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童紫晖



个人简介

童紫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西山学校高二学生。性格开朗,爱好广泛,自幼喜欢文学创作。2017年以来,先后在《美文》《东方少年》《中关村》《海淀文艺》《稻香湖》《中国青年报》《中国建材报》等报刊发表小说、随笔、诗歌数十篇。出版散文集《一天天一年年》和小说集《爬上月亮看风景》。2018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小作家协会。

获奖理由

童紫晖是一个刻画人物的好手,她在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总是活灵活现,尤其是人物的语言非常个性化,措辞口吻拿捏得恰到好处,使读者如耳闻其声,眼见其形。这种能力对于小说创作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的。

佳作欣赏





奶奶的围巾





十一国庆黄金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山东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到达那天,天气出奇的好,天空高远、湛蓝、透亮,没有一丝杂质。妈妈主动帮奶奶清理衣橱,说趁太阳好,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搬出去晒一晒。

 我拉开衣橱下面的一个大抽屉,妈呀!简直是个百宝箱,厚的薄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的围巾塞了满满一抽屉。这些沉睡已久的“老物件”可是奶奶的宝贝。

花色多样、形状不一的围巾上搭下挂占用了一条长长的晾衣绳。看上去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像万国旗。

有手织老粗布做成的方巾、扎染的三角围巾、粗羊毛织就的长围脖、花毛巾做成的头巾、腈纶围巾……材质不一,形状各异,都很有年代感。 

我抓起一条四条边都挂着残缺不全的流苏、黑红方格、已严重褪色、靠中间的位置打了个补丁的正方形围巾问:“奶奶,这条围巾是什么时候买的呀?”

奶奶瞄一眼说:“那是你爸爸当兵第一次回家探亲给我买的,1990年吧,当时咱们这里可没有这么好看的围巾,我哪舍得戴呀!想着等你爸爸找了对象当作见面礼送给新媳妇呢!就把围巾用包袱包了藏在吊在房梁的一个柳条筐里,哪想到让该死的老鼠给咬了,得!这下也不能送人了,只能打上块补丁自己戴了。”

我和妈妈都忍不住笑了。虽然已经打了补丁,当年的奶奶戴着这条围巾依然很神气,因为那是她老人家有生以来第一条色彩艳丽的围巾,出门走在街上,心里也美滋滋的。

这条围巾就是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奶奶所有的围巾都是深蓝、藏青或黑色的,颜色单一,款式陈旧,除了方的就是长的。虽然那时的奶奶刚过50岁,每条围巾都老气横秋,少有花色。

一条“年过半百”的棉线围巾,又厚又硬,皮革似的。奶奶说:“那线是我捡了残棉花,自己做成捻子,点灯熬油纺出来的,戴了好几年呢!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可冷多了,不带围巾,就觉得风直往脖子里灌。”

奶奶家的房子又大又敞亮,冬天取暖也就近些年的事儿,以前的冬天哪舍得买煤取暖呀?就干冻着熬,每个人都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得像圣诞老人,围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条腈纶线织就的短围巾,掺杂着土黄、深蓝、紫红和原白好几种花色。那是把爸爸他们哥三个小时候穿烂的线衣拆了,奶奶七凑八凑好不容易凑起来的。“那时候能吃饱穿暖就满足了,还讲究什么花色,围在脖子上保暖就行了。”

单的、棉的、厚的、薄的、方的,长的、三角的......粗粗一数,奶奶的围巾竟有20多条。我发现一个规律,前期的围巾几乎都是纯手工、自产自销的“限量版”;稍后的围巾除颜色陈旧,材质也不好,褪色、起球、起毛,简直不能往身上戴;新世纪之后的花色才多起来,除了耀眼的红,还有醒目的花。最近几年,奶奶的围巾要么大红大绿,要么绣着大花,透着喜兴,特别显年轻,有活力。

除材质、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妈妈从云南给奶奶买了具有异族风情、色彩艳丽的大方巾,可包头取暖也可做披肩装饰;有来自新疆的羊毛围巾、羊绒围巾;有产自江南水乡的真丝围巾、绣花围巾,还有来自欧洲的奢侈品牌……

“富贵牡丹呢?怎么没看见?”妈妈小声嘀咕着,目光在那些围巾间来回穿梭。想起来了,三年前我和妈妈去上海,给奶奶挑选了一条花色极其艳丽的“上海故事”真丝围巾,绣着大朵的富贵牡丹,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

“奶奶,那条'真好看’围巾呢?”我大声问道。当时把这条围巾送到奶奶手里时,奶奶高兴得眼睛都笑弯了,爱不释手摩挲着说“真好看!真好看!”

