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旅行 | 1200年营造历史,它堪称是地球上最大的古代美术博物馆
userphoto

2022.11.22 江苏

关注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东西方文明通过这条神奇的古道贯穿起来,敦煌就位于丝绸之路上。

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被重新发现,中古时期连续一千多年的壁画、彩塑,掩埋在流沙里的无数美术杰作,改写了中国绘画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敦煌莫高窟里的故事。 

1

为什么叫“莫高窟”

在鸣沙山和三危山周围,有一座坐西向东的普通崖壁,公元366年的一天黄昏,行游到此的乐尊和尚,看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对面的三危山有霞光万道,似有千万身佛在熠熠金光中浮现,乐尊和尚认为这是佛祖对自己的暗示,就决定要在三危山对面的这个崖壁上,开凿一个洞窟,莫高窟1200多年的营造历史,就此开始。

为了纪念乐尊开创首窟之功,后人就将这里成为“莫高窟”,意思是莫高于此僧

2

最大的古代美术博物馆的开凿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从隋朝到元朝,保存了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堪称地球最大的古代美术博物馆。

在莫高窟323窟的北壁,有最早的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那张骞跟莫高窟有什么关系呢?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穿越大漠,去联络西迁东亚的大月氏人,希望能够说服大月氏人对抗匈奴,张骞的两次西行,虽然没能实现汉武帝的初衷,但他15年生死卓绝的奔波,踩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此后,汉武帝又先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去攻打匈奴,使汉朝的版图逐渐扩大到了河西走廊,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河西四郡,又增加了玉门关,阳关两个边塞,从此,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

3

丝绸之路上的僧侣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不只是驮着货物的商队,还有四处传法的僧侣。他们往往会在敦煌莫高窟停住,留的久的就寻找具有佛缘且适合修行的山崖开建石窟,用以坐禅和清修。

莫高窟存留下来的最早的洞窟,叫禅窟,里面的四个小窟仅能容做一人,是供僧人诵经的地方。

北面的禅窟,是古代画工居住的地方。有人曾在洞窟里挖到过一具干尸,身上只盖着一张画稿。在荒凉冷寂的莫高窟,古代画工生活艰辛困顿,那是什么力量,让这些画工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呢?

莫高窟在唐代迎来了它的重要的营造高潮,当时的木工塑匠,画师等开凿洞窟所需的工匠纷纷来到这里,开凿洞窟成为了敦煌的一种风尚。

4

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让整个河西地区陷入战乱,敦煌也被乱军包围,百姓人心惶惶。就在此时,当地望族李大宾建造的佛窟落成,这是一个巨大的佛祖涅槃窟。

62年后,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陆续收复敦煌及河西地区。后来,张议潮派使者去长安报捷以表示归附。

四个月后,唐朝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在他后来修建的功德窟第153窟南壁,张议潮举行的那次盛大的庆贺游行,也被绘制成了一幅壁画长卷,保存的栩栩如生。

正如周武帝灭佛时,敦煌民众仍坚持造窟一样,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莫高窟这个佛教圣地,其实也正是敦煌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敦煌导游的路线中,有一处洞窟是必不可少的景点,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在一百多年前,这个幽密的地方还不为外界所知,那么藏经洞的经卷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呢?

时光倒退到时局混乱的1900年,此时的莫高窟已经十分破败,一些洞口已经崩塌,作为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圆箓的生活平淡无奇,日常清扫洞窟流沙的工作,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

有一天,在清理16窟甬路积沙时,突然山裂一缝,王圆箓和工人用锄挖开,欣喜的发现一座佛洞,内藏古经万卷。

不过,这个意外的发现,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1907年春,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为了寻找失落的文明,穿越重重艰难险阻,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传说中的莫高窟。

他对王道士的第一印象是,忠于职守,古怪孤傲。第二天 斯坦因就对一些主要洞窟进行考察,对重要壁画进行拍照,以此来掩饰他此行的主要目的。王道士始终不愿意打开藏经洞封锁的大门,斯坦因不得不在洞窟前常住下来,苦思对策。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给王道士照的照片,王道士身后正是玄奘西游的壁画,在一卷王道士送来的经卷边角,斯坦因也发现了玄奘二字,他认为这很可能就是玄奘早年翻译的佛经!

斯坦因正好带着一本《大唐西域记》,出于对玄奘的崇拜,让斯坦因找到了与王道士沟通的桥梁,王道士也在不久后,偷偷拆除了堵在藏经洞入口的砖墙。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答应让斯坦因进入藏经洞。

在随后的20多天,藏经洞成了斯坦因收获惊喜的地方,一层一层的经卷堆在那里,秘密麻麻,散乱无章……

可是这些经卷重见天日的时刻,厄运也紧随而来!斯坦因没有时间研讨这些经书和绢画的年代,他所关注的是能从这里拿走多少?

令他奇怪的是,王道士对这些无价之宝毫不可惜,斯坦因提出想从藏品中挑出一些丝画,布画和文书,以备日后深入研究时,王道士居然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王道士

于是,斯坦因挑选了9000多卷子和500多幅佛像绢画,这些几乎都是藏经洞里最珍贵的艺术品。

斯坦因走后,各国探险者闻风而至,莫高窟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劫掠。王道士出于什么原因被骗走了价值连城的宝物,我们不得而知。

想必王圆箓周围的富绅百姓均无人认识这批古物的价值,腐败的清政府也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到现在,三万多卷价值连城的遗书和绢画流落海外国家,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不过流向海外的画,只撩开了敦煌石窟艺术神秘面纱的一角,这座拥有无数宝藏的艺术宝窟,还在等待着真正发现它的人。

1941年,这个人终于来了,他就是张大千,当他第一次走进莫高窟,没有想到敦煌莫高窟比想象的要精彩千万倍。

中国画的很多历史谜团,到了敦煌莫高窟迎刃而解,张大千惊喜的发现,数百年不见踪影的“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折芦描”“兰叶描”在莫高窟比比皆是,中国画的十八描技法,在莫高窟被运用的出神入化。

他认为,莫高窟壁画一定有名家参与其中,也就是说,早在欧洲文艺复兴1000多年前,敦煌画工就能用线条把人和万物画的活灵活现了,而他们从没做过什么素描技法的训练。

像259窟中释迦摩尼和多宝佛身披袈裟,他们的衣褶用刻刀刻出深浅不一的线条,看上去好似刚从水中出来一样,曹仲达以此“曹衣出水”技法出名,如今他的画早已绝技,但传说中的曹衣出水居然在莫高窟看到了。

作为中国顶级画家的张大千也自愧不如。他在莫高窟一待就是三年,临摹了大小壁画267 幅,耗费黄金5000两,几乎倾家荡产,不过,利用莫高窟这座宝藏,张大千创立了一个新的画派“敦煌画派”。点燃了近代中国艺术复兴的希望。

如今,被荒漠掩埋了千年之久的敦煌莫高窟苏醒了,在“一带一路”的今天,莫高窟在国家的保护下,又让我们得以亲近先祖的智慧,感悟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好了,这就是今天听旅行的全部内容,以下是图片和文字部分,祝贺你对世界又多了一份认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但生活不得不面对眼前的苟且,每天听旅行把诗和远方送到你的耳边!

-End-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四大文明的唯一汇集点 敦煌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1900年6月22日,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敦煌文化
敦煌莫高窟,那一抹遗憾千年的苍凉深刻而孤独
老外将敦煌文化推向世界,详勘藏经洞第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