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那么好,为何人民还要反?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108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历史提问

据说明朝很多政策对人民很好,那么为什么还会被人民推翻?



如果从爱惜民力角度说,大明王朝已经做到了古代封建条件下的极致:遍布全国的养济院与惠民药局,遥遥领先宋元的灾荒救济制度,甚至还有遍布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式预备仓库,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可享有优厚国家福利。正是这些国家福利体制,在两个世纪时间里,为大明朝护住了民心,明朝十七世纪前的多次对外战争,更出现过百姓自发抗敌的感人场面。



如果在那个时候,告诉明朝人,在十七世纪中叶,明王朝将闹到天下沸反盈天的地步,恐怕是没有几个人相信的。


但是,也正是在明朝天下承平的万历中兴年代,就已经有眼光卓越的政治家,预感到明末可能会出现的困局,典型一位,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于慎行,他在代表作《谷山笔尘》里就发出这样的忧虑:自从张居正改革后,先前的明朝税收体制,已经被完全打乱,昔日要交土地税的商人们,获得了更多逃避赋税的机会,相反巨额的赋税,都压在了农民手里。原话叫“农困而商宽”,最可怕的后果是,不出二十年,朝廷收入必然锐减,一旦发生大乱,就会不可收拾



事实,最终被他言中了。


为什么看上去福利优厚的明朝,最后却有人反,这个答案也就是这么简单:没钱。再美的福利制度,如果没有资金保障,就是画饼充饥,最终也将无情崩溃。明朝就是这样的状况,当十七世纪空前自然灾害发生,明王朝沦落到无钱赈灾的地步后,吃不上饭的饥民们也就振臂一呼,从此大乱席卷全国。


可为什么会没钱呢?确切说,正是明朝财政体系的崩溃,造成了明末不可收拾的乱局。崩溃原因,从张居正改革的年代里,就可看出端倪。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即计亩征银的制度,其实在嘉靖年间时,就曾在各地试点,为何一直到万历年间才推广?因为一大问题,就是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一条鞭法的征收体制,根子上是东南地区发达的商品经济,但是放在商品经济严重不发达的西北地区,物资交换极为不变,折合银两缴纳赋税,就变成了当地百姓的负担,因此从万历年间起,以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估算,实行一条鞭法之后的陕北农村,农民缴纳的赋税总额没变,但是受到的盘剥却增加了三倍多,大量的自耕农破产,动乱的因子,早早就种下!


而到了明末财政困难的年代里,“农困商宽”的恶果,就是明朝晚期,民间严重的经济不平衡,特别是严重的赋税不平衡,最穷的农民阶层承担了大量的赋税,而富庶的江南地区,却是巧立名目大量逃税,大量逃税尤不满足,更是一边享受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果,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一边大骂着明朝的横征暴敛,坐看着北方大乱而不顾,在明末内忧外患的年代里,反而不停的惹起新动乱,直到清军南下时组团投降。



如果说明朝这么好还有人反,那么最大的败笔,就是对苏松地区的江南地主太过宽厚友好,换来的却是出卖与灭亡。


 好物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国丧钟——被财政破产拖垮的大明朝
被“神话”了万历首辅张居正(上)——张居正真的算得上是“改革者”吗?
小冰河期对历史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灭亡后,当时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样了?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白银货币化对明代社会有何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