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统女特务冒死营救地下党员,解放后被判死刑,临行前省里来急信
userphoto

2023.02.24 广东

关注

1951年,王化琴被昭化县逮捕,她被作为反革命分子枪决。这时,省里突然送来了一封急信,这封信送到之后,王化琴的枪决被暂缓了。

这封信是康乃尔写的,他在信里表示:王化琴虽然是富家小姐,还参加过军统,但她没有做过坏事,还具有进步思想,请昭化县慎重考虑处罚程度。

康乃尔当时是青年团西南工委副书记,说话有一些分量,他的来信让昭化县慎重考虑了王化琴的处置。

最终,昭化县查明了王化琴的生平,了解到她虽然曾经作为军统女特务,但是一个进步人士。在王化琴在军统工作时,她还救过康乃尔。

那么,作为军统女特务,王化琴为何救康乃尔的命?她和康乃尔又有什么渊源呢?

军统女特务,冒死救故友

1940年,国民党大厦将倾,通货膨胀、财源枯竭,国民党政府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公众陷入了困境。

为了挽回这种危局,国民党发布了大量法币。国民党想用发布更多货币的方法挽回通货膨胀,却造成了更恶劣的膨胀。

到了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上海物价已经上涨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物价飞涨,钱已经不值钱了,人们很难买到粮食,因此,1940年3月13日,成都就发生了抢米风波。

这场风波是国民党政府造成的,但是蒋介石顽固不化,把这场风波定性为“暴动”。同时,国民党开始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并且查封我党的报刊。

版画抢米

同年5月,军统特务决定抓捕康乃尔。

康乃尔虽然是共产党员,但是他对外的身份隐藏的很好,他一直隐藏自己的共产党身份在国民党地盘做事。国民党只知道康乃尔是进步人士,不知道他是共产党。

但是康乃尔经常领导学生起义,和国民党作对。在很多军统特务“顽固派”眼里,康乃尔不管是不是共产党,都是个可恶的人!而像这样可恶的人,一定是共产党!

为了将康乃尔这一群人抓住,军统把抓捕消息瞒得密不透风。而这时的王化琴正在军统工作,

意外得知了这个抓捕消息,王化琴焦急万分。

当时的军统内部有规定不能随意外出,王化琴沉思片刻,想出了一个主意。

她一嘴血、十分狼狈地向军统请假,说自己受伤了需要去医院,军统才把她放出去。其实,王化琴是弄伤了自己的舌头,才造成了受伤的假象。

随后,王化琴先去医院,又一路来到康乃尔所在的茶馆。她四处张望,看见康乃尔还在那里打牌,顿时松了一口气。

王化琴走上前来,示意康乃尔走。一见王化琴这般行为,康乃尔就知大事不好。他又惊愕又感激,匆匆看了王化琴一眼就下楼从后门离开了。

在康乃尔离开后,不到一分钟,军统特务很快来到了。而康乃尔随后就伪装成叫花子离开了,一路从四川赶到延安。

在当时被国民党抓住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如果康乃尔被抓捕了,他可就在劫难逃了。可以说,王化琴是救了康乃尔一命。

而令人奇怪的是,王化琴是一个军统特务。在艰难的抗战时期,曾出现过许多国民党员营救共产党的事情,但这都是因为这是他们就是潜藏在国民党内的红色特工。

如果说,胡底本来就是共产党这一边,那么王化琴就没有这种背景了。作为一个军统特务,她营救康乃尔,被国民党发现,是有着死亡的危险的。

王化琴本人,不是红色特工。王化琴之所以救康乃尔,一是她和康乃尔有旧,二是她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人,对于国民党很多行为她也看不惯。

康乃尔的入学登记表

康乃尔和王化琴,渊源颇深。两人的父亲结为了兄弟,他们从小就认识,既是玩伴也是朋友。

康家和王家可以说是亲如一家,康乃尔和王化琴也是比较亲近的。两个人都是进步青年,曾经一起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只是后面两人分散,一人参加了共产党,一人加入了军统。

