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有特殊的成仙技巧

故事一个接一个地写到现在,您已经和我一起看过了不少古代的仙话传奇,说实话,虽然这些传说和记载还尚算有趣,可大多数都过于虚无缥缈,很难如励志鸡汤一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实际的指导作用,对此我深感惭愧。所以,我决定借着这一篇《博异志》中张竭忠的故事,向您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成仙技巧——

话说大唐天宝年间,河南缑氏县东的太子陵有一处仙鹤观,常年有道士七十余人在此修行。仙鹤观内符箓法器斋祭用品一应俱全,配套设施完备,此间的道爷们也是个个都一心向道无杂念,精于修为,勤于研习,但凡谁的心里要是生出了点儿花花肠子,都是不能再留在这座道观里的。

要问白鹤观道法研究院的学风为什么如此良好?其实主要原因在于,该学院年年都有一个保送名额,可以直接得道飞仙。在每年的九月初三这天夜里,观中总会有一名道士飞升不见,经年如此,已成旧例。上天似乎和白鹤观签下了定向培养协议,年年都会到此招聘一位仙界的公职人员。只是,这个招聘的选拔机制道士们还摸不清楚,看起来似乎是随机的,有些明明境界更为高深的人,却往往三五年间都得不到飞升的机会,而有些给人感觉像是智力存在障碍的人,倒很有可能来此一年便飞升成仙。

就比如说,大前年飞升的那位佹道士,为人颠三倒四,整天满嘴胡吣,九月初三那天,他本来是吃多了黄精跑去拉肚子,谁知蹲了会儿厕所的功夫,竟然就得道飞升,消失不见了……第二天清晨,大家去厕所查看时,只见地上屎迹斑斑,从里面绵延到外面。不少人都觉得,出现如此惨不忍睹的飞升场面,实在要怪神仙们眼瞎,选拔机制太没有原则了!

但也有修为高深的道士出来分析说,佹道人飞升的过程虽然想象起来不太体面,可他却很可能是众多成仙道士中最幸福的一个。南华真人庄子说过——“道在屎溺”,以此看来,佹道人于厕所升仙,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被我们的大BOSS庄子直接聘用走了。

这种言论一出,大家都认为分析得很有道理,而再想象一下之前所见的那个略显恶心的场面,又觉得其中好像存在着一种说不出的哲学和美学意味。

于是,众道士们便更加勤于修行,一到每年九月初三的清晨,就像往常那样将自己的姓名填在飞升申请表上,烧给天界众仙,而当天夜里,大家睡觉也都不关门,每人独处一室,静静等待着飞升时刻的来临。当然,也有特别仰慕南华真人的道士,以佹道人的事迹为借鉴,当天夜里会跑到厕所待上一宿。

然而,谁知道如此缥缈浪漫的步仙传说,却随着一位县令的到任,被拉回了黑暗丑陋的现实之中。后来有个名叫张竭忠的人担任缑氏令,对于仙鹤观的飞升传闻,他是打从心里就不相信,觉得这哪里是什么道士飞升,分明就是人口失踪,自己既然身为此地的县令,自然要好好查查其中隐情。

因此,在当年九月初三的夜里,张竭忠挑选了两名勇士,吩咐他们手持刀剑在白鹤观外潜伏侦查。一开始,两人并未发现有什么蹊跷的事情发生,但在三更过后,他们忽然看到一个黑色的影子以极快的速度蹿入观中,没过多久,黑影又从观里出来,嘴上似乎还叼着一个道士。两人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这黑影竟然是——一只黑色的老虎。

道爷你们的想象力还真浪漫嘿,黑虎掏心竟然也能给修饰成飞升步仙……

两人对视一眼,也顾不得多吐槽什么,忙张弓搭箭,向黑虎射去,谁知黑虎的动作十分敏捷,闪身一跃就避开了箭矢。它见有人伏击,知道情形不妙,便松口丢下道士跑掉了……

两名勇士救起道人,送入观中,和大家一起等到天亮,果然,当天夜里,除了有个受伤的道士外,再没有出现什么“飞升”的道士了。

二人返回县署,向张竭忠汇报了一夜所见。张大人当即便向州府申请,率领着众多弓手大猎山林,最终在太子陵东的一处石穴里,猎杀了老虎数只。并且,众人还在山洞中发现了不少金简玉箓和冠履衣物,以及许多人的头发和尸骨等等,令大家觉得尤其怪异的一幕是,其中有一具尸骸的左手四指屈拢,中指竖起,高举于成堆的骸骨之中,不知该人在被老虎吃掉前,正在表达着些什么……

