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问】抑郁症,究竟是何方“妖魔”?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是如何将人“改头换面”的?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
日常应如何正确对待抑郁情绪?


近年来,抑郁症以自杀新闻等令人痛心的方式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由于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就是“精神病患者”,很多人对抑郁症还是非常忌讳、恐慌,不愿接受。那抑郁症到底是何方“妖魔”?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其症状可表现为轻微的闷闷不乐,也可为严重的悲痛欲绝,甚至出现幻觉、妄想、自杀想法或行为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学习等社会功能,需要正规的干预治疗。

正在忍受抑郁症折磨的人并不在少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各年龄层共有约 3 亿人患有抑郁症,这个数字几乎是美国人口的总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抑郁障碍人群的终身患病率是 6.8%。可见,抑郁症问题真的不能小觑呀!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发病机制。但现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遗传方面:包括个体本身产生的有益于我们情绪的神经递质不足,或是对刺激、创伤等应激反应的敏感性增高等。
环境因素:包括童年或青春期的创伤,或整个人生遭遇的不良环境或不良事件等。

抑郁如何将人“改头换面”?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得了抑郁症之后就变得又懒又笨,总是感觉自己很虚弱,没力气,到处不舒服或者疼痛,有的人还“吃不好”“睡不好”呢?因为抑郁症从来都不仅仅是情绪的问题,它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的“情感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

情感症状 是患者最不愿意接受或不愿承认的症状,有时如同冰山下面隐藏的部分,需要医生的仔细问诊才能发现。

不开心,心情差,心理学上称为“情绪低落”;

对以前喜欢的事情或活动兴趣下降或没有兴趣了,即使自己硬撑着去做,也没有愉快感,因此患者常常放弃原来喜欢的一些活动,如体育活动、业余收藏、社会交往等,往往连日常工作、生活享受和天伦之乐等都一概不感兴趣;
有的还伴有明显的紧张、担心等焦虑症状。

躯体症状 是患者最愿意诉说表达的,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更容易引起患者的关注。因此患者经常会去综合医院各个科室看病,但各项检查又都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

各种疼痛,以头痛、腰背痛为主;

睡眠障碍,如躺下睡不着、睡眠不深、容易醒、多梦、半夜或凌晨就醒来;
周身无力,即使早上起床什么都没有做,也感觉很疲乏;
心慌、胸闷;
胃部不适、腹泻便秘;
食欲体重的改变,可以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也可以是食欲增加,体重上升;
性欲下降,影响夫妻感情。

认知症状 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更受关注,一旦出现认知症状,容易担心自己患有老年痴呆,从而加重自己的无价值感和自责,加重抑郁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思维迟缓等,患者感觉脑子变笨,思考过程困难,一些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决策能力明显降低,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甚至对一些日常小事也难以做出决定。
说话非常缓慢,回答问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回答得也很简单。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以美国第五版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为例,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A.连续 2 周内,出现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功能改变,表现为下列 5 项以上,其中至少 1 项是心境抑郁或丧失兴趣、乐趣
B.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损害;
C. 这些症状并非由于某种物质其他躯体情况所致。

怎么知道是否得了抑郁症?

如果想要了解一下自己是否可能出现抑郁症,可以使用下面简单的9项病人健康自评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s(PHQ-9)来筛查,但这个量表只能表明可能存在相应程度的抑郁症状,不能确诊是抑郁症,必须去专科医生那里经过正规、细致的检查才能确诊,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进行正规治疗。

PHQ-9量表的评分规则及治疗建议:

0-4分     没有抑郁

5-9分     轻度抑郁
10-14分  中度抑郁
15-19分  中重度抑郁
20-27分  重度抑郁

日常应如何正确对待抑郁情绪?

上面我们讲了很多抑郁症的内容,但大家不要一感觉自己悲伤、不高兴,就马上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其实,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情绪低落,活动兴趣下降,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与快乐、生气一样。但这是正常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下或遇到应激时都会出现的情绪,持续时间短,基本不需要医学处理。

但是, 我们要学会监测自己情绪的变化。对负性情绪,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正视它、接纳它,观察它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积极采取转换注意力、调整想法、适量运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以及倾吐、寻求专业帮助等手段,让负性心理反应顺利过去,防止发生抑郁症。
即使被诊断抑郁症,只要在正规的专科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心理或物理治疗方法,坚持全病程规范治疗,抑郁症不是不可战胜的。有些患者还是可以恢复到生病前的正常状态,拥有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再次绽放精彩人生!


本文刊登于2020年第9期《家庭用药》杂志

专家介绍

邵春红,副主任医师,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2006-2008年美国Purdue大学认知心理系博士后,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第6-7届神经心理协会委员、中国焦虑障碍协作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第9-10届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CBT专委会DBT学组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第六届编委等。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师。擅长:抑郁、焦虑、强迫,失眠,精神分裂症,物质成瘾;脑外伤、脑肿瘤或中风患者并发的抑郁焦虑及精神症状。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门诊:周五上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抑郁症患者,人为什么会抑郁|心理学课程16
司天梅教授:抑郁不仅仅是情感障碍
情绪管理:抑郁症的常见躯体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焦虑症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抑郁者最完整的自救手册—认知神经科学对抑郁症的前沿研究
【综述】抑郁症症状维度与诊治效应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