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3 年呼吸领域发布六大指南共识

2013 年呼吸领域发布六大指南共识


作者:殷凯生  来源:医师报  2014-02-08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参考国际指南的基础上,依托国人循证医学证据,我国呼吸病领域共制定六个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对我国不同层级医生的临床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期待未来修订的指南和共识融入更多中国元素。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简单易行 




更有助于细化基层医生工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 2003 年和 2008 年两次修订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指南”),对我国哮喘防治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哮喘总体防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首次制定了我国“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基层版”),供基层医务人员应用。




“基层版”并非将原有“指南”简单化和易实施化,而是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最新的“全球哮喘创议(GINA)”重新制定。“基层版”简单易行,可指导包括基层在内的全国一线临床工作者,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诊断标准删去“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哮喘”相关内容。临床工作中,因支气管激发试验存在一定风险、操作较复杂致实际应用较少。即使在三甲医院,实施比例也远低于“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最大呼气流量”。“基层版”文后附“简易最大呼气流量测定、变异率计算”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基层医院更规范地开展诊断和病情评估工作。




☆删除原来“指南”中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该分级只是适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的哮喘患者评估,而临床医生经常误用至治疗后。哮喘严重程度不仅包括治疗前状态,也包括对治疗的反应。部分哮喘患者在治疗前存在严重症状和气流阻塞,但小剂量药物治疗即可完全控制哮喘,该分级并不能预测患者治疗反应以及所需治疗方案。另外,哮喘症状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内均有波动,该严重程度分级也不是客观反映哮喘状态的特征性指标。




☆在哮喘治疗方面,紧扣“指南”、最新版 GINA 和我国国情,推荐选用基层能普及的治疗药物,删除“抗 IgE 治疗”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等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哮喘长期维持治疗方案、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措施,并注明急性发作者转院指征,有助于基层医院及时察觉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 )




以国际指南为基础  纳入国人证据




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研究进展,更准确指导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织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修订工作,发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2013 年版保持 2007 年版框架,增加合并症章节,力求简洁明了,符合我国临床实际。2013 年版在参考 2011 年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修订版的基础上,纳入了我国近年慢阻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成果。重要修改内容如下。




☆修订定义:以“持续气流受限”代替“不完全的气流可逆”,该描述不仅使文字更加简洁、清晰,还体现了慢阻肺气流受限始终不能恢复至正常的本质,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70%维持不变,但经治疗后气流受限程度在一定时间内可有所改善。




☆增加治疗药物: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药物中,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增加茚达特罗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磷酸二酯酶 -4 抑制剂罗氟司特。二者均在国外上市,茚达特罗已在我国上市,罗氟司特已完成注册临床研究。




☆更新慢阻肺管理、合并症等。因 2013 年版于 2012 年底定稿,而GOLD 在 2013 年初再次修订,其中对慢阻肺风险评估、茚达特罗等药物评价、慢阻肺管理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了局部调整,此次 2013 年修订版未能及时纳入,期待下一修订版能尽快制定和及时纳入。2013年,西班牙、捷克、瑞士、印度等国家也制定了慢阻肺指南,其中西班牙指南中表型加急性加重四分法等内容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瞩目,作者建议我国指南下次修订时可参考其他国家的相关进展和指南。




 




VAP 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修订版)




依据循证医学原则  全面阐述防治关键点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的最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VAP可使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增加,并导致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预后。随着机械通气技术日益普及,如何正确诊断、有效预防与治疗VAP成为呼吸领域以及重症医学领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成果,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根据国内外文献,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从定义与流行病学、诊断、预防、治疗等诸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按照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相应推荐,提供以下信息:认识与早期诊断是预防、治疗 VAP 的前提;预防是 VAP 零容忍的关键;治疗进步是改善 VAP 临床预后的核心;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指南是改变VAP结局的保障。




 




中国 EGFR 基因突变和 ALK 融合基因阳性NSCLC 诊断治疗指南 




指导个体化治疗  提高规范化诊治水平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 1 位,其中 80%~85% 病例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NSCLC 患者 5 年生存率约为 15%,约 70% 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目前NSCLC 研究热点,尤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为靶向药物的发现在 NSCLC 个体化治疗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 NSCLC 患者检测 EGFR、ALK 基因状态具重要临床意义,美国、欧洲都已制定出各自的检测和治疗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本指南,从 EGFR 基因突变检测、EGFR 突变阳性 NSCLC 患者治疗、ALK 融合基因检测、ALK 融合基因阳性 NSCLC 患者治疗四方面进行系统介绍,旨在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规范化诊治水平。




 




NSCLC 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指导靶向药物应用  提出临床管理蓝图




2013 年,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第十届“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讨论了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专家一致认为,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但其无可避免的耐药现象成为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深入了解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根据耐药机制和临床规律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是指导小分子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当务之急。本次会议最终形成了“NSCLC 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本共识按照证据级别进行了推荐,形成了五条共识,并提出了临床管理策略图。但因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复杂,目前尚缺少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针对靶向药物耐药的临床试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多学科联合协商  凸显临床整体思维




多项流行病学、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故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高血压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卒中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造成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合理、规范地诊断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问题。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组织心血管、呼吸、耳鼻喉等多学科专家,参考国内外现有指南和临床研究成果,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从危险因素和机制、临床特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诊断、临床诊断流程、治疗、治疗随访、临床建议共九个方面,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进行了系统、全面介绍,旨在提高相关学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临床认识及诊治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全!2017 年呼吸科指南都在这儿了
刘又宁教授:2018版中国成人HAP/VAP指南解读
2016GINA指南的解读
【33个呼吸指南解读视频合集】全年仅开放一次的福利!
2016 年呼吸内科重要指南盘点
樊代明院士,我不赞同你的这一观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