大家猜测,这成堆的尸骨大概就是道士们口中所说的每年升仙的人,而从这件事以后,白鹤观道法研究院就渐渐变得门庭冷落,最终一个道士也没有了。时至今日,白鹤观早已废弃,现在成了守陵人居住的地方。

【原文】

天宝中,河南缑氏县东太子陵仙鹤观常有道士七十余人,皆精专修习,法箓斋戒咸备,有不专者自不之往矣。常每年九月三日夜,有一道士得仙,已有旧例。至旦,则具姓名申报以为常。其中道士每年到其夜,皆不扃户,各自独寝,以求上升之应。后张竭忠摄缑氏令,不信。至时,乃令二勇士持以兵器潜觇之。初无所睹,至三更后,见一黑虎入观来。须臾,衔出一道士。二人遂射,不中,奔弃道士而往。至明,并无人得仙。具以此白竭忠。竭忠申府,请弓矢大猎,于太子陵东石穴中格杀数虎,或金简玉箓洎冠帔,或人之发骨甚多,斯皆谓每年得仙道士也。自后仙鹤观中即渐无道士。今并休废,为守陵使所居也。

——《博异志·张竭忠》

张竭忠的故事,向我们介绍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成仙技巧,过程有些凶险,难度也颇大,在如今这个野生华南虎要靠PS才能现世的时代,不足为取。那么下面,我就本着严谨客观、认真负责、说瞎话不眨眼以及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理论精神,再向您介绍一些较为寻常的升仙技巧:

我们国家自古就有神仙信仰,早期的帝王们也尝试过用各种方式追求长生不老的生命形式。在东汉末年以前,这一类科研工作一般都由燕齐滨海之地的方士和神仙家们负责,而到了道教出现以后,各类阴阳家、五行家、神仙家和方士们逐渐被吸收进道教体系之内,因此这一科学研究项目也慢慢转由道教接手。

总体上来说,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养生成仙、改变自己生命形式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服食”,一种是“养炼”。早期大家比较相信“服食”,认为只要吃下去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就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最初那些“奇怪的东西”是藏于仙山洞府的“不死药”,你看,《韩非子》里就有方士向楚顷襄王献不死药的故事,《淮南子》中也有后羿前往昆仑山向西王母求不死药的神话,而到了《史记》里,更是有著名的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东渡,为始皇帝寻找仙药的记载……

但是这种藏之灵山的仙药似乎过于缥缈,方士们献来献去服下又不怎么有效,再加上像徐福那种卷款私逃的现象深深地伤害了帝王们纯真脆弱的小心灵,所以大家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寻找可以服食的“奇怪的东西”,那就是“黄白”丹药。

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经常能够看到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的衰老与死亡是一种氧化现象。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而当他们转头看看身边那些不容易氧化的物质时,就发现了另一些可以试着去嗑一下的灵药——金银铅汞。但想要吃这些玩意儿面临着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这些金属本身是有毒的,生吞它们不仅不能延年益寿,还有可能登时就要了老命,在那些有关少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或贞洁烈妇以死明志的故事里,我们就常常能够听说“吞金自尽”这种有效的自杀手段。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诞生了,那就是“炼丹术”。方士道士们通过高温融化烧炼的方式,将那些重金属炼制得似乎可以服用,呃——至少是不会才吃下去就立即毙命升天吧。而这些“炼丹术士”或“炼金术士”们也就成为了早期的化学研究者。但长时间服用黄白丹药早晚是会导致重金属中毒的,再加上有些居心不良的术士们常常以“炼丹”为名诈骗求仙者的金银,所以人们逐渐也不大相信这种慢性自杀的养生方式了。不过,虽然炼丹炼出来的主要产品很坑爹,可有些副产品还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福利的,比如火药,比如豆腐。

