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爱无言

张一峰  严从寅

在东台镇官楼村6组,只要说起袁桂凤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王瑛的事,几乎无人不夸。

王瑛今年89岁,194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村主要干部多年,是一位在当地享有较高威信的老干部。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瑛的家庭史,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上世纪70年代,王瑛正值中年,事业风生水起,可43岁的妻子就因病离他而去,紧接着成家立业的三个儿子都英年早逝,接踵而来的打击,让王瑛倍尝人间的艰辛。

袁桂凤,今年64岁。在她20多岁时,经人介绍认识了王瑛的大儿子王亚光。当时王亚光从部队回来后被安排到学校任教,袁桂凤在村卫生室工作,两人一见倾心结成连理,生下一女。本来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不幸的是,王亚光27岁那年患上了重病不久病逝。考虑到女儿年幼,加之王亚光之弟王亚明未婚,经人撮合,袁桂凤又与王亚明结成新的家庭,并诞下一子。然而好景不长,王亚明36岁那年,也因患病撒手人寰,这让世人无不唏嘘。

就在袁桂凤含辛茹苦将一子一女养大成人组成家庭以后,退职后的公公先是患上帕金森综合症,后又在84岁那年中风瘫痪,彻底丧失了生活能力。谁来照应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呢?举目环顾,老人三个儿子病故,三儿媳已改嫁,另有一个女儿,也早已出嫁,照料老人的重担,只能落在袁桂凤身上了。

本来,袁桂凤和公公各住各家,她将公公接到了自己家,并腾出了自家的西房间,将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床上铺上了干净的床单、被褥,买来了电热毯、电风扇、热水壶等生活用品,并在老人床旁放置了一个小床,作为应急时照应之用。

照应一位瘫痪老人,而且老人身长在1.80米左右,难度可想而知。老人躺久了,想翻一次身,自己没有力气,每次都要依靠袁桂凤,“那就得拿出吃奶的力气哦!”袁桂凤说,“这倒也罢了,最难的是帮老人大小便。”作为一个女性可想而知,特别是老人有时失禁在自己衣裤内,袁桂凤先是帮老人把衣服换下来,擦洗完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后,还得把换下来的衣服清洗干净,“就是自家闺女,时间久了也做不到啊。”周围人都这样说。

除平时对老人精心照应外,还得为老人搞好伙食。这方面袁桂凤可以说是变着花样,鱼、肉、鸡蛋、牛奶、时令蔬菜,老人想吃哪样就买哪样,做好了,又是她端到床前,一勺一勺喂送到老人嘴里,那神情就像是照料三岁的小孩一样。我们采访的那天,袁桂凤锅里炖的是猪蹄子。“老人爱吃这个,就经常买来煨得烂烂的。”

公公中风5年,做过村医生的袁桂凤随时掌握着老人的身体状况,温度表一天不离量体温,打针、吃药、输液总是对症诊治,夏天、冬天房间的温度,总是控制得很好。有几次,老人曾出现危险情况,通过袁桂凤的细心护理,硬是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挣了回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袁桂凤的儿子、女儿虽然都在外,但每次从外面回来也都是对老人问寒问暖,倍加关切,他们说:“帮母亲承担一点照顾,就减轻她一点负担。”这个家庭,就是这样用大爱书写着人间的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媳妇事迹材料
农村老人去世后,为何要把生前的衣服烧掉?有什么禁忌讲究?
孝顺儿媳大爱感乡里 穆龙山见证可作碑
女子半夜惊醒发现公公坐床边,拉链被拉开,婆婆:就是想关心一下你
王亚明:今天,我和春天碰了面
钱家草惨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