风。智开一悟,翼展大鹏……老子之智,无庶人帝王之异遇,无时空疆域之限界,殷殷乎济天宜人,昭昭哉启慧摒愚,遍八域六合有几人哉? 

余尝思焉:天下众生,各享其寿也。或喋血于兵戈,或殒命于疾眚,或安息于草堂,或归天于帝宫,短不足数日,长不过百年也。非人之不欲高寿耳,天道使然也。天赐众生,寿外之寿也。或寿终而追念,或人去而匿声,或天荒而不殁,或地老而长生。非人之不欲长生耳,天道使然也。生无善举,何以念感?人无高德,何以祀奠?文无鸿韵,何以诵传?思无哲理,何以永年?

歌曰:

     仰天俯地兮参透古今,立言著述兮洞鉴星暾。

     雄辨盖世兮覆岳拔群,大道凌宇兮万古荣身。

 

注 释:

  ①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老子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为世界文化名人。汉桓帝封其为仙道之祖,唐代尊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教尊称“太上老君”、“混元皇帝”。  

②孔子曾“入周问礼”拜见老子,归而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列传》)

③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曰:“老子之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④唐玄宗李隆基曰:“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⑤明太祖朱元璋曰:“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⑥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学家康德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自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他们二人对《道德经》都爱不释手,有较深入的研究。

 ⑦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曰:“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道德经》)。”他在 1884年3月10日日记里记载:“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晚年,托尔斯泰研究《道德经》以后对人生有许多新的思考,未及实施。

 ⑧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⑨《道德经》初名《老子》,为老子所著。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约成书于战国中前期。《道德经》分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后44章为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10.2012年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他用英语和法语发表致辞,感谢各国对他的支持和鼓励,承诺将继续作一名“协调者”和“架桥人”,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表示要将这一先贤的智慧应用到工作中,与各国一起共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

 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建立东周王朝,统140余诸侯国。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天下趋于安定。  

12.苦邑,即东周楚国苦县。为老子出生地,即今之河南省鹿邑县。

13.老子曾任周守藏室史。

14.传说,东周末年老子骑青牛出关,函谷关令尹喜见关谷中有紫气从东方飘移过来,知必有圣人至,遂留驻老子著五千言《道德经》。

15.“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意为:所以圣人善于救助人,而不会放弃任何人。善于利用一切物,而没有丢弃的事物。
这就叫暗中之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导师,而不善之人是善人利用的材料。
      16.“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意为:让我再嘱告人们:要坚守于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游学从而减少困扰。
      17.“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意为:正由于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他争。古人常说委曲求全这个道理,难道是空话吗?这是真理呵!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意为: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其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接近于懂得“道”了。
      19.老子对孔子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20.老子对孔子说:“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意为:满堂金玉,没有人能长久保守。富贵而骄傲,会为身家招来灾祸。功成而身退,这才合于天道。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意为:合抱的大小树木,生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产生于第一捧泥土。千里远行,始之手脚下的第一步。  

2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意为:色彩缤纷令人眼花,声音喧嚣令人耳聋,五味错乱令人败口。奔驰游猎令人心狂,宝货稀有诱人盗窃。所以,圣者只求饱腹不求悦目。有所放弃从而才有所获取。
      2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意为:(君王)要效法于大地,大地要效法于上天,上无效法于道,道则效法于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原本姬氏版六卷善本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关于《老子》第五章的解读
为何孔子求“仁”,而老子却教人“不仁”?他们二人到底在说什么?
《道德经》“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如何理解?乐得有何深意?
古今中外第一智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是《道德经》的宗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