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步俄罗斯(八)
userphoto

2023.03.09 江苏

关注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音乐: 廖昌永 - 俄罗斯经典歌曲

08

漫步俄罗斯(八)

春江/文

美貌的乌克兰地导热妮娅,始终不折不扣遵守着纯游团无购物的约定,在全体十四名团员即将跟随她,乘坐高铁奔向莫斯科的间歇,那一对来自广州的年轻人率先打破“沉默”提议购物,获得全体团友一致响应——但热妮娅依然固执地坚守规则不为所动,尽管她或会因为大家的热情购买,获得本次丰厚的回扣。

我们大家一起拥戴着热妮娅继续踏上前程,在这个古典且唯美的城市,最后一次乘坐欧洲豪华大巴,驶向以到达地命名的莫斯科火车站。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则叫列宁格勒火车站。我们每天在圣彼得堡跟随热妮娅乘车出行,几乎每一次都会路过专为中国人设立的超大型商场,现在最后一次路过时,依然没有停驻。

俄国商店的汉字标牌


彼得大帝广场

在中国人向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世界范围里买买买的时候,几乎全世界著名旅游地的商家,都欣然开展面向中国人的中文服务。不仅仅是汉字的商品标牌与价格,还有无处不在的汉语导购——会讲汉语和在地语的女生男生,被以超出同岗位薪金近乎一倍的“代价”,被抢先聘用。

当亲切的汉字出现在异国他乡,更加分外令人亲切!即然被贫穷和歧视压抑了几个世纪,在一旦扬眉吐气脚踏欧洲国,被讨好恭迎,即便花光盘缠仅留一张机票也心情畅快在所不惜,此一时我们正背负被世界看重的荣耀?!

火车站旁边超市

到达火车站停车场,全体成员站立鼓掌,向大巴司机再次表示感谢。手拉旅行箱,脚轮欢快滚动,又一次感觉到旅行在途时,旁边一间食品超市昊然在目。大家跟随热妮娅到达超市前的空地,把沉重的旅行箱向她围拢过去,又跟她约定好时间,就兴冲冲齐刷刷地排队进去。我已经准备好购买一瓶伏特加和几种俄罗斯红肠,以期在火车一途不停转换的景致中,“沾着酒精的微醺”放空着,看窗外风景渐渐远去——悠享这一刻的人生!

火车站旁边超市

在我第一次去了俄国旅行之后,念念不忘那里的风景,我也曾经听到周边的旅友,谈起地导与一次完美旅行的重要性。多次旅行俄国的朋友们,在俄国地导、中国东北地导、乌克兰地导中一致倾向于最后者,他她们纷纷对此感到庆幸。

无疑,我们跟着热妮娅旅行俄国,就时时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轻松!我们在一次次享受美好旅行中那些意外超额的美好——热妮娅竟然如此通晓俄国人文地理,又能将其艺术化的进行描述,她对旅行线路美感予以巧妙睿智的挖掘,性情十足下永远流露关爱、承受、担当,令我们倍感亲融;她始终敬业从无懈怠,并且恪守契约精神;她所有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流露着自然纯真的美感,渗透着高尚品格的人性......她喜笑颜开地伸张双手,双肩优美地耸动着——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你不观世界,哪来世界观?我和你们一样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莫斯科胜利广场

       我们愉快地到达莫斯科,开始领略俄国首都的神奇魅力。

胜利广场的代表性雕塑是胜利女神纪念碑,碑高141.8米,象征着1418天的卫国战争。广场也有凯旋门等一些纪念战争的著名雕塑。

胜利广场是俄罗斯人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卫国战争的纪念,寄托着他们对逝者亡灵的悼念,也在这里祈祷和平。

我们到达胜利公园的一角。我们清晰看到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它描绘了3名士兵,一个来自古代战争,一个来自拿破仑时期,一个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热妮娅手指碑的顶端人物向我们释意——这个纪念碑也是一个深刻的提醒,侵略者必遭失败,从来就是如此,这是俄罗斯被迫参与的战争。