虽然在军统工作,王化琴本人却有着进步思想,也不看惯一些国民党内的风气。王化琴认为,康乃尔是个救亡图存的好青年,他被抓捕,简直是无妄之灾。因此,王化琴才全力救他。

因为不知道康乃尔是共产党员,在救了康乃尔之后,王化琴还数次帮助康乃尔躲过追捕。王化琴还让康乃尔躲在自己家里,让父亲王连山帮他逃过追捕。

而帮助康乃尔也让军统怀疑上了王化琴,军统局特意调查了王化琴和共产党的关系。只是因为没有证据,王化琴才没有被认定成共产党,但是她之后在军统的生活也是战战兢兢。

世事变幻,在多年之后,两人的境况发生了逆转,王化琴被作为反革命分子予以打击,康乃尔则救下了她。

因为康乃尔知道,王化琴也是一个可怜人,她一生颠沛流离,遭遇了无数打击,让人无限感慨。

曾宣传进步,后误入军统

1914年,王化琴出生在一个四川昭化。小时候的王化琴生活富裕、无忧无虑,她的世界十分简单。

这一切都跟王化琴的父亲王连山有关,王连山是个大地主,家境比较好。而且,王连山是个注意培养子女,王化琴从小就被他送到了私塾。

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王化琴展现出出众的学习能力。她机敏好学,擅长举一反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王连山把王化琴送到了四川南充读小学,在这所小学里,康乃尔就是王化琴的同学。康乃尔家里在南充,离王化琴更近,王连山便委托康乃尔的父亲照顾女儿。

这样的纠葛让王、康两家情谊深厚,也为后面王化琴救康乃尔埋下了基础。

王化琴的同学录

王化琴的考学之路十分顺利,几年后就考入了上海正风高中。

当时的王化琴在上海人生地不熟,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父亲也是一样。所幸故友家的儿子康乃尔在上海,可以照料一下王化琴。

由于父亲在经济上的全力支持,加上有熟悉的人照看,王化琴潜心向学。

可以说,王化琴在多年教育培养下,潜心向学,没有过多卷入政治斗争中。这样下去,是王化琴说不定能平安顺遂地过上一生。

然而,世事难料,王化琴没能预料自己以后将会有多么波折的一生。

1935年,王化琴由国民政府公派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留学期间,王化琴看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而中国却积贫积弱,她萌生了救国的想法。

王化琴总是看着日本的变化,陷入沉思,她总是在想,自己到底能给中国带来一些什么东西。

新思想、新观念给王化琴带了新的变化,她想要救亡图存,由此选择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

后来,王化琴离开日本回到中国,便立志于救亡图存。恰巧这时的康乃尔已经蒙受很多进步思想影响,也在做抗日宣传工作。两人一拍即合,在抗日宣传中一起合作。

王化琴深刻感受到工农阶级的痛苦,她还加入到工农群众,大力宣扬抗日作战,还筹款赈济难民。在抗日战争中,王化琴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川大学生抗日组织

可以说,康乃尔是目睹了王化琴的进步,他知道王化琴并不是一个坏人。

1937年8月,王化琴还去向延安学习。在当时,王化琴去延安,要突破国民党的种种封锁,她能主动去延安,足以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

在延安抗大瓦窑堡分校,王化琴和很多共产党员一起挖窑洞,她还和共产党员陈云洁结为姐妹。

后面,王化琴还利用自己在延安学到的宣传知识,到孙连仲部队做宣传。她写捷报、搞演出,极大的激励了战士们的抗战热情。

在部队搞宣传的日子是王化琴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她实现了个人价值,感到自己是有存在感的。不料,之后王化琴的日子却变得颠沛流离,最后沦为军统特务。

