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诗歌语言研究的新突破(罗小凤)

  陈仲义的新著《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以三十四万字篇幅,长驱直入语言内部,成为国内第一部以张力为核心范畴研究现代诗语的专著。

  首先,作者对张力的“角色”变化、关系结构、运行机制、主要通道、层级与样态作了详尽阐释与归纳,并从能指与所指、纵聚合与横组合、隐喻与转喻、意象与非意象等方面论证了现代诗语中张力的存在与重要性。进而对“张力”作出了自己的定义:“张力是对立因素、互否因素、异质因素、互补因素等构成的紧张结构。”并且引申出 “张力是通向诗意的‘引擎’”“诗语的张力越强,诗意越浓;张力越弱,诗意越淡。当张力无限扩大时,诗语趋于晦涩;当张力无限解除时,诗语落入明白。”借此验证了他提出的论点:“张力是通达优质诗语最短却最有效的入径。”显然是“张力”研究的重要成果。

  接着,作者从现代诗语的不同方面探讨了张力存在的客观性,如语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与变革中存在张力,现代诗语的运作方式纵聚合与横组合之间存在张力,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中存在张力,现代诗语的基本构件意象与非意象中也存在张力,由此深入张力是“负担整个诗歌语言的‘枢纽’”。

  而后,作者以“张力”为轴心,对现代诗语张力的特征、生成、动力、手法、方式、手段、技巧、过程等进行了细致探究。在第三章中,作者从陌生化效应、含混、悖论、反讽、变形、戏剧性等角度详尽探讨了诗语张力的特征,这些特征其实反过来也都是张力形成的方式、方法。第四章则分析了诗语张力形成的两极“动力”,如语感、语义偏离、由内象到外化、“去魅”与“返魅”等。第五章阐述了诗语张力的修辞张力,主要从语法扭曲、词语搭配、词性转换、重启语音变奏及纯音演出、分行与跨行、异质化修辞等方面着手探讨了修辞张力的可能性。陈仲义以三章的篇幅与厚度极其详尽地叩探了诗语张力的生成机制与“机密”,完成了诗语张力论的建构。

  陈仲义对诗语张力的探讨、研究本身亦富有“张力”,出示了其独特的学术精神。一是鲜明的问题意识。如第一章第三节中他在论述“现代诗语的入径”时,短短篇章却赫然悬挂着二十四个疑问句。

  二是学理性与感受性相结合。论述中他常引经据典,对现代诗语与张力进行剖解、阐释,不仅保持学理的清醒与审视姿态,还善于用比喻、图表、数字统计等方法,用诗一般的语言使论述对象感性、直观,如“前言”中的最后一段文字给人留下许多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当张力的风帆冉冉升起,这,会不会成为语言航道上的海市蜃楼,抑或一厢情愿的话语专断?在云谲波诡的洋面上,它必须接受来自四面八方——气压、水流、风力和日照的洗礼。一个水手所能做的,是看顾好手中的桨橹与舵把,可能的话,再拉出长长的单筒的望远镜……”形象感性生动,突破了僵化枯燥的学术语言。

  三是历时与共时相结合。他从晚清“诗界革命”开始爬梳,既历时地拉伸古今的诗语发展历程,又共时地考察同一时期大陆与台湾现代诗语发展的不同成色。而在具体的分析探讨中,他胪列大量诗例,其中既有古代不同时期的诗歌,亦有现代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诗人的诗歌,在纵横古今、大陆与台港澳、名诗人与刚出道的年轻诗人、好诗与劣诗等各种维度的比较中厘析、勾连其核心观点。

  四是理论架构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对陈东东的《点灯》分析时引入科学坐标系,形象地呈现了现代诗语的运动方式即纵向聚合与横向组合是如何进行的,这种分析路径在陈仲义的新著中无处不在,不仅在理论上支撑、论证了诗语张力论的观点,对于现代诗的创作也极具现实的启示与指导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诗歌语言更有张力?
诗歌难度写作的五个审美向度
论当代诗词艺术之创新
现代诗歌自修课:只注重修辞,就成了匠人
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