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话生活

夜深了,来城里小住的母亲和我头靠头挨在一起说着母女间的贴心话。窗外,橘黄色的灯光洒进房间,映照着洁白的墙壁,特别明亮。母亲抬起头惊讶地问“咦,外面的灯没有关吗?”

我笑着说,“关了,那是楼下的路灯。”

“哎哟,这么亮啊!那得需要多少电啊!”

长期的农村生活,母亲养成了随时关灯的习惯,夜间这么大亮的灯光照耀着实在让她感到意外。尤其街灯这么不计成本,旁若无人地照耀下去,母亲想想都会心疼。

母亲的感叹是有来由的。

已逝的父亲曾是林场会计,在那个工资寥寥几十元的年代,合家五口人只能掐着指头过,才能从月头坚持到月尾。而父亲看着嗷嗷待哺的我们,每天都能从紧巴巴的餐费中挤出点钱来,炒上一两个油汪汪的小菜,菜肴并不“高大上”,却是美味至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了我们习惯性的期待。

家乡的土灶烹饪农家小菜总是格外生动。父亲常常身兼两职,烧火、炒菜两不误。即使我想好奇地在灶膛前插上一把,也被父亲赶紧催开。是呀,那寄托着全家希冀的美味,怎能让我耍玩一样胡闹?

听着锅灶前一连串锅铲碰撞的声音,食材滋滋啦啦在油锅里翻滚的声音后,香味扑鼻的小菜终于装盘端上灶旁的餐桌。在久久不散的腾腾雾气中,我们三姐妹早已是眼巴巴的坐在餐桌前等着了。这时,父亲再没有炒菜的专注了,总是翘着二郎腿,面朝南悠闲地坐在一家之主的专座上,一边就着菜,一边喝点小酒,然后美美地说上一句,“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得没数!”

“好得没数”,那是质朴的农村人对“好”字最极致的表达了。父亲说这话时满足的语气尤为显著,好像比刚出锅的肉丝都油亮生鲜。我一边吃,一边连同父亲的话品味着,心里总是特别开心。

父亲出生在抗战之初。那个多灾多难的岁月,他看见过头顶盘旋的敌机,躲过芦苇荡,走夜路在坟地里迷过路,在晒盐场上长大,不知道熬过多久才能吃上几片肉。因而他始终对当下的生活满意极了。

是啊,在父亲的眼里,动荡不安的日子早已过去了,现今的生活多美好。再不用步行或者推着老掉牙的二八大杠车,漏雨的茅屋,阴雨返潮,终于换上了宽敞的瓦房,铺上整洁明亮的地砖。再没有摇摇晃晃、挤挤挨挨的板床了,有了舒适美观的席梦思,有了电风扇,有了防水的夜光手表,有了电视机……太多太多了,好得没得数了!

知足常乐的父亲那年意外检查出脑癌,父亲怎么也无法相信老天爷会要他的命,就诊期间总是带着莫大的希望,积极配合医生。他由衷地热爱这样的生活,即便在家休养,只要力所能及,他还是喜欢揽下我们家买菜烧饭的活儿,坚持给全家人提供着一日三餐。但是,几经化疗折腾后,他还是离开了这个他万分眷念的世界。此后的日子里,母亲总是含泪告诉我们,病入膏肓时,父亲曾经轻轻地抱憾:如果再让他多活两年也好,现在的生活多好啊!

无法忘记父亲在我怀孕期间,透过窗口欢快地呼唤“丫头,丫头,藕饼熟了,藕饼熟了!”父亲特有的毫不张扬的关爱一直停留在我耳边。藕饼的味道我早已忘记,只知道那里面糅合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意。后来的日子里无数次品尝家里、饭店的藕饼,总也无法替代父亲的味道。再顶级的厨艺,也不会做出父亲特有的味道。

父亲走了,日子继续往前奔着,甚至更加“好得没数了”。就像现在,今夜楼下的街灯这样明亮,倘若父亲还在,他一定会笑着说:“现在的日子好得没数!”

母亲不无感叹地说,“你爸爸那时就说生活好得没数,如果他能活到现在多好,要什么有什么……这才叫真正的好哎!”

在母亲的遗憾和感叹中,我停留片刻,禁不住思绪飞扬——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生活又会怎样翻天覆地地变化呢?

嗨,谁知道呢?不过不管怎样,父亲的赞叹总归是对的——“现在的生活,真好得没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饼甜,思亲恩
卢有和 | 纪念父亲逝世六十周年
熬着的日子
祭奠父亲
杨青 | 姑孰月影
清明:怀念母亲 / 何云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