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的小院

袁正华

父母七十多岁了,不肯跟我们同住,像两个固执的孩子,倔强地坚守着串场河边的老屋。

老屋原本是三间七架梁的瓦房,前面有宽大的院子。院子用青色的碎砖铺地,屋檐底下,常年长着暗绿色的青苔。一场雨水过后,砖缝里常常会钻出一两片嫩绿的草叶。院子里有一棵三四米高的枣树,秋天的时候,满树野雀蛋一般的枣儿像一根鹅毛,把庄上孩子的心撩拨得痒痒的。

院子东侧是一堵大约两米高的青砖围墙,夏天爬满了丝瓜和扁豆。每次我自告奋勇地爬到围墙上摘扁豆,父亲都会在墙下紧张地喊着:“当心点,当心点。”

院子西侧是两间青瓦红墙的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我和弟弟的卧室。厢房墙外有一条常年流水的小河,水波不兴、清澈见底。河坡上长着一棵合欢树,一棵壳树。青枝绿叶的合欢斜向河面,春天,枝叶间缀满了粉红色的花儿,毛茸茸的。偶尔有几朵掉落在水面,引得河里的小鱼竞相追逐,仿佛在河面上漂浮着一盏盏粉红色的河灯,又像是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壳树很高大,浓密的树冠像一把巨伞,稳稳地撑在厨房顶上。夏天的午后,我最喜欢在厢房里睡午觉。窗外,鸟喧蝉鸣;室内,凉风习习。我离开老家那年,在河坡上栽下了两棵竹子。纤瘦的竹子在合欢和壳树的荫凉下,是那样的弱不禁风。

老屋几经改造,早已经没有了原先的模样。东边的围墙拆掉了,父亲在围墙的位置砌了一间洗浴间。老娘在洗浴间的墙角下长了两棵扁豆,那心型的绿叶、蝴蝶般的紫花、月牙一样的紫扁豆,便密密匝匝地爬满了房顶。

那棵带给我们许多回忆的枣树在重浇地坪的时候,没能存活下来,父亲又移栽了一棵桂花树。桂花树粗粗笨笨的,花儿却生得娇小玲珑。若不仔细察看,几乎看不见那一簇簇米粒大小的花儿。只有在中秋前后,远远的闻到那一股浓郁的陈香,才知道,桂花早已悄然开放了。

西边的厢房,厨房仍旧用着,我们的卧室早就改成了父母的餐厅。除非家里有客人,两个老人平时都在厢房里吃饭。厢房外的小河几乎干涸了,长满了水花生。合欢树老了,树干皴裂、树枝虬曲,枝头只剩下一些稀疏的叶子,像极了老娘日益稀疏的头顶。那棵壳树也老了,几十年的风雨侵蚀,枝干上疤痕累累。他努力伸展,继续用如盖的树冠给厢房遮风挡雨。只有河坡上当年那两棵竹子,已经蓬蓬勃勃地长成了一片,枝繁叶茂。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笑声。

老家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劳作了大半辈子的父母闲不下来。老娘把旮头旮脑的荒地都利用了起来,一年四季,父母的餐桌上便有了吃不完的瓜菰茄豆。父亲在院子里侍弄了不少花花草草,或许是父亲勤于打理,或许是串场河的水土肥沃,那些在城里人阳台上娇弱的花草,在父母的小院里生长得郁郁葱葱。一棵滴水观音居然长到了近两米高,叶柄粗壮、叶面宽大,乍一看,我以为是一株肥硕的芋头。

中秋前夕,我回到串场河边看望父母。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摊晒着秋天的收获——金灿灿的玉米、黄澄澄的黄豆……或许因为收获、或许因为我回家,头发花白的父母眼睛里盛满了笑意,做事说话没有了年轻时的干净利落,反倒像两个喋喋不休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老娘告诉我,今年的玉米收了几十斤,等晒干了碾成糁子给你们送去;今年自留地的黄豆收了几十斤,可以做一缸酱油;你们平时不回来,房顶上的丝瓜吃不完,都老了;走的时候,让你爸给摘些扁豆带走,回去和芋头子一起烧,好吃得不得了……

陪老人吃过饭,我略事休息,准备告别父母后返回。一抬头,发现父亲竟然攀在洗澡间的房顶上。头顶上湛蓝明净、高天流云,脚底下绿叶紫花、层层叠叠,满头白发的父亲认真地挑选着饱满的扁豆角。一时间,我有些恍惚,脑子里出现了儿时爬在院墙上摘扁豆的情景,忍不住仰头对父亲说:“小心点,小心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娘和老屋
墨路故事|| 那年合欢树
对岸的故乡
生活在院子里的树
尘世一叶:合欢树(作者 哲言)
满庭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