被金银铅汞伤了心,老祖宗们又转而发现了另一种似乎能够实现长生目的的东西——石头。魏晋时期的风骨名士们就常常炼制“五石散”,据说曹操的干儿子加亲女婿何晏最先带起了磕“五石散”的风潮,一时间大家争相效仿。“五石散”这玩意儿虽然是石头,可里面还是富含大量的金属元素和化学物质,吃下去之后浑身燥热难当,必须袒胸露背、被发跣足地一通狂奔,才能化解强烈的药效,这个过程被称作“发药”。

说实话,“五石散”这东西实在和某些兴奋剂或烈性春药差不多,当年也的确吃死了不少人,以至于到了唐代,药王孙思邈都说“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那么,炼制金石服用的这条路似乎是怎么也走不通了,而且人们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过于惨重,此时还有哪些能吃的“奇怪的东西”可以满足大家长生不老的愿望呢?

奇怪的东西总是有的,在一部分人钻研如何服用金属和矿物质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则把眼光瞄向了更加自然和健康的东西——草药。翻翻《列异传》和《神仙传》等书籍,里面几乎但凡写到个得道成仙的高人,后面就必然会缀上一句“能服黄精”,据说在魏晋时期大家都磕“五石散”时,大帅哥嵇康就平日里也常常服黄精。但黄精这玩意儿是否真的有效十分值得怀疑,中医虽然认为这种草药有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多重功效,可也说它的药性是中寒泄泻,长时间单独服用肯定是要拉肚子的。不知道嵇大帅哥在和他的朋克仔小伙伴们清谈到逸兴遄飞之时,是不是常有“屎遁”的坏习惯。

当然,除了黄精,还有许多可供服食的植物妙药,比如茯苓、白术、灵芝等等,但大都不是很稀少难得,就是药效实在不太显著,所以慢慢人们也就把它们当做一种食疗补品,不怎么寄予厚望了。

那么,灵山的不死药求不来,金属矿物质要人命,寻常的草药又不见效,嗑药成仙的这条路看起来似乎是走不通了吧?错,千万不要小瞧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尽管身边的各类物质不能帮助大家白日飞升,可我们自身的某些东西还没吃过,怎么能就如此地妄下断言呢?于是人们又开始炼制和服食另一种源自我们身体的丹药——“红丸”和“秋石”。

“红丸”就是用少女的月经初潮炼制的一种丹药,而“秋石”则是以童男童女的尿液熬炼而成的。这两种玩意儿听起来似乎有些恶心,但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目的,有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您还别撇嘴表示不以为然,整个明朝老朱家的皇帝们就几乎都好这一口儿,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是尤其地喜欢吃这两种想来味道呛人到甚于Wasabi的东西。

“红丸”和“秋石”也许在延年益寿和改变生命形式的效果上存疑,但这两种玩意儿似乎倒是十分有效的壮阳药,朱厚熜白天嗑完“红丸”嗑“秋石”,晚上就回屋行房中双修之术,再时不常地让夏言、严嵩、徐阶这些内阁首辅们写上几篇人间向天庭开具的求职介绍信青词,按说怎么也应该能够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了,但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一命呜呼,享年59周岁,也没见他比常人多活了多长时间……

至此,从“不死药”一直到“红丸”和“秋石”,“服食”这条嗑药升仙的捷径才大概算走进了死胡同,不过在探索“服食”这条仙路的同时,人们也在另一条升仙的道路上多有求索,那就是“养炼”。

“养炼”其实可以说就是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妖精们或武林高人们的“修炼”。而妖精们和高人们煞有介事“修炼”的东西,叫做“内丹”。在嗑遍诸般物质炼成的丹药而不能实现长生久视的目的后,老祖宗们把眼光从外物转向了自身,既然吃些什么“奇怪的东西”不起作用,我们能不能通过改变自身生命的某些东西从而达到这一目标呢?

