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咳喘,小方合用有奇效
userphoto

2023.12.30 广东

关注
小编导读

一些体质素弱、曾经患过哮喘的朋友们在冬季格外注意保暖,因为寒冷的空气容易使哮喘再度发作。有这样几张经典小方,合用起来能很好地宣肺平喘、扶正固本,下面通过一则医案,请大家来了解!





初诊

姚某,女,27岁,自由职业者,2014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喘2年,复发伴气促3天。

患者籍贯是四川省简阳市,居住在成都市高新区,居住地气候阴冷,稍潮湿,居处环境安静,平素活动少。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咳喘症状,每年累计发作2~3次,每遇冬季或气候变化则易受凉发作,自服感冒药无明显好转,服解痉平喘药有效,常反复发作,时作时止,喘咳症状以夜间尤甚,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具体诊治不详),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今年发作次数频繁,3天前患者再次受凉后出现咳喘加重,气促,喉间痰鸣,咽痒,咳嗽,痰多、清稀,流清涕,不能平卧,伴畏寒,不发热。在当地社区医院使用抗生素、解痉平喘药及激素后可暂缓解,但反复发作,激素量逐渐增多,病情不能较好控制,故到我院门诊寻求中医治疗。

刻下症见咳喘阵作,声高气促、阵发性加剧,喉间痰鸣,咽痒,咳嗽,痰多、清稀,流清涕,畏寒,无发热,无汗,小便清长,大便软,舌淡红,苔白滑,脉浮紧而数。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血常规正常,胸部CT提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哮病(发作期)。

中医辨证:寒哮。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

辨证论治:此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表寒引动内饮所致。风寒犯肺,肺失宣肃则咳喘,津液运化失常则聚生痰饮。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痰多而稀;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气促、不能平卧;舌淡红,苔白滑,脉浮紧为外寒里饮之征。故法当宣肺化饮、止咳平喘,选用小青龙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

处方:桂枝15g,麻黄10g,干姜10g,细辛10g,制半夏12g,五味子6g,炙甘草6g,射干10g,紫苏子10g,白芍10g,紫菀10g,款冬花10g。共4剂。

煎服法:取生水800mL,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大火煮沸,中火煎煮约10分钟,取汁约300mL,每日1剂,分3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次100mL,连服4剂。

嘱其忌食油腻及腌卤之品。



二诊

二诊(2014年3月15日):患者服用前方4剂后,咳喘大减,痰量有所减少,清涕减轻,舌淡红,苔白滑,脉沉细而弱,此为外邪驱散未尽而虚象显露之征,继用上方去麻黄、射干、半夏,加三子养亲汤以降气化痰,白附片30g以扶阳温肺。

处方:桂枝15g,干姜10g,细辛10g,白附片30g(先煎),五味子6g,炙甘草6g,紫苏子10g,白芥子15g,莱菔子15g,白芍10g,紫菀10g,款冬花10g。共4剂。

煎服法:取生水800mL,先煎白附片1小时至不麻口,纳诸药,大火煮沸,中火煎煮约12分钟,取汁约300mL,每日1剂,分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00mL,连服4剂。

嘱其忌食油腻及腌卤之品。



三诊

三诊(2014年3月20日):患者服用前方4剂后,咳喘愈,痰液大减,鼻涕消,精神佳,饭量增加,晨起时偶有吐痰,舌淡润,脉细无力。故转扶正固本,选用桂枝汤、四逆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处方:桂枝15g,干姜10g,白芍10g,细辛10g,白附片30g,黄芪30g,炙甘草6g,白术15g,防风10g。两日1剂,共7剂,水煎服。

食疗:附片生姜羊肉汤。

附片40g、生姜120g、羊肉500g,加少许盐、花椒、黄酒,炖煮2个小时,吃肉喝汤。7剂,炖一次吃2~3天,每周2次。随访至同年11月无哮喘发作。



按语

本病发作期属寒者以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之类治疗,属热者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定喘汤等治疗;缓解期治当调补肺脾肾,已成常法。但病证较重,病机相对复杂者,单用一法难奏其效,故对于病情较重、反复发作者,当使用合方治疗,先以祛邪为主,继而标本兼治,后予扶正固本以收功。

初诊时,用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合用射干麻黄汤以增强宣肺祛痰平喘之力。小青龙汤为仲景治疗外寒内饮之寒哮的主方,《伤寒论》载“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以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祛邪;佐用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然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金匮要略》载“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二诊时,加三子养亲汤以降气化痰、白附片30g以扶阳温肺,三诊时以桂枝汤、四逆汤合玉屏风散温肺散寒、健脾益气以扶正固本。本病案患者缓解期当补肺、健脾、温肾阳,有利于增强体质,减少哮病的复发。

在临证中学习名医的思辨精华


 

陈云凤临证心悟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主要记述陈云凤教授30余年的临证经验、研读中医经典的心得及跟名师的侍诊体悟,其中涵盖18篇临床思辨心悟、28种病证及40个实践案例。全书共分为3篇,上篇“读经典”中收录了陈教授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及各家名著的临床感悟,以及研究医方的临床应用和心得体会。中篇“勤临床”,以医案分析的形式记录了陈教授临证过程中的感悟心得和经验分享。下篇“跟名师”,主要记载了陈教授在跟师期间收集的典型医案和跟师的学习心得,主要包括国医大师熊继柏和全国名中医艾儒棣、陈学忠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能使读者在生动的临证实践中学习名医的思辨精华。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
经方一百首3和4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葛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越婢汤 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四逆散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声干咳、一咳就尿、咳吐泡沫痰、感冒就咳、咳而上气、咳嗽清嗓、水鸡声,都有专方专药,学会了你就了不得...
十一、咳嗽、咳喘
中医十大名方寒喘咳第一方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