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考场看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学习情绪调查报告之六
从考场看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学习情绪调查报告之六

单县第二中学  程光莹   2011年7月28日 16:44

 

从考场看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学习情绪调查报告之六

                          单县二中     程光莹

这是某学校2010——1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俄语某文班考场调查实录:201179日,考试的第一天,上午的考场上应到考生52人,实到44人,缺考8人;下午的考场上应到考生52人,实到42人,缺考10人;2011710日,考试的第二天,上午的考场上应到考生52人,实到40人,缺考12人;下午的考场上应到考生52人,实到36人,缺考16人。考试共进行了两天。

调查镜头再向考场拉近一些,我们来看2011710日下午该班考场实录:应到考生52人,实到36人,缺考16人。实到的这36人中,下午3点左右的镜头实录:趴在考桌上睡觉的(是否真的睡着就很难调查清楚了)28人,其余8人:1人在看《情感读本》的杂志,1人在向窗外“凝望”,1人在仰望天花板,1人在东瞧西望,3人在摆弄手中的笔、橡皮或削笔刀,只有1人在“审视”试卷。

好,我们再来个调查特写镜头。时间:2011710日下午3点零5分左右。地点:俄语某文班考场。戏剧性的一幕:考场上静静的,并没有交头接耳的声音,也没有哪个学生企图作弊,两位监考老师无精打采地看着考生。突然,“啪”地一声,后面的一位男考生连人带考桌重重地摔在地上,刚才睡觉的考生全被惊醒,个个挺起头颈,“抖擞”了精神。所有考生“步调一致”地把脸扭向摔在地上的这位。这位考生摔得可真不轻,当时他自己也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见摔在地上了,才揉揉惺忪的眼睛,好像在努力搞清这一令人费解的事。好一阵子,在左右考生的帮助下,他才算从地上爬了起来,考桌也被别人扶了起来。当重新坐在考桌前时,他才发现师生们的几十双目光紧紧盯着自己,于是脸“腾”地胀红了、憋大了。这下大伙全明白了:这位实实在在地睡了一觉,或许睡梦中要换个姿势,以求得更“舒服”些,才上演了这“惊心动魄”一幕。回过神来的考生,看了一阵子“精彩一瞬间”的“表演者”,回过头来再看看讲台上的监考老师,他们“矜持”地笑了几声。监考老师除了拉长“严肃”的脸,不再有其他任何反应。这些考生很是失望,又扭过头去“疑惑”地再看看那“表演者”,然后再一次转过脸来看看监考老师,他们仍就“拘束”地笑几声,可监考老师的脸上还是毫无表情。反复几次,考生们实在忍耐不住了,有人就放声大笑起来,其余的也跟着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而且一个个紧紧盯着监考老师的脸,他们在“等待与期盼”中放纵着笑声。这下儿监考老师不干了,其中那位男老师,扯着嗓子大吼一声:“笑什么笑!五十步笑百步!”大多数考生懵了。笑声戛然而止。

这种考场,虽说是个别现象。然而当你看到这一个象之后,会又有怎样的感触呢?如果你是位学生家长,一定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为或万一将来会成为这样的“考生”;如果你是位教师,自己的学生就是这样的“考生”,一定会深深的自责,为自己的无能而愧疚;如果你是位校长,你的学校就有这样的“考生”,你一定在为如何教育这些学生、努力转变他们而寝食难安;如果你是位政府要员,是教育主管领导,你一定会为改变教育现状、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各种技能的人才、全面进行教育改革而尽职尽责,甚至是奔走呐喊。

是啊,这种考场,这种考生,怎能不令人忧心忡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厌学到如此程度,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作为家长,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了吗?是不是就“目不转睛”地一味盯在孩子的学习上?如何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深入研究了学生厌学的现象,我们该怎样去诱导学生,该怎样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校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着哪些不足,该如何去让教师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如何让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如何去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各种人才?作为政府要员、教育主管领导,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去改革适应各种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高考的指挥棒带来的一些弊端怎样去避免?

深入研究学生厌学现象,是家长、学校、政府着力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紧迫性与严峻性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

其实,或多或少,或严重或轻微,在不同程度上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厌学情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厌学情绪的危害性,都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多数教师又苦于没办法,束手无策、无能为力。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在哪里,谁应该负这个责任?于是,怨声四起。政府怨学校教育,学校怨社会环境、怨政府、怨家长。就是在学校教育内部也是怨来怨去:大学教师怨高中教师,高中教师怨初中教师,初中教师怨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怨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只能怨孩子家长了,孩子家长只好怨十月怀胎的工夫没做好了。

这种怨,有一种对学生厌学情绪的忧虑成份在里面。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厌学现状,哪个不担心、焦虑?但作为教师个体,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单薄,他们有一种“螳螂挡车”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一个人改变不了现状,自己再努力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力不从心。

然而,这样你怨我我怨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出现了,问题产生了,怨谁也没有用了。正确的态度就是正视现况,弄清问题,探究原因,寻求办法,采取积极认真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努力把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到最小程度。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了些,然而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你出一份力,我尽一份责,别只顾报怨,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群力群策,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做不好的事。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都这样做,解决学生厌学情绪也就不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高考睡过头致英语缺考,是怨学生还是怨老师
​监考轶事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
今年CPA考试缺考率又大的惊人,ACCA从来不这样
监考遐想
导致学困生厌学教学方面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