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牙病 跟您想的不一样

超过六成家庭的儿童遇到过口腔问题;5岁儿童患龋齿率达66%,但97%未经治疗;三成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迟早会换,所以没治……这是日前发布的《2017中国儿童口腔白皮书 》的调查结果。

儿童口腔疾病高发,但很多家长不重视,重视了也不能正确施治,因为很多儿童口腔病,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乳牙不好 新换恒牙会受累

“乳牙蛀了等着换牙就行了,单独去看(牙)是浪费。”3~5岁是龋齿高发时期,但很多家长认为乳牙只是“临时工”,坏了还有恒牙替,因此干脆放弃了对乳牙龋坏的治疗,但是实际上,乳牙不好的话,孩子的恒牙也会受累。

儿童口腔专家介绍,乳牙龋蚀会使口腔环境恶化,可能导致后继恒牙龋坏,也可能导致恒牙错合畸形,影响孩子面容;同时,乳牙龋坏会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最后,因龋残损的牙冠还会对唇、颊、舌黏膜产生刺激,损伤口腔软组织,严重的牙冠崩解还可能影响孩子发音及心理发育……总而言之,乳牙这个“临时工”其实相当重要。

“乳牙的牙釉质薄于恒牙,矿化的程度也低,也就是说乳牙的保护壳厚度(釉质)硬度都不够,所以更容易坏。有的乳牙从小黑点发展到大洞只要三个月!但是孩子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所以很多孩子来就诊,医生说要杀神经,家长还不理解。其实孩子的牙已经坏得很厉害了。”专家提醒,孩子的乳牙坏了一定要去有儿童口腔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专业的医生才能给出真正专业的治疗意见。

牙颌畸形 非专科真看不好

正常情况下,人闭上嘴巴的时候,前排牙齿的状态应该是上牙在外侧,下牙在里侧。

但有些人的牙齿却是下牙在外侧,上牙在里侧,这种现象俗称“地包天”,学名叫反牙合,在医学上属于错颌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

反牙合分三类,牙性的、功能性的,还有骨性的。

牙性反牙合即仅仅是牙齿反牙合,患儿面部骨骼无恙;功能性的是婴幼儿时哺乳姿势或奶瓶喂奶方式不当导致的;骨性反牙合最麻烦,患儿的面部骨骼存在着畸形,需要很长的周期去干预,同时非专业正畸医师处理不好。

“儿童是发育性、变化性很强的治疗个体,所以,儿童正畸治疗存在着很强的时机性,不同的反牙合情况需要干预的时机,方法也可能会有很大不同,需要很专业的正畸医师来评估,不是所有口腔医生都能做的。”专家提醒,孩子反牙合治疗一定要找有专业正畸培训背景的医师进行,否则有可能花了很长时间做正畸,而问题没得到纠正,反而情况更严重,比如由单纯的下颌前突变成双颌前突,给孩子带来更大伤害。

窝沟封闭  不能预防所有龋齿

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医生会建议做窝沟封闭。窝沟是磨牙上凹凸不平的凹槽和沟隙,容易聚集细菌,少年儿童中70%~80%以上的龋齿都发生在窝沟。用一种有机高分子树脂材料涂在儿童窝沟部位,就能给窝沟穿上一层“铠甲”保护窝沟不被龋坏。但即便做完了窝沟封闭,龋齿还是可能发生,因为儿童邻面龋病的发病率也不低,而窝沟封闭只“管”光滑面龋,根本“管”不了邻面龋。

“4岁~5岁的孩子很容易发生邻面龋。刷牙对邻面龋预防作用有限。应该用牙线,只有牙线才能触及牙齿的邻接面,清洁牙与牙之间的菌斑。”专家说,很多家长不敢用牙线主要有两个顾虑,一是怕牙线把牙缝变大,但其实牙齿之间存在天然的缝隙,一两根纤维粗细的牙线完全不会再“撑大”牙缝;二是很多人刚开始用牙线时出现了牙龈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从来没有用过牙线的牙齿邻界面之间肯定有炎症,在刚使用牙线时很可能出血,随着菌斑的消除和牙龈炎症的消退,出血现象也会停止。

家长在给乳牙刚出,还不能刷牙、不能用牙线的宝宝做口腔清洁时不能“心慈手软”,要用力、反复擦拭所有乳牙牙面,做到用来擦拭的棉布、纱布,进去是白色出来还是白色,才算清洁到位、不留菌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口腔医院儿童牙医教你打好宝宝牙齿保卫战(附专家在线问诊推荐)
每10个5岁娃就有7个有龋齿 口腔保健要从0岁开始
6岁男孩一口牙齿几乎全毁,最伤孩子牙齿的不是糖,而是……
​儿童牙齿清洁的18项危害误区,家长提高警惕!
5岁就自己刷牙?确定是天使娃?还是大人挖了个大坑?
为什么孩子早晚刷牙,牙齿还是变黄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