莫斯科胜利广场胜利女神纪念碑

热妮娅组织我们大家在地标性纪念碑下拍照留念。摁下快门前,热妮娅还在前面向我们动情述说:

——胜利公园是向数百万俄国人,在二战或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做出牺牲的人致敬的地方,你们可以看到许多纪念碑,所以我才强烈建议大家来这样一个真正让人动容的地方,来表达对于他们的敬意。

胜利广场上乌克兰赠送的无面纪念碑 

——这是一座深受欢迎的纪念碑。许多士兵没有从战争中归来,而“无面”纪念碑通常是唯一的致敬方式。这个纪念碑描绘了一名受伤的士兵,双手抱在胸前,覆盖着伤口。他低着头,双膝并拢,似乎要跌倒了。士兵低着头使他的脸无法辨认,这就增加了纪念碑的象征意义。这个雕塑是乌克兰赠送的礼物,在1995 年安装,以庆祝二战结束 50 周年。那场战争,有超过 500,000 名苏联士兵在行动中失踪。这仅仅是一个估计的数字,其中之一是经常使用乱葬坑,有些遗体无法辨认。战争开始时,有超过 300 万士兵被德军关押在战俘营中,其中大部分死于战俘营中的恶劣待遇和条件。这个纪念碑还有一座,是在乌克兰的基辅,时刻提醒着乌克兰人,不要忘记被侵略的伤痛。

莫斯科胜利广场鲜花时钟     

一下子面对这么多战争纪念碑,一下子思考大于观察。
我们笑问热妮娅既然人类更热爱和平,人类怎样避免战争?

——我经常带很多人来到这个地方,也被很多游客问过。夜深人静时我就经常思考。我曾经想到或许因为我们野蛮的祖先可能嗜杀成性,因为他有'嗜土如命'的癖好,这方面考古学也给出了佐证。我看到的人类战争历史,有抵御外来者对领土的侵略,也有“阶级论”或信仰不同,莫名其妙地引发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战争。然而,我们是文化动物,正因为我们文化的丰富,我们才承认人的确有暴力的潜力,但同时我们又坚信,暴力的爆发只是文化的反常现象。

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把生命看得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一个人,辛辛苦苦成长了几十年,就这样在战场上说倒下就倒下?实战可不是网游,不是游戏里的小兵。

胜利广场车辆博物馆


胜利广场车辆博物馆


胜利广场车辆博物馆里的乌克兰小女孩

——你会看到很多飞机、船只(是的,大型船只)、一列载有大炮的火车、坦克和许多二战中德国人遗留下来的车辆。如果你看到一辆坦克停在街上,不要紧张,它只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在热妮娅带领我们来到胜利广场展示战争车辆的博物馆门前时,她轻松略带诙谐地向我们“剧透”。

今天已是2022年7月,热妮娅的话穿越苍穹又清晰响彻在耳边,伴随着清晨的鸟鸣,渗进问候的咖啡。她的国家如今有很多俄罗斯的新型坦克停在那里,但它不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莫斯科胜利广场咖啡店


莫斯科胜利广场冰淇淋小屋


莫斯科花园广场


莫斯科胜利广场游览小火车

多年以来我三次到达过莫斯科,现在对莫斯科的感觉已经远非当时的表层记忆。我看这里的建筑好比是树木的年轮,从中可以察看几个不同时代与文化的痕迹。

莫斯科有很多令人唏嘘长叹的建筑来自SDL时代,建筑的样式就像孩子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往上叠起,左右对称,中间部分是一个塔楼,再竖起一根很高的尖塔,上面顶着一颗巨大的红星。

这样的建筑被称作SDL式建筑——偌大的基座上矗立着一根尖塔,高高在上,直入云端,伟大地位无与伦比,是神一般的存在。

莫斯科国立大学

我们跟随热妮娅登上麻雀山,参观这里著名的莫斯科国立大学,惊奇地看到被称为SDL时代建筑代表作的教学楼,高240米,33层,有3万多个房间,而且大楼走廊的总长度,达到了33公里。

