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的北方民族(9)回纥(下):由盛及衰 流亡后裔又建三政权

自西周、春秋起,居住中原的人们把四周侵扰的少数民族统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西周“烽火戏诸侯”而亡国(公元前771年)的周幽王就是被西戎兵打败的。

最早有记载北狄战事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北伐山戎救燕之战(公元前664年)。在追击中,齐军一度在迷谷处迷路,幸赖管仲足智多谋,找了几匹孤竹国老马(老马识途),将全军带出迷谷。

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上半部分)

四 回纥汗国的灭亡

回纥汗国的统治在顿莫贺可汗在位时达到鼎盛。788年,回纥上报唐朝改名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此时与唐朝的关系也达到了顶峰。

壁画上的回纥人

789年,顿莫贺可汗病逝,唐德宗还诏令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在鸿胪寺向其来使表示吊唁。并派使臣持节西下,册封继位的其子多逻斯为忠贞可汗。但是,多逻斯在位不满一年便被杀害。

回纥汗国的第六位可汗阿啜继位。阿啜乃忠贞可汗之子。唐朝又册封其为奉诚可汗。不过,阿啜在位六年不仅无所建树,还兵败吐蕃,丧失了北庭。使中原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

这时,回纥内部的葛逻禄氏又趁机夺取了回纥的浮图川一带,“回纥震恐,悉迁西北部落羊马于牙帐之南以避之”。自此,回纥汗国的统治逐渐衰落。

795年,阿啜死,因无子,首相骨咄禄继可汗位。骨咄禄“少孤,为回纥大首领所养,及长,有武艺、辩慧,自天亲可汗时,已掌兵马衙官,诸首领多敬服之。”

骨咄禄可汗被唐德宗赐封为怀信可汗,其在位十一年。为了保证回纥汗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和通畅,曾经协助唐朝攻击吐蕃并夺回了北庭,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805年,骨咄禄卒。第八位腾里可汗继位,期间主要致力于巩固和向西扩展回纥汗国的势力。808年,腾里可汗卒,其子继位,唐朝册封其为保义可汗。

回纥在保义可汗的领导下,武力甚强,大破吐蕃,为唐朝再次收复北庭,使唐朝对外的东西交通为之打开。

821年,保义可汗卒,其子继位,唐封其为崇德可汗。崇德可汗统治时期,回纥汗国继续与吐蕃作战,并降服了西部的葛逻禄氏,他进一步将回纥势力向西发展,到达了现在的中亚费尔干纳地区。

崇德可汗死后,继位者为第十一位的昭礼可汗。日渐衰落的回纥汗国内部危机重重,宰相拥兵自重,上层贵族互相残杀。832年,昭礼可汗被臣下杀死,其子胡特勤继位。唐朝册封其为彰信可汗。

839年,回纥宰相安允合和特勤柴革联手阴谋叛乱,被彰信可汗发觉后杀死。而继任宰相掘罗勿荐公不久联手沙陀的朱邪赤心进攻彰信可汗,最终可汗兵败自杀。宰相掘罗勿荐公自立为可汗。

正值内乱,又逢瘟疫流行,加上天降大雪,牲畜和人口死伤大半,天灾人祸使回纥汗国损失惨重,迅速衰落。

840年,回纥将军句录末贺援引黠戛斯进入回纥,杀死了最后一位可汗掘罗勿荐公,统治了漠北一个世纪的回纥汗国溃亡。

五 回纥的流亡和迁徙

回纥汗国灭亡以后,其部众四处流离,主流部分一部南下,一部西迁。

(1)南下回纥

841年,回纥的十三部残余由乌介特勤带领南下,南逃途中,适逢攻灭回纥的黠戛斯部护送唐太和公主归唐,黠戛斯部自称是汉将李陵的后人,想借此机会与唐友好。

乌介攻杀其部,将太和公主作为人质,向唐朝索要各种物资,并请求册封乌介为回纥可汗。唐朝因念回纥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便应允其要求,让其暂时在大同川驻牧,并派人携带钱物及粮食前往安抚。

唐朝原本打算着力扶持乌介,使其成为四散逃亡的回纥部众的中心,并凭借他的力量重回漠北振兴回纥。但乌介却接二连三地向唐朝提出各种要求,无意返归漠北。

由于唐朝不能满足其条件,乌介开始大肆烧杀劫掠。843年,唐朝派军一举消灭其部众,并夺回太和公主。乌介仓皇逃遁,带数百骑投附了东面的室韦。

846年,乌介被其相逸隐啜杀死,其弟遏捻被立为可汗,848年,遏捻听闻唐将张仲武要室韦将其送交唐朝,连夜逃亡,不知所终,其部众皆归室韦所有,此后室韦又被黠戛斯夺回,尽归其有。

