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防早治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4月10日至13日,第2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SCC)于广州召开。会议分设营养和心血管健康论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林金秀教授在接受论坛专访时介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心脑血管,包括脑中风、冠心病都是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但我国与西方国家疾病的构成比和发生率不一样。在西方,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排在第一位,中风是第二位。而在我国,冠心病和中风的比率基本是1∶3。另外,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疾病危险因素的管控,进行早防早治,心脑血管患病率比我国呈下降趋势;而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还在上升,近十年来,CVD负担翻倍。

 

林金秀表示,影响脑中风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几大传统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再有就是如年龄、空气污染、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增加脑中风发生风险。但最重要的因素是高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脑中风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有所提高,脑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其实有所下降,但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

林金秀进一步指出,通过进行大量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病人容易脑中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叶酸。因为在西方的饮食结构中添加了叶酸,所以大多数西方人并不缺乏叶酸。而在我国,尤其是北方人吃海鲜、蔬菜比南方相对少一些,因此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特别高,这也是北方人脑中风发生率比南方人高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在我国诱发脑中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HCY血症。

林金秀举例说,60岁的男性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病,基本可以活到80岁,女性则可以活到85岁。但如果发生中风,预期寿命大概下降11年左右。因此,预防要比中风后再进行治疗效果更好。他认为,预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对血压的管理,要控制在达标之内,因为高血压和脑中风的关系最密切。除血压外,对血糖、血脂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当然包括戒烟、减肥。还有就是补充叶酸纠正高HCY,改善血管结构功能,有助于中风发生率的进一步下降。

“目前我国老百姓对脑中风等疾病的风险认知还不够重视。有很多人都是等到发生中风后才知道要注意高血压等问题。而纵观过往的成功经验,在欧美都是防线前移,进行早期干预。”林金秀指出,中风的防治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政府、医生和患者以及媒体的共同努力。因为防治需要长期把几个危险因素控制在达标范围内,需要媒体和医务人员进行正确科普信息的宣传,使老百姓能够得到规范、优化的治疗,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心脑血管尤其是中风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型高血压
小小叶酸,大大用处
霍勇教授团队引领叶酸预防高血压卒中新方向
龙江75%以上高血压患者是H型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H”型高血压患者为何要补充叶酸?
孙宁玲教授:《H 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