从颠沛流离,到柳暗花明

1938年,孙连仲所在的部队去往徐州参加台儿庄战役,王化琴也跟着一起前去。

王化琴在部队里,主要是做一些宣传鼓励工作。看见百姓们流离失所、国破家亡,这段亲历令王化琴感慨万千。

王化琴一直生活安逸,没有经过特别大的挫折。在部队里,她每天都要走七八十里路,王化琴的脚都走出了血泡,后面几乎跟不上部队。

后来,王化琴不幸和部队失散了,最后她只能孤身返回延安。

靠着两条腿,王化琴走了一个多月,从山东到江苏,又经过皖北、安徽、河南,最后达西安。她本想找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找到。最后,王化琴吃住都成了问题,只能在西安街头流浪。

王化琴在街头流浪之时,发现了一则“战干团”的招生广告,她觉得这是个可能的机会,便报了名。而这个“战干团”就是国民党组织的,最后都要求加入国民党。

王化琴就这样误打误撞加入了国民党,后来,王化琴又加入了军统。或许王化琴也没有想到,她这一个决定是人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而在军统特务过程中,王化琴逐渐意识到军统的黑暗,她迫切想要脱离这样的生活。在智救康乃尔之后,王化琴很快辞职去了泸州,并且认识了陆长明,和他结婚了。

陆长明是泸州中学校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王连山对这门婚事十分满意,为女儿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

婚后几年,两人又搬到了四川昭化县城,王化琴则在昭化中学当中英文教师。颠沛半生,王化琴似乎终于可以开启自己的安稳人生。

不料,1951年的镇反运动中,王化琴的安稳之梦破灭了。她因为曾经在国民党的工作,被当做典型,关押在了昭化县监狱。

当时的舆情关于严惩反革命分子的呼声十分之大,王化琴最终被判处死刑。

那时,康乃尔刚刚结婚不久,他听说了这个消息,急忙写了一封信才把王化琴从刑场下救下来。同时,昭化县副县长陈守荣和康乃尔详细沟通了关于王化琴的处理。

看见陈守荣,康乃尔表示,他写这封信并非是为了私利。而是王化琴本人是误入军统,她是个进步的人士。

陈守荣把这些事实反映了上去,最终,在昭化县的最终审理下,王化琴被判处3年管制。

当时王化琴的丈夫陆长明是共产党人,王化琴“大地主女儿”“曾就职军统”的标签让两人十分难过。迫于压力,两人最终离婚。

这时的王化琴才37岁,她的一儿一女都很小,为了谋生,她只能另谋出路。

随后,王化琴带着一子一女嫁给了农民罗顺。在农村,王化琴经历了自己人生最低迷的时刻,她本是富家千金,本来可以平安顺遂过一生,却最终坎坷一生。

所谓,拨开云雾见青天,时间的推移让王化琴的境况发生了改变。

1983年,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化琴的往事也逐渐烟消云散,她再次站上了讲台。

多年再次重拾课本,王化琴的心中十分激动。即使很久没有使用英语授课,王化琴的英语水平还是维持的很好,甚至可以看英语原文书籍,用英语和外国人对话。

曾有一次,王化琴外出游玩,遇到了几个外国人,她却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和他们对话。那时的王化琴已经70岁了,这行为引得几个外国人连连赞叹,夸王化琴外语说的好。

颠沛一生,王化琴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时刻。

1985年3月16日,王化琴去世了,她终于结束了坎坷的一生。在去世前3天,她断断续续吟诵着红楼梦中的一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曲沟......”

这句诗,大概就是对她一生的写照吧。

参考资料:

①冒死营救秘密共产党人的军统女特工.何广华 何明圆.知网

②通货膨胀和国民党政权的颠覆.知网

③军统局前身特务处成立始末.徐远举.知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0年军统女特务救下地下党员,解放后被判死刑,省里发急信保她
1951年,军统女特务王化琴被判死刑,省里来信:她有功请从轻处理
军统美女特工,偷偷给一地下党报信,11年后反而救了自己一命
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中共地下党员,11年后反救自己一命
军统女特务
1951年,一位军统女特务将被处决,为何四川副省长一封信将之救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