另一支以回纥王子嗢没斯为首的南下回纥归附了唐朝,嗢没斯被赐姓李,封为怀化郡王,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其后率部为唐朝征战,他和所属部众一直受到唐朝的优待,称其“保大节,成大勋”。

还有一些回鹘贵族被迫无奈,率部南迁。如回鹘特勤庞俱遮、阿敦宁等七部,共三万众,也相继归降于唐,并被安置在中原各地居住,慢慢被汉族同化、融合。

(2)西迁回纥

灭国后的回纥,以庞特勤为首的一支选择了西迁。史载:“有回鹘相馺职者,拥外甥庞特勤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

一部分“投吐蕃”的回纥人到达了河西走廊(当时河西走廊被吐蕃所占据)。851年,河西地方的汉人首领张义潮乘吐蕃内乱,出兵攻打获胜,以瓜、沙等十一州投归唐朝。投吐蕃的一支回纥人转而归附于张义潮。

直到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支回纥人夺取了甘州,并建立以甘州为中心的河西回纥政权。

庞特勤等率领的一支回纥人辗转来到安西,定居在焉耆等地,与原先居住于当地的回纥人汇合,有众二十万。848年,庞特勤自称可汗。

其后,庞特勤便遣使向唐朝请求册封。856年,唐朝封其为怀建可汗。他是回纥灭亡后,唐朝册封的第一位可汗,此后,史书对他的活动再无记录。

866年,回纥人仆固俊继之而起,活动于天山一带,遂后,仆固俊也请求唐朝册命,被授予左骁卫大将军。这一支投安西的回纥,发展为后来的西州回纥(居高昌之地,今新疆吐鲁番)。

高昌故城遗址

庞特勤所率的西迁投奔葛逻禄的另一支回纥,则与葛逻禄等部众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六 西迁回鹘建立的三大政权

西迁流亡的回纥部众所建立的高昌回鹘政权、河西回鹘政权、喀喇汗朝三大政权,对西北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后称为回鹘,其788年已上奏唐朝改名,上述未改名是为了记忆连贯而已)。

(一)高昌回鹘

866年,回鹘首领仆固俊占据北庭,率领回鹘击败了吐蕃并夺取了西州、轮台等地,唐朝册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

此后,这支回鹘便以高昌为中心逐渐发展壮大。到唐末五代之际,回鹘人打败了归义军,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

五代十国初期,高昌回鹘与契丹的关系密切,曾多次向其进贡。924年,契丹“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域诸部”。高昌回鹘便沦为契丹的属国。

951年,高昌回鹘又向后周遣使贡献方物,其王称为阿厮兰汗,即狮子王。981年,高昌回鹘以“西州外生(甥)”的名义上书宋朝示好,宋朝派遣王延德出使高昌,王延德根据自己的见闻撰写了《使高昌记》一文。

1053年,史载“回鹘阿萨兰为邻国所侵”,又遣使求援于漠北兴起的辽国。

回鹘的文银册书

1130年,契丹耶律大石西行途中,曾借道高昌回鹘并得到了可汗毕勒哥的盛情款待和资助。1132年,耶律大石建立西辽,高昌回鹘沦为西辽的附属国,西辽曾派少监前往高昌国监督国政,征收贡赋,其君主的称号被改为“亦都护”。

1209年,成吉思汗建立起强大的蒙古政权并准备西征时,高昌回鹘“亦都护”巴尔术阿而忒的斤遂乘机杀死西辽派来的少监,归附蒙古。元朝时高昌回鹘改称“畏兀儿国”,即是如今维吾尔族的先祖之一支。

(二)河西回鹘

840年,西迁河西走廊的一支回鹘“自唐末浸微,散处甘、凉、瓜、沙间,各立君长,分领族帐”,依附吐蕃国。

851年,时逢吐蕃内乱不断,汉人张义潮率众抗击吐蕃,收复了甘、凉、沙、瓜等十州。唐朝在沙州设置归义军,任命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河西回鹘遂依附于张义潮。

872年,张义潮死后,其子张淮深继父职。此时,河西回鹘势力渐盛,欲夺取甘州。史载“后中原多故,王命不及,甘州为回鹘所并,归义诸城多没”。

905年,张承奉建立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拥八州地”。西域十一州中的伊州、西州和甘州为回鹘人占据。河西回鹘以甘州为牙帐,不断进攻金山国。911年,张承奉归降甘州回鹘。此后,瓜州、沙洲也被河西回鹘占据。

