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案】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一、知识点拨

 

(一)整体感知与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随着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加深,对自身的交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家庭中与家长的交往则是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首先要面对的实际问题。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身的阅历浅,不易感受父母的爱心,对亲情带来的温暖比较漠视,缺少与父母沟通的技巧,甚至有时与父母发生冲突。因此,本课作为开篇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既是全书的启示课,也与后续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同学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并与其他人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2.从单元看本课侧重说明的问题

 

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家庭,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体会父母抚养自己的辛劳以及关爱和教育,培养爱家、爱父母的情感。同学们应辩证地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是非观念,同时尽自己所能孝亲敬长。

 

(二)学习目标

 

具体掌握:通过学习,同学们要认识家庭的特点,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和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同学们要有正确的家庭是非观,同时要把孝亲敬长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实际行动中。

 

课标内容: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家庭的理解,你认为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B.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

 

C.家庭仅仅是我们的住所

 

D.现在家庭一般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2.小明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他很怕同学们知道后瞧不起他。对此,你建议他(    )

 

A.一直向同学们隐瞒父母的职业

 

B.让父母换一份工作

 

C.家长的工作虽然普通,但为抚育我们倾其所有,理应受到尊重

 

D.重新选择家庭

 

3.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他们为抚育子女付出了毕生心血,为了回报他们,子女应该(    )

 

A.将逆反的心理压制起来

 

B.遇事少与父母交流,学会自己解决

 

C.尽早结束学业,挣钱养家

 

D.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多为父母着想

 

(二)是非判断题

 

1.子女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这种亲情不会因为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    )

 

2.父母抚育未成年子女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他们理应承担家庭责任,不需要回报。(    )

 

3.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经常把客人丢失在车上的物品给我使用,爸爸对我真好。(    )

 

4.孝敬父母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的处理上。(  )

 

(三)案例分析题

 

1.小敏出生在一个偏远山村,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以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既不负担抚养,也很少去看望。随着小敏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小敏长大懂事了,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小敏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其父母补偿外婆多年来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小敏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用),直到她有独立生活能力为止。

 

你认为小敏有家吗?她的爸爸妈妈爱她吗?为什么?

 

2.在2004年的高考中,“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首批10位阳光学子都以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名校。他们是从报名的300名寒门学子中筛选出的,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让我们听听阳光学子4号纪磊的故事:

 

纪磊:丽水市松阳县古市镇上河村

 

高考分数:理科691

 

考取学校: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

 

奋进足迹:1994年,母亲患了抑郁症;父亲拉黄包车,起早贪黑每个月也只有四五百元的收入。家庭的贫困并未给他的成长带来阴影,高中三年,丽水地区六次统考,纪磊拿了四次第一,今年他是松阳县唯一的清华生。

 

格言:我坚信希望,贫穷不是我们的错,只要立志,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从纪磊的故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以上这样的现象你是否见到过?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对这类做法,你有什么建议?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小鹏的爸爸又结婚了,尽管继母像去世的妈妈一样对小鹏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小鹏总觉得只有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以下的想法中,不正确的认识是(    )

 

A.随父亲再婚组建的新家庭,小鹏与继母也是一家人

 

B.想方设法让父亲离开继母

 

C.继母的关心呵护也是一种最真挚、最无私的亲情

 

D.小鹏也应回报继母对他的爱,理应孝敬继母

 

2.乐乐的爸爸是某跨国公司的部门经理,妈妈则全力照顾家庭,乐乐很以爸爸为傲,却总是对妈妈呼来喝去。对此,你认为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父母撑起了整个家,是子女的靠山②正因为有妈妈全力照顾家庭,爸爸才可以放心在外打拼③父母职位虽不同,但都为抚育我们作出了贡献④妈妈没本事,找不到工作,和她没什么好说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小王的父母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成人,并送他出国深造。后来,年迈的父母希望小王能回国工作,陪伴他们度过晚年。以下是小王的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好不容易在国外站稳脚跟,回国又要重新开始,太不值了

 

B.应该回国孝敬父母,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C.父母抚育我们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还要回报呢

 

D.小王在国外定期给父母多寄点生活费就可以了

 

(二)案例分析题

 

在某敬老院墙上发现下面一段文字: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再想一想……孩子!你忘记了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问题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或许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也许会不停地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一样。

 

以上这段文字,反映出父母对子女怎样的一种情感?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联想自己,谈谈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四、拓展训练题

 

(一)家庭责任感自测量表

 

为了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责任感情况,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份具体的小测试,每道题有三个答案,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填入括号内。

 

1.我不清楚自己与家人、亲戚的血脉关系。(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2.我知道自己的家庭类型。(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3.我觉得父母总是不能理解我,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4.我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5.同父母争吵时,我常常口不择言,气得他们说不出话。(    )

 

A.是  B.偶尔  C.不是

 

6.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家人的看法。(    )

 

A.是  B偶尔  C.不是

 

7.只要是我喜欢吃的东西,我一定会独享。(    )

 

A.是  B.偶尔  C.不是

 

8.我非常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秘密。(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9.父母买了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就会埋怨他们。(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0.逢年过节,我会向父母和父母的长辈表示节日的问候。(    )

 

A是  B.偶尔  C.不是

 

11.学习这么紧张,我没有时间帮助妈妈做家务。(    )

 

A.是  B.偶尔  C.不是

 

12.我认为父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3.我一般不会关心父母的情绪变化。(    )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4.父母生病时,我会主动承担照顾他们的责任。(    )

 

A.是  B.偶尔  C.不是

 

评分标准:

 

1)凡是单数号题(135……),选择“是”得-2分,选择“无法肯定”或“偶尔”得0分,选择“不是”得2分;

 

2)凡是双数号题(246……),选择“是”得2分,选择“无法肯定”或“偶尔”得0分,选择“不是”得-2分;

 

3)将各题的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结果分析:

 

2328分:能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能够孝敬父母、长辈,家庭责任感强。

 

1722分:比较能关心体谅父母,家庭责任感较强。

 

17分以下:体会不到家中亲情的温暖,不懂得孝亲敬长。

 

(二)活动设计

 

1)请同学们回家和父母交流。如,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照片背后的故事,并与父母真诚地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2)同学间交流,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

 

3)组织“孝敬父母”专题活动。

 

(三)课后收获

 

本课我的收获:

 

五、课外探究

 

20041214日,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提醒人们教育消费不断攀高现象。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说: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教育费用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首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就以上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资料下载

 

1.名言欣赏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

 

家庭是文明的核心。

 

──杜兰特

 

仁慈始于家庭,但不应当止于家庭。

 

──福莱

 

母亲是英勇无畏的,当事情涉及到她所诞生的和她所热爱的生命的时候。

 

──高尔基

 

上帝不能处处都在,于是他便创造了母亲。

 

──谚语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卢梭

 

.相关网站

 

中国家庭教育网http://www.jiaj.org/index.asp

 

中国家庭网http://www.sinohome.com

 

家庭网http://home.mtp.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家庭教育免费家长学堂 第三十九讲:用子女这面镜子照自己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未来版)
我对伤害过我的父母说感谢!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天下父母心》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