楼体的窗户细小密集,楼体的颜色单调。建筑中间的尖塔高达55米,顶部照旧是一颗巨大的红星。

热妮娅戏称这种样式是纪念碑+哥特教堂,我则称它是“培育万众一心式”,据说这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大学主楼,高度也是世界第一。我望着这个巨大的建筑有些震撼,但更多的是排斥。

罗蒙诺索夫纪念碑


罗蒙诺索夫纪念碑


莫斯科国立大学


莫斯科国立大学

我们曾经到达世界上许多大学的校园,美国的如哈佛、麻省理工、加州斯坦福;英国的如牛津、剑桥;日本的如东京大学;还有中国的清华、北大——所到每处都是人生至今最美的记忆。

眼前莫斯科大学的建筑,丝毫不像是一所大学,形式与内容背离,它威严强势,像是一个居高临下又冷漠的衙门,循规蹈矩公事公办。站在这里感觉不到大学的温暖与活力。

莫斯科国立大学

或许是极强的民族自信?俄罗斯英语普及率低的可怜,他们拒绝英语,或许是因为母语本身就已经是极为复杂的一门语言。

莫斯科国立大学作为俄罗斯顶尖的大学,始终不参与三大大学排名,这样的自信,甚至说是自负,或许会给这个国家带来相当程度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正在悄悄地进行反噬,引发那些真正欧洲腹地的国家和西方文明,对这个国家教育的特立独行,产生疑问与担忧?!

莫斯科国立大学

然而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学生,却与这里冷峻的建筑表象绝大不同,她们生得仙子一般,举止轻盈优美活泼,待人落落大方又很善于亲近。
我们从观景台回来,看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创始人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的纪念碑,竖立在大学主楼前。

1940年,大学以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

我们在热妮娅的帮助下,从这些活泼美丽的女学生那里,获取到她们让思想放飞独立思考后的信息。

——这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发现?唉!没有。我们经常听到“罗蒙诺索夫-拉瓦锡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它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制定的,同一个拉瓦锡写道关于他是一个早已确立的事实,而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本人在 1764 年编写的“对米哈伊洛·罗蒙诺索夫试图丰富自然科学的最重要发现的回顾”中甚至没有提到他。这就是一个这样的“发明”......但对我们来说,这个人并没有停止成为第一个俄罗斯科学家和百科全书!该对象不值得特别注意。还不如上观景台更有趣。

麻雀山观景台远眺莫斯科


莫斯科SDL式建筑


莫斯科SDL式建筑

这里曾经两次作为首都,从莫斯科到彼得保罗要塞,到圣彼得堡,到彼得格勒,到列宁格勒,到圣彼得堡,到莫斯科,这300多年迁去又迁来。这座城市反映了俄罗斯的历史人文变迁。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在地理上有极大不同,圣彼得堡是个沿海城市,莫斯科则是内陆城市。这两座城市分别被俄罗斯人热衷向往,没有别的城市可以取代。
漫步俄罗斯(九)
在前往旅游地点的大巴车上,热妮娅经常指着外面让我们去看,然后就会生动地讲起这座城市。

她说过不同时代的人,对莫斯科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1950年到70年代出生的中国大叔大妈,他们大都从歌曲或历史书中了解莫斯科。对于这一代人来说,莫斯科是一个有着惊人历史的城市。所以,当他们来到这个城市,他们想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红场。他们也喜欢参观列宁墓,克里姆林宫,历史博物馆,亚历山大花园,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其他伟大的地方。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及21世纪,莫斯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书籍画报里,出现在电影电视上,这一时代的人,大都对现代城市生活和科学更感兴趣。他们喜欢观景台,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太空探索博物馆,马戏团。     

本文所采用图片为作者拍摄,图文均为作者原创授权子规吟春公众号微信首发。

作者简介

高春江:中国天津公民,旅摄52国,人文主义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游行摄】莫斯科
偶遇(二十七)——近瞅篇·俄罗斯之莫斯科(上篇)
莫斯科的胜利广场
我的俄罗斯之旅(一)
二战胜利广场
俄罗斯游记 (六)莫斯科胜利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