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练太极拳的几个阶段
    今天一位老同学问我:你太极拳练到什么程度了?我不谦虚地回答:过了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别人不理解,天天练,练了漫长的时间,才到这程度,要真有人想练这玩意儿,恐怕逃之夭夭了!

    从“打”太极拳的过程,到真正的能称得上“太极拳”,一动即太极,经历的漫长岁月、付出的艰辛,只有进入状态的的才能体会到,苦尽甜来时,才有资格去说,我们至今尚无资格。不过,师傅说,我们这群人基本上已进入第二阶段,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

    第一阶段。学会打一套拳,最简单,动作记往、不会打错。但是“会”没有用,类似学会一套广播操而已,至多也只是外形上漂亮一些。只有进了内,才真正对身体有帮助。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体力上最辛苦的阶段,如果练好了,四肢关节、骨骼到位、全身经络刚刚拉开。做加法。要点是“准”(包括“正”),守规矩。如同练字,从正楷开始,架子是“方”的,学的东西很多,很难练、很难教,不能一步到位。都是练基础的东西,基础越扎实,出来的东西越多。一位拳友说,“基本功“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此话很有道理。1、“步法”是关键与基础,只有步法准确,才会有身法、手法以及方向的准确。“步法”要求到达足底,“弓步”应该是原地转动而出,而不是弓出来;若动作不准确,弓步会伤人,如膝盖出问题等。2、做到“外三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相合。3、身法:做好溜臀即尾闾中正,才会有含胸拔背、松腰松胯。4、手法:垂肩、沉肘、坐腕。5、胯:练太极拳练的最主要就是“胯”,是身上最大的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胯逐渐老化;人出生以后,7岁以前用胯走路;长大以后,逐渐过渡到用膝盖走路,胯即慢慢衰退,50、60岁以后,胯就难以转动,干脆用膝盖代替胯,胯即容易受伤、丧失功能,上重下轻,重心浮于上,步子越走越小,人越来越不挺。其实,真正的原因在胯,胯不松、不灵活,腰、膝易出毛病,腰不能受力,腰凹得越进,受力越大;小孩无腰,直、后平,不受力,受力后就会凹进。通过练太极拳,让凹进的腰重新拉平,松腰坐胯,膝盖不受力,重心直达足底。第二阶段,消化时间最长,此时练拳还可以用力。全身只有胯与脚底可以受力,不会伤,其它地方都易受伤。腰膝永远“松“。6、腿要“拧”:如意胳膊螺旋腿。

    第三阶段。1、“松”。练拳时,人比较轻松,不用体力。要用“悟”性,练心态,心静,欲望越强,越练不好;只有心平气和,所有关节敞开,通过松来打通。心不静,永远没有东西。2、“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意相合。用心去打,不用力。

还有第四阶段的“圆”,每五阶段的“空”,第六阶段的“通”等。层次越高,越有味道。不用耳可以听,不用眼可以感觉到,虚极、静笃。开发智慧、激活器官各种功能。七老八十时,还气很足,目的就达到了。最后就是“精气神”。
    进入状态无止境,有无进入,不能操之过急,越急越不能进。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日日磨、天天练,按部就班,水到渠成。有一段师徒对话很受启发,徒弟问师傅:“练几年才能出来?”师傅:“日2~3遍,静静地练,5年。”徒弟:“日练6遍,是否3年就可以了?”师傅:“练6遍,起码10年。”欲速则不达,坚持而不是“急”,关键在毅力,无捷径。

    练太极拳的第一目标:身体好;第二目标:练心境,心情舒畅,比什么都好;功夫还在其次,不能看得很重,平平淡淡看技击,实际上拳到高层次,功夫自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太极拳是一种“精神食粮”,认真地练,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短期内虽然看不到,细水长流,拳艺越高,理解力越好;慢慢贮存,如同银行存款,存得越多越好,随用随取,无论工作、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相通的。

    注意:不要模仿师傅,随意性大,师傅可以“破规矩”,徒弟则不行。
这种写法,相信很多高层次的老师不会认同,好的东西确实是写不出来的,没办法,拳练到什么层次,就是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教学演练(一段)
初练太极拳 腰胯体会---55号徒弟 徐宪(56岁)
掌握步法,打好根基
太极拳习练了这么久,才明白这些太极拳名次及含义!
(31)[转载]还原真的太极拳,八卦阵,形意拳和内劲,内家拳漫谈<二>
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傅!老拳师无私详解太极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