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话画】禅画作品赏析|黑白旧事/ 作者:老雪








作者:老雪

主播:翠萍


        品老雪禅语书画之经典  悟万丈红尘人生之真谛


前些年,按照文字敍述的架构,涂写过一些水墨画面。有些画是在表达情绪,有些画是在述说旧忆,有些画是在追索趣意,有些画是在传递空灵,有些画是在摹绘宗教。我想在宣纸上营造一种云空般的意境,让一些零零絮絮烟云般的灵感,随着水墨线条飞扬,随着色彩渲染弥漫。这是一种飘渺的感觉,可以统称之为习禅。

戊戌之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在三月的暖阳下,翻读宣纸上老老少少的人物,走入他们身边高高低低的景致,融入他们身后明明暗暗的情态,倒成了赏春怀秋的乐事。清点画作中人物风景,尤喜几幅对奕图。水墨的黑白,演绎棋枰的黑白,解析尘世认知的黑白。顺着这个思路,不沾尘烟,不着边际地联想下去,隐隐觉得,玄机无边,妙幻无穷。再把几个童子,携上宣纸,让他们清澈无瑕的目光,去认知铺展在尘埃中的黑白,更觉妙不可解,趣不可言。

童子棋的来由,起源于北魏郦道元的围棋佳话。千百年来,这段佳话,成了流传千古的水墨题材。我喜欢在宣纸上,不弃累赘、不嫌冗长地唠叨这段让人生发遐想,魂牵梦绕的传说。

早年,衢州东南石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神仙们汇聚在这名山胜境,衍生出许多神话故事。晋朝年间,樵夫王质,到山中砍柴,在林木茂密的石梁边,有两位童子,携手走进桃花洞。王质好奇,跟了进去。只见两侧桃红柳绿,果实累累。两位童子,端坐青石两侧,摆开棋枰,对弈起来。王质侧身一旁,俯身观棋。童子凝神棋枰,不时摘下仙桃充饥,又顺手递给观棋的樵夫。不知过了多久,一局终了,童子起身,朝王质身边指手,仰脸哈哈一笑,向山洞深处走去。王质回头一看,砍柴的斧柄,竟已经腐烂。匆忙下山,回到家中,几代家人,早巳老去。掐指一算,山中一盘棋,世上已百年,衢州烂柯山,由此得名。

烂柯山上一段传说,让围棋黑白之道,有了坐隐、手谈、烂柯之说,暗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古代隐士高人,常常被人们意会为弈棋仙人,仙风道骨,飘飘渺渺。山水之间,摆开棋枰,腾挪对局。整个世界,只有棋局凸现,而无世俗困扰,人事纠纷,这叫坐隐。那些童叟,坐弈不语,全凭黑白相交,又叫手谈。世间苦乐,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晓,樵夫不觉,所以忘忧。一局未竟,时空迁移,斧柄朽烂,故名烂柯。世间千回百转,便都在这棋枰黑白之间了。

烂柯山上的传说,让人幽念绵绵。多少神仙事,皆在坐隐中。黑白方圆之中,天地纵横之间,包含着世界多少玄机。人生如棋,文章如棋,官场如棋,世事如棋,进一步登高望远,退一步海阔天高。“吾棋一局千年事,纵使旁观烂斧柯。”时间一点一点地流失,空间一点点地拓展,似乎是轻轻滑落的棋子,点落在恢弘的环宇。山水可老,岁月可老,不老的棋坪,总是硝烟弥漫,演绎着陌生而熟悉,玄秘与机缘的旧事。

少年时代,常常流连于这段传说中,对浙西的衢州,也充满了向往。我很想知道那位樵夫所终,有人说,那王质重回石室山,大概是吃了童子仙桃,也得道成仙了。千年逝去,已无处去寻觅那块灵逸洞天、仙人踪影。烂柯山的故事情境,漫延开去,令人想起走过的湘西酉阳桃花源,齐鲁蓬莱幻境,川西阆苑仙葩,回过身来,再看具有这些画面背景特质的西溪,就有了仙天福地,神话故乡的意境。

我想,一千多年了,烂柯山桃花洞两位童子和樵夫王质,一定是在满世界周游。也许每个福地洞天,都有他们的身影呢。我把这些缥缈的心思,寄托于画案尺牍宣纸上。把桃花洞的对弈情状,渲染到仙天福地的水墨背景中,让童子面对寿翁,面对罗汉,面对农夫,敲点几枚黑白意趣。就像朦胧诗人,用意象化和隐喻性诗句,表现几个意象中的千岁古人,表现山中那些超越时间空间的睿智神奇、空灵超逸,延续那个不断飞翔又无限伸展的童话世界。用水墨守护一个个筑梦空间,让他们达到永恒。有如唐七公子笔下,一幅幅充满寓意又令人神往的境界。

老雪禅画《黑白旧事》


巫娜《飞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神话牵出一本取胜之道,简单易学,堪比鬼谷子!
深山樵夫之歌
【转】复州八景之烂柯遗迹
中国经典水墨动画--山水情
2013年11月对句版优秀出对句选
西子林:四大名著与围棋之西游记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