“快把你那宝贝拿出来。”爷爷笑着打趣说。

“什么东西都喜欢藏着,放着,旧了才舍得用,这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改呀!”爸爸说着跟在奶奶身后一起进了卧室。我跟妈妈对了个眼神,无声地笑了。

奶奶捧出个精致的包装盒,还如三年前给她时一样新。

爷爷说:“你奶奶时不常地捧着那个盒子傻笑,怪吓人的。”

“少说两句吧!”奶奶瞪了爷爷一眼,转向妈妈说:“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看最喜欢的就这条围巾了,仙女似的,你瞧这些花儿,飘着香味呢!我就是不舍得戴。”

“就舍得展览,谁来了都让人家看,说这是北京的儿媳妇孝敬的,显摆呢!”爷爷爆料到。

“您戴了就成了仙女,下次再买更好看更漂亮的。”妈妈说着就拆开了包装盒。

我们返京那天,奶奶脚上穿着坡跟皮鞋,下身咖色直筒裤,上身穿了件米色外套,系上了“真好看”围巾,整个人显得干练、利索,怎么看也不像80岁的人。除了衣着,我还发现奶奶的洗漱用品也鸟枪换炮,过去,她总是一块香皂洗手又洗脸,现在竟然用上了洗面奶,多年不变的大宝擦脸油被靓妃润肤霜和精华液取代,还用上了润唇膏......

我打趣说:“奶奶您老人家是倒着活,越老越时髦。”

妈妈说:“可不,新时代每个老人都是越活越年轻。”

奶奶心满意足地笑着说:“不怕你们笑话我老来俏,穿戴上我就喜欢花的、艳的,显年轻有活力的!脸上抹点霜啊乳啊,摸上去这老脸皮也舒服。命好!赶上了好年头儿!年轻那会儿也爱美,可哪有条件美呀!后来,日子越过越好,老百姓钱多了,富裕了,穿的戴的也让人挑花了眼,以前家家户户自己织布做衣服做围巾,去供销社买围巾,就那几个色儿,没得挑。哪像现在,啥都是现成的摆那里随便挑,你奶奶这一辈子可不亏,越活越知足!”

耄耋之年的奶奶,一个农村老太太说不出豪言壮语,也不会发表感慨,只会说:“你看我里里外外的衣服,我的家具、电器,这不都明摆着吗?做梦心里都美滋滋的。”

的姐马兰

“快点,快上车,我妈都烧到三十九度了!”一位中年男子着急要上车去。“师傅,去医院!”“等一下,小伙子,我看老人家都这样了,现在非常时期,我可不敢拉。”

“大姐,你就帮帮忙吧,我和我妈都在这等了半个小时了。”“抱歉。”的姐马兰马上踩油门冲出去了好几米。中年男子和妈妈在大风中与马路上来往车辆挥手。

马兰心想,现在可是非常时期,我宁愿被罚钱,我也不想拉一个发烧病人。

可是,马兰转眼又想,要是人家只是……马兰把车倒回了中年男子和他妈妈身前。

“谢谢您,师傅。”中年男子感激地说。“没事,送完你们,我就不接单了,回家给我的车消毒去。”“耽误您生意了。”马兰接着说道:“没事,应该的,祝老人家平安无事。”

马兰今年四十八,母亲年已七十二,还有个儿子上高中一年级。五年前,马兰干过酒店服务、家政服务、洗衣店干洗员。需要照顾老人孩子是原因之一……三年前,马兰跑起了网约出租车,规矩是早六点到晚九点。为何马兰夜晚不出车,马兰的老公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撞上了隔离墩,车也哗啦了,人也碎了。从此之后,马兰一看到十点后的夜晚心中刺骨。

新冠肆虐,疫情蔓延,马兰的公司组建了“雷锋服务车队”负责接送机场的乘客顺利回家。马兰想都没想就报名参加了。

马兰的妈妈不想再让她跑了,每天打电话劝她说:“别跑了,疫情多严重啊!”

马兰的儿子也怕她把病毒带回家,就发了网络截图给她看——没事千万别出门,不要给社会添乱。

马兰还是不肯听话,说:“现在北京疫情严重,但是你不出门,我不出门,那北京的交通不瘫痪了吗?”

在车队的晚上,夜夜都有故事。

一天夜晚十一点,从机场接一个乘客上车。乘客冻得哆哆嗦嗦上车了。见状,马兰立即把空调制热开到最大。乘客说:“谢谢您,师傅。”

刚刚得知马兰是自愿入车队的,乘客夸赞说:“大姐觉悟太高了!”

马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乘客下了车。马兰就把空调关了,因为看到电车快没电了,耽误送乘客去目的地了,马兰急得快哭了出来。关上空调,车内温度很快降了下来。马兰把提前准备好的军大衣裹在身上,手里拿着热水袋和热水杯。

这天晚上,马兰接了一位同行,同行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路上跑?家里情况特殊,又不是没钱。”

“我又不是为了钱,现在春运返京的人那么多,不都需要我们吗?”

“命不比钱重要!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我们每天能在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路上有许多新新旧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上。正是这些路上的人和事,带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感动与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考生​】/ 冯晖
金秋,恋爱了
病了一星期,今天上学了
一场家族史展,知来处,明去向 | 征集
我想你,你呢?
回老家作文400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