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睡眠叫“秒睡”】贪睡是懒还是病?

在近日播出的一档综艺节目中,有一位年轻的姑娘自述了一段奇葩的经历。她打小就有一个神奇的功能——秒睡,但不同于常人的贪睡,她的睡意通常来得很是霸道,一般都会在白天突袭,且不分场合、无法抗拒,上课、考试、聊天、吃饭、逛街、开车……这听起来有些无厘头,甚至被认为是懒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称为“发作性睡病”的罕见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由于下丘脑外侧区分泌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丢失,导致脑内下丘脑分泌素不足所致。造成神经元丢失的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约为0.02%~0.18%,由此推算,中国大约有34.3万~68.5万名患者。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中,可影响患病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学习困难、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影响个人前途。


异于常人的睡眠问题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日间困倦、猝倒、入睡/醒转期幻觉和夜间睡眠障碍,大约有1/3的患者具备这些症状。


日间发作性过度困倦  白天突如其来的困倦是最主要的症状,通常也是危害最大的症状。患者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睡着,尤其是在单调、无刺激的环境中;瞌睡时间短则几分钟,长者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严重者甚至可以在日间睡上十几觉。与常人疲惫时感到的困乏不同,发作性睡病的困倦难以克制,瞌睡程度相当于一般人熬了1~2个通宵以后的程度,而且无论患者夜间睡眠时间的长短,日间发作性困倦依然会每天发生。发作性睡病患者在日间的睡眠中能够进入快眼动睡眠(REM睡眠),产生生动梦境,而常人不超过1小时的午睡或小憩是不会进入REM睡眠的。


猝倒  患者在情绪高涨时会突然出现短暂的肌肉无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消失都在瞬间。症状较轻者仅表现为口齿含糊、头部前冲;严重者则可累及胳膊,造成手中所持物体脱落;仅少数患者因累及躯干和下肢较多肌群而出现踉跄或跌倒。


入睡期/醒转时的幻觉  这种幻觉就犹如看到魔鬼、野兽靠近自己,听到恐怖的声音,或者感觉身体出现位移等。通常来说,这种幻觉都会伴有强烈的不愉快体验,造成患者恐慌,甚至因此不敢单独睡觉。


夜间睡眠障碍  下丘脑分泌素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增加睡眠的稳定性。发作性睡病患者由于缺乏下丘脑分泌素,夜间睡眠连续性变差,容易反复醒转。其中,睡眠瘫痪是最具特征性的睡眠障碍之一。睡眠瘫痪可出现在刚入睡时、半夜醒转期或者清晨醒来时,表现为头脑清醒,而四肢无法动弹,常常伴有前胸受压迫难以呼吸的感觉,俗称“鬼压身”,有时会与幻觉一起出现,持续数分钟。



神奇幻觉背后的危机


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姑娘的奇葩经历还在继续。“我常常出现幻觉,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与快入睡时的场景一致,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很多时候,我以为在开车,其实已经睡着了,我也因此出过几次小车祸。”这段看似平静的描述背后暗藏着多少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又不由得发人深省,在每年庞大的车祸数据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不自知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呢?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中国的睡眠医学发展比较晚,对发作性睡病的宣传也比较少。不过,不同人群的嗜睡量表可以对日间嗜睡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另外,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来缓解症状。


嗜睡程度自我评估

国际上,通常用嗜睡量表来评价日间嗜睡的严重程度。成人使用 Epworth 量表,儿童及在校学生则使用 PDSS儿童嗜睡量表。


以下两个量表由 8 个日常生活场景问题组成。在下述场景中,选择与自己相符的分数。

0分:完全没有睡着的可能

1分:偶尔睡着

2分:约有50%的可能性会睡着

3分:>50%以上的可能性会睡着

8 项累计分数<>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相关症状者,应到医院接受睡眠监测和日间的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

  • 患者自身的睡眠保健非常重要,应遵守规律的作息时间,日间还要合理地安排午睡,并避免饮酒。

  • 患病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用小憩代替玩耍,这样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恢复精力,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虽然目前还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但国际、国内主要采用中枢兴奋性药物治疗日间嗜睡、抗抑郁剂改善猝倒症状、镇静催眠药治疗夜间睡眠障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药方,若有必要,患者需长期在医院随访。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于欢  

来源:上海大众卫生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爱睡觉?你可能得了一种病!严重可致猝倒……
科普文章:发作性睡病(一)
“说睡就睡”是懒还是病
发作性睡病的疾病介绍、及治疗方法,济世促醒方资料
「大笑」后就「摔倒」?难道「笑」也有错?
临床诊疗中常见三种睡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