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突出核心素养,彰显文化品位2020年07月08日 星期三A04 关注高考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倪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卷,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为命题依据,延续了2019年的命题方向与原则,这就是注重价值引领、着眼语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生活、追求经典与原创。试卷整体上稳中求进,难度与去年大致相当,考点均衡,题型合理,区分度较高,既发挥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也顺利完成了从江苏卷到全国卷的承转任务。

  以立德树人为基石,突出语文核心素养

  整份试卷选材广泛,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又紧扣当下现实,将语文与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生活语文”的理念,也传递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四道客观题,或涉及优秀民族精神,或关联江苏地方特色,或将古诗文与疫情背景下的现实生活挂钩,强调语文的现实功能。

  一系列阅读材料,或借助对先人的追忆延展到优良家风的传承(文言阅读),或指向青春期少男微妙的心理关乎家庭与成长的话题(文学类文本),或对诗歌朗诵发表议论启发学生审美判断、注意学习的方法(论说类文本),或介绍中国水稻栽培的历史与影响,普及常识的同时也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

  如果说价值引领是根基,那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则是语文试卷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思维品质。试卷巧妙设置真实问题情境,贴近学生阅读实际,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学科素养。

  语言文字运用第3题,紧贴学生校园生活,以某校高三年级的线上成人仪式、同学们互赠留言为情境,在辨析语言表达得体与否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疫情背景下校园生活的变化。文言、古诗与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多指向对文本的细读,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应有的同情,对于学生理解、分析、体验、感悟以及欣赏评价的能力有明确的要求。作文题聚焦于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人成长的话题,启发学生联系个体生活体验,进行有价值的感悟与思考,并做出创造性、负责任的表达。附加卷材料概括分析题,设置博物馆网络直播这一社会生活情境,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理性思考社会热点、真切感受文化生活。

  以优质语料为素材,彰显江苏文化品位

  浓浓的书卷气与文学味是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一以贯之的特色,今年也不例外。

  整份试卷选取的语言材料大都堪称典范,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经得起咀嚼推敲。文言阅读选取了明代性灵派散文名家袁宗道的《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与2016年的选文(张岱《家传》)在内容与体裁上遥相呼应;文学类文本选用了当代著名作家刘庆邦的乡土小说《少男》,语言简洁凝练,细节丰盈,可读性很强;实用性文本选用了一篇科学小品《水稻传奇》,很中国,很生活,很历史,很科学,也很有文学性;附加卷材料概括分析题则选用文博专家黄洋讨论博物馆线上直播的文章,切合时代热点,表现了冷静理性的思考。

  以平稳过渡为旨归,实现高考多元目标

  为实现向全国卷的过渡,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的命制便已经在题型与考点指向上有了一定的调整与变化。今年的语文卷则基本延续了这种变化,试卷结构与题型和去年大致相同,没有给考生意外的“惊喜”、带来额外的负担,从而保证了过渡期的平稳性。平稳过渡是这份高考试卷在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性目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则是优秀高考语文试卷的基本性目标。

  如前面第一点所述,全卷试题交叉呈现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时代风貌、人文气息,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正向引领,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品德修养、关注时代发展,较好地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数学试卷评析公布!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专家评析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北京语文|高考试卷|北京高考
高考学生注意: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高考题型变化之关系
区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及其如何在高考命题中呈现
福建省高考语文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
【教育】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公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