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德评《竹帛斋图书馆学论剑》(中)

 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吗?这是个问题(中)

 

我自认为在纯粹理性批判的道路上,《论剑》找到了迄今使程氏定理在摆脱经验的运用中与自身相分裂的一切谬误得以消除的办法。对于定理的这些问题,《论剑》不是通过借口人类理性的无能而加以回避,而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争论中的各种意见完备的详细开列出来。希望把对定理的误解之点揭示出来之后,能使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使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我敢说,没有一个有关定理的问题在这里没有得到揭示甚或为其解决提供了钥匙。

说到这里,我相信可以在读者脸上看出对于表面上似乎如此大言不惭和不谦虚报以含有轻蔑的不满神态,然而这种作者自告奋勇地想要把该定理推广到所有图书馆可能经验的一切范围,让现在的图书馆员看,而让未来图书馆员用。对此我谦卑地承认:这种事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相反,我只想和理性本身及其纯粹思维打交道,对该定理的详尽的知识我不可以远离我自己去寻找,因为我在我自身中发现了它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图情释怀的公理化体系完备而系统的表现了出来;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如果抽掉经验的一切素材和成份,凭借逻辑可以大致希望有多大的收获。于是老槐提出“公理还是利器?”,而蓝天白云以为趣解,幸好竹帛斋主将趣解放在了《论剑》最后,并用“殊途同归”收官。

我认为:在对定理的论证方面注重完备性的同时,也注重其详尽性,这些并非任意采取的决心,而是知识本身作为我们批判研究的题材的本性向我们提出的任务。

再就是确定性和明晰性这两项,这涉及到这一研究的形式,它们必须被看作人们对一个敢于作这样一种难以把握的工作的作者可以正当提出的基本要求。

谈到确定性,那么我曾经对我自己做过一项规定:在这类的考察中不允许任何方式的意见,一切在其中只是被视为类似于假设的东西都将是禁品,即使以最低的价格也不得出售,而必须一经发现便予以封存。因为每一种据认为先天的确定的知识本身都预示着他要被看作绝对必然的,而一切纯粹先天知识的规定则更进一步,它应当是一切无可置疑的(哲学上的)确定性的准绳,因而甚至是范例。至于是否做到了,这完全要留给读者来判断,因为对于作者来说应该做的只是提供根据,却不是判断这些根据在法官那里得出的结果。但为了不至于有什么东西不负责任的削弱了这些根据,所以倒是可以容许作者自己对那些容易引起一些误解的地方,即使它们只是涉及附带的目的,也加以注解,以便及时防止在主要目的方面读者在其判断的这一点上哪怕只有丝毫的怀疑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不知道在对我们所谓的图书馆理念加以探索并对其运用的规则和界限进行规定的研究中,有什么比《论剑》中对程氏定理的讨论反映得更彻底了。这一定理颇为深入的考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到定理的纯粹知性的那些对象,应当对知性的先天概念的客观有效性作出阐明和把握;正因此这也是属于研究定理的目的中本质的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纯粹知性本身,探讨它的可能性和它自身立足其上的认识能力,因而是在主观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但即使这种讨论对定理的主要目的极其重要,但毕竟不是属于主要目的的本质部分;因为主要问题仍然是,知性和理性脱离一切经验能够认识定理吗?认识多少?而不是思维的能力自身是如何可能的?由于后一个问题仿佛是在寻找某个已给予的结果的原因,因而本身具有某种类似于一个假设的性质,所以看起来在这里的情况似乎是,由于斋主允许自己发表这种意见,也就不得不听凭读者发表另一种意见。在这种考察中我必须预先提醒:即使斋主的主观演绎不能产生斋主所期望的全部说服力,但在《论剑》这里给予优先关注的客观演绎却会获得其全部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把手带你读透哲学经典|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接受性)2.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构成性)3.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理念。(调整性)
意见、知识和信念
【每日哲学辞典】先验哲学
康德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