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遗失的童趣|槐荫风情
  寻找遗失的童趣

    现在的孩子,网游、动画片、五颜六色的玩具,构成了他们的世界。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童趣,似乎看不到影子。那时,在农村那片广阔的天地,我们玩的游戏很多,如走成三、拣石子、踢房子、踢毽子、跳绳、跑城、打片片、折手枪、弹珠子……记忆尤深,童趣无穷。

    1 走成三

    这是一种棋类,有其地域性,也许好多人没听说过。这种棋益智,类似于“五子棋”,流行于孝感南部。

   所谓“走成三”,即三颗子走在一条线上。“成三”没有固定的棋盘,可以用粉笔或者红砖头画在地上,或者用墨水笔画在纸上也行。棋盘很简单,先把三张大小不一的“口”字一摞,然后再把“口”字的四条边线,分成两等份,中点连成线即成。

    “成三”是两人玩的棋,每人不一样的九颗棋子,先下完所有的棋子,再走棋。棋子的材料随手可取,小石子﹑小纸片、火柴棒都能行。谁开始先下,要通过“锤子、剪子、布”决定,胜的那方先下。自家的三颗子走成一条线,就可拔掉对家任意一颗子,一般是位置重要的棋子。下棋的时候,被拔掉的那颗子的“点”,须画上记号,不能再下在那儿,这个“点”称之为“热窝”。但走棋时就不一样,被吃掉棋子的“点”,对家可以再走入。直到吃掉对方所有棋子,一局才算赢。

    “走成三”看似简单,也须动一番脑筋。关键之处是阻止对家三颗子成线,还要让自己的棋子三子成线,如果走成“滑笼”,即是一颗子在两条线上凑成三颗子,这盘棋,对方就“死翘翘”噢。

2 拣石子

   “拣石子”是女孩玩的游戏,也有男孩参与,但男孩的手没有女孩灵巧,往往赢不过女孩。“拣石子”不仅可以炼眼和手,还可以健脑。

    在那个年代,哪家做房子,我们最高兴,因为可以在沙堆里随意翻找,寻宝似的。那些光滑圆润的玛瑙石,被我们幸运翻到,统统抱回家,洗净,收藏。 “拣石子”时,我们拿出五颗宝贝。石子大小均匀,太小的石子,显得轻,练不上手劲。太大的石子,显得重,玩久了,手感觉累,无趣。

   那时,农村条件差,没有水泥地,孩子们卫生意识差。 “拣石子”时,没讲究的,往往席地而坐,满屁股的泥灰。讲究的,从书包里取出一本书,垫在屁股底下,或坐于青石板。孩子们玩得兴浓,大人们叫唤吃饭,他们会如耳旁风。

    “拣石子”的游戏,重点是“拣”。玩法比较多,我记得两种。一种是把石子撒在地上,先拣起一颗,然后把这颗石子朝上抛,在接这颗石子的过程中,要从地上拣起另一颗石子。手指尖尖,用大拇指和食指拣起,手不能触动其它的石子,若触动,就算输。抓完地上所有的石子,再撒,再拣起一颗,依旧往上抛,接时,同时抓起地上的两颗石子……,再撒,再接,拣起地上三颗石子……
另一种玩法,跟前一种差不多,只是后面增加了些难度动作,即是从地上拣起石子后,往上抛,用手背接,准确无误的接到后,再抛,接时用手心。一颗容易接到,两颗、三颗、四颗就有点难,考虑孩子的“准性”、“定性”,性情急躁的孩子,很容易失误。

3踢房子

    “踢房子”是我们小时候痴迷的游戏,男孩女孩混玩。但是母亲们对此很头疼,原因很简单,她们在煤油灯下千辛万苦做的鞋子,穿在我们脚下,不出十天半月,鞋头就会破一个小洞。瓦片实在太伤鞋面。

   瓦片是“踢房子”的玩件,随处可拣。“房子”不是木制的,也不是砖制的,那是在地上画的“房子”。画法是:先画一个2米见长的长方形,然后将它纵向分为两等份,再把两等份横向分成五等份,类似于当今两个单元的五层楼。
我很诧异,那个时候,农村只有土坯房,木制房,连砖瓦房或者平房很少见,高楼大厦更不用说了,村人竟然把这种游戏叫做“踢房子”。他们怎么会画这样的“房子”?是巧合?还是美好的向往?

    “踢房子”的精髓体现在“踢”上。先把瓦片丢在第一个方格里,然后提起一只脚(打蹲蹲),另一只脚把瓦片踢向第二个方格,一直踢到第五格,提起的那只脚才能放下来,稍作休息后,再从第五格转到另一边,一直踢到第一格。就像我们爬楼梯,从一楼爬到五楼顶端,再从另一个单元五楼爬到一楼,不同的是,爬楼是用双腿,而“踢房子”是用单腿。
第一关完成后,再把瓦片丢在第二个方格里,依前踢法再踢。
    
    “踢房子”没什么巧处,仅仅检验一个人的腿功和耐力而已。

4踢毽子

    在公园或者休闲广场一隅,迎着朝霞或者夕阳,一群银发苍苍的老人,围成一个圆圈,一只鸡毛毽子从一条腿传递给另一条腿,从一个人传送给另一个人,惊呼声、嬉笑声,不时地在空中飘荡。

   这是多么欢快的场景!这样的情景已少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健身方式。如今,不仅仅是老人,就算是孩子,踢毽子人很少,有的孩子甚至没听说过这玩意。

    生长在农村的我,生性好动,性情无拘无束,对于踢毽子十分钟爱。踢毽子不是为了健身,而是生活中的作料。课余,邀上三五伙伴,在学校操场,在乡间道场,在房前屋后,踢得风生水起,兴趣盎然时,不知归处。
因为喜欢踢毽子,儿时,对村子里的公鸡特别关注。只要发现哪家公鸡的羽毛很闪亮,一般逃不过被拔毛的厄运。那些美丽的鸡毛,被我夹藏在书中,不时地在同伴中显摆,或者跟他们交换被我看中的物件。更多时候,我用鸡毛做成毽子。踢毽子时,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飞,像小燕子一样轻盈,感觉很美。

     也有不用鸡毛做毽子的,而是用五颜六色的薄膜。把薄膜袋剪成细条条,10厘米见长,然后把细条条塞在铜钱或小铁环孔里,再用火柴点燃一端,趁薄膜熔化时,轻轻地在石板上按按,熔化的薄膜牢固地粘在铜钱或小铁环的孔上。
我喜欢用铜钱做的鸡毛毽子,铜钱经过时光的洗礼,质地厚重。鸡毛绚丽,外观也养眼,两者相得益彰。一枚铜钱较轻,就把两枚铜钱叠在一起,轻重才会适宜。

    那时,在农村,很多人家拥有铜钱,或多或少,一串串的,不值分文。可惜那时的我,不懂收藏,要是有“存心”,那东西收藏到现在,一定会升值不少。

    踢毽子有很多玩法,除了用脚踢外,还有一种玩法,即是把毽子搁于书上,毽子在前胸后背上翻转,边做动作边唱:里国,外国,坐凳,拦腰……只记得这几个句,余下的记不清了。(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明乡间游戏——踢毽子
[黄石文坛]石章才的随笔《玩具》
《宜昌记忆》:抹不去的悠远记忆
散文|毽子,温暖了我的童年
生活浪花 | 踢毽子
童年的记忆————踢毽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