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

薛农基

     《班主任兵法》一书,出自一位教龄仅七年的年轻教师之手。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作者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之不断地阅读钻研,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在理论和实践上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的《班主任兵法》。

       之所以说该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是因为该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善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这也是作者的教育风格与以往和当今的许多教师的不同之处。看了该书“实践篇”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读《班主任兵法》一书,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实践、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的和震撼式的。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感化式”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该书“实践篇”部分的“黔驴发威”“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作者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因其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式”方式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他们的心理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或几近无效。这时,“震撼式”的教育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往往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人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时候,那些恶习顽疾才可能崩溃,新的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建立,这与治病的“沉疴用猛药”是一个道理。

       但是,震撼式的教育方式的运用必须避免一个副作用,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疤痕”,因为这会在学生今后人格的健康成长上造成隐患。在和我的交谈中,作者对此问题是有深刻认识的。他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教育无痕”;在对学生教育方式的选择、运用上,作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重要财富。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思考感悟的人,人生的经历方能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像用便宜的原材料能制造出价格不菲的产品一样,关键是后者加入了思想和技术的因素。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我们往往认为,教龄是成为教育工作行家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学校工作年限很长的人才能称作教育工作的行家。这难道不是我们的错误认识吗?有这样的人,他在学校工作了三四十年,并为自己的教龄长而引为自豪。但他每一学年的工作都是上一学年工作的重复。他没有热情,没有灵感地工作着,忠实仔细地完成每天的工作......在他的工作中没有疑问,没有矛盾,他对新经验漠不关心,害怕改革,他自始至终这样地在学校工作着,直到退休为止。他还为自己谋取到了奖章和荣誉称号。然而,这样的‘行家’却早已对学校、对儿童、对日益复杂化的教师工作感到厌倦了。”而另一种人,“从初为人师之日起,他就贪婪地汲取同事们的经验,深入研究儿童和勤奋钻研教育科学。每一堂课,每一次与自己学生的会面,他都要作为在教育事业上自我完善的过程加以精心设计......他工作细心周到,对学生富有同情心,不能容忍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有形式主义的存在余地,他大胆勇敢和信心百倍地致力于教育探索。就这样,他也在学校工作了三四十年,积累了什么?教龄吗?不!——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活动的经验。”因此,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重复同一内容的十年经验与创造性探索的十年经验,这是两种不同质的教龄!” (阿莫纳什维利《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三.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肖川先生在其《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一文中也说过一段精辟的话:“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鹿书社2002年版)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上述道理。

        教育反思,实际上是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在这里,反思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固然重要,然而,反思者相关的眼光、悟性、学识和知识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必然会参与到反思当中去,并最终决定反思者反思的结果。如果说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发酵过程的话,那么,反思者自身的经历就相当于原料,上述其他因素就相当于促进反思并决定反思质量和结果的酵母。这就像苹果落地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只有牛顿从中得出了最有价值的成果——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反思成果一样。

       实践—学习—反思,这既是年轻作者的成长印记,又何尝不是教师成长的共同规律呢?

(作者为《教师博览》杂志执行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兵法
中国教师的工资是高是低?看到工资条后,外国人直呼难以置信!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班主任要做些什么
班主任工作把握三个“度”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