北宋1016年,河西回鹘夺取凉州以后,占据了整个河西地区,人口增至30万,其疆域“东起黄河,西迄瓜、沙,南临祁连,北瞰大漠”。

1023年,河西回鹘遣使朝宋,宋册封其可汗夜落隔通顺为归忠保顺可汗王。1028年,西夏李元昊经过多次与回鹘作战,先攻战了甘州,最终占据了河西走廊。

至1035年,河西回鹘政权最终灭亡。其部众一部分归降西夏;一部分投归吐蕃;一部分迁至秦陇、陕西一带,臣属于宋。

(三)喀喇汗朝

840年,回纥灭亡,西迁的一支西奔葛逻禄(原属铁勒一部,回纥外九族之一,回纥强盛时产生矛盾,被迫移徙到今中亚楚河流域,尽有碎叶、怛逻斯诸城)。

890年前后,葛逻禄贵族毗伽·阙·卡迪尔汗联合回鹘部众建立了喀喇汗王朝,以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楚河州)为都城。

卡迪尔汗死后,其长子巴兹尔继位,自称狮子汗。次子奥古尔恰克以怛逻斯为中心占据一方。893年,萨曼王朝攻破了怛逻斯城,奥古尔恰克迁至喀什噶尔,并自称公驼汗。

巴兹尔的次子萨图克夺取了奥古尔恰克的领地,并占领了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萨图克就是喀喇汗王朝历史上有名的布格拉汗(博格拉汗)。他率先接受了伊斯兰教,取教名为阿布杜·克里木,开始了喀喇汗王朝伊斯兰化的进程。

后来,萨图克打败了萨曼王朝,夺回了怛逻斯。并打败了尚未接受伊斯兰教的巴拉沙衮大汗,加速了巴拉沙衮的伊斯兰化进程。

萨图克在伊斯兰的文献中被称为喀喇汗王朝的始祖。他以喀什噶尔为都城,统一了整个喀喇汗王朝。他死后被埋葬在今新疆喀什市北面的阿图什市,陵墓尚存,被当地人称为“苏丹麻扎”(即王墓)。

萨图克长子巴依塔什继位后(伊斯兰教名为木萨·本·阿布杜·克里木),称阿尔斯兰汗。他在位期间,使整个王朝彻底伊斯兰化,他还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此后,木萨发动了企图征服当时西域佛教中心于阗的“圣战”。由于争战的双方都获得了同教国家的支持,所以战争持续了长达三十多年。

木萨死后,其子阿布勒·哈桑·阿里继位,继续东征于阗,并在喀什噶尔打败了于阗的反攻。但他次年死后,于阗又再次夺取了喀什噶尔。

新继位的玉素甫·卡迪尔汗率军与于阗军大战,再次攻陷喀什噶尔,直至1009年,才最终征服了于阗。至此,喀喇汗王朝又将伊斯兰教东传至于阗。

阿里和玉素甫·卡迪尔汗也因大力推行伊斯兰教,而被伊斯兰文献大加称赞。他们的陵墓遗址还保存在今新疆喀什市。

喀喇汗始祖萨图克有两子,长子即木萨,以喀什噶尔为都城。次子苏来曼以巴拉沙衮为都城。木萨死后,统一的喀喇汗王朝再次分化为两大派系,其子阿布勒·哈桑·阿里为阿里系,以讹迹邗、撒马尔干为中心,是为西支;苏来曼之子哈桑的哈桑系,以巴拉沙衮和喀什噶尔为中心,是为东支。

1134年,东支成为西辽的附庸国。并且撤销了汗号。1211年,随着附属于西辽的东喀喇汗王朝的最后一个汗王被杀,东喀喇汗王朝灭亡。

西支阿里系的阿里甫特勤自称桃花石汗。其死后,由其弟贝里特勤继承汗位,迁都至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

1089年,西支喀喇汗王朝被突厥塞尔柱王朝的军队战败,被迫沦为塞尔柱的附庸国。1141年,西辽在楚河流域打败塞尔柱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又成为西辽的附庸国。

直到1212年,花拉子模攻破了撒马尔干,并处死了苏丹奥尔曼,西喀喇汗王朝也宣告灭亡。

喀喇汗王朝前后历经了整整3个世纪才最终亡国。此后,史籍中再无回纥(鹘)记载。其一部被认为是现代维吾尔族先祖一支,其余部族被其他民族同化、融合。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纥(鹘)西迁
西域新疆,五千年历史
中国历代民族问题盘点——回纥
回鹘西迁
高昌回鹘王国
摩尼教在回鹘汗国的发展和消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