“内丹”之所以被称为“内丹”,其实是相对于之前嗑的那些“外丹”而言的。“养炼”颇可以看作是“炼丹术”的余续,道士们在模拟巫术思维下,开始转而将人的身体看作是炼丹的大鼎,而把自己身体内的各种东西当成是可以烧炼成丹药的原材料,比如肾中的精、胸中的气和脑中的神,他们认为当一个人可以将这些东西养炼得结成某种内在的丹药,也就可以最终实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目的了。

总的来说,“内丹”在形式上分为“清修”和“双修”,在宗派上分为“性宗”和“命宗”。

先来说说比较有趣的“清修”和“双修”。“清修”就是把每个人的自身看作为一个炼丹的大鼎,凭借诸般养炼的方法和手段,将自己身体内后天的“精气神”炼化为先天的“精气神”,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等过程,最后修炼出体内的“金丹”或“元婴”,达到了这个境界,人也就和神仙差不多了。但这一理论的基础,就是首先要保证自己这个“鼎”不是个破鼎,不然身体里的原材料总是漏出去,你再怎么养炼最终也是烧干锅,结不成内丹的。所以,清修的道士们大都不成婚,不行男女之事,要保持处子之身。

而另一些比较开明的道士们则针对“破鼎”搞出了另一套方案,也就是“双修”。“双修”是不再将自己看作鼎了,而将修炼的同伴看作是“外鼎”,把自己身体里某些说起来羞羞的原材料放进“外鼎”之中烧炼,最终结成内丹,自己也就长生成仙了,它也被称为“房中术”。现在看起来,“房中术”对女性颇为歧视,因为“外鼎”在通常情况下指的都是女性。当然,既然通过这种方式“炼丹”,你就不能把原材料总是丢在“鼎”里,不然最后肯定是鼎炼出了内丹升仙,而你还是凡夫俗子一个。所以就要在修炼过程中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不外泄,采阴补阳,最后“还精补脑”,你听听,这个说法好像跟“精虫入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我们现代人再来看这两种修炼方式,或许会觉得“清修”更加正经靠谱儿一些,而“双修”就有些近乎歪门邪道了。但在以前可不这样,这套歪门邪道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前面提到的嘉靖皇帝在边嗑红丸秋石的同时,就向全国广征“外鼎”,弄得无数百姓妻离子散,苦不堪言。一代名臣海瑞抬着棺材骂他,也有这个原因。

而刚才所说的那种将原材料遗留在“鼎”里,从而导致“鼎”因此升仙的情况也并非没有事例。明人吴元泰的小说《东游记》里“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故事,讲的就是吕纯阳大仙动了凡心,常跑去和妓女白牡丹两相采战,后来铁拐李与何仙姑俩货犯坏,偷偷告诉了白牡丹使吕洞宾泄身的窍门,从而最终使白姑娘也成仙而去。

说完了“清修”和“双修”,再来说说内丹宗派上的“性宗”与“命宗”。“性”和“命”这两个概念内涵和外延很广,有些不好翻译,您可以大致理解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它们在养炼内丹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修为前者的主要意义在于升仙,而修为后者的主要主要意义在于养生。其实“性”这个概念在古代,儒道释三家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儒家,特别是宋代以后的理学家们认为,修养自己的心性,最终通晓天地之道后,那么就成了圣人,道教则认为成了神仙,而佛教则认为成了佛。但与儒释两家观点不同的是,道教多考虑了那么一点点比较实际的问题,就是——人在有限的生命之内是否能够参悟天地之道,如果不能,那么就需要用一些方法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生命,从而为成为神仙争取更多的努力时间,这也就产生了“命”的概念和主张。

“性宗”和“命宗”两派的区别有些像《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气宗”与“剑宗”,但略有不同的是,道教的内丹宗派都是主张“性命双修”的,只是在“先性后命”还是“先命后性”的先后关系上存在分歧。并且它们也都以自己重视“修命”而笑话佛教只顾花费生命去参悟禅机和大道,完全不考虑自己是不是有命撑到大彻大悟的那一刻。

“性宗”修性的主要方式为“观光”和“存守”等,大概就是一些类似于打坐入定后内视或意想某些事物来修炼自己的“元神”的手段,与佛教的坐禅很是相似。而“命宗”修命的主要方式则为“胎息”和“导引”等,大致是一些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以及存想和引导体内精气沿经脉游走等,从而实现养生延年的目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气功”,基本上就是延续的道教“修命”的理论和方法而来的。

当然,“修性”与“修命”的最终目的都是养炼体内的内丹元婴,这么说可能玄之又玄,令人觉得不靠谱到没边儿,那么如果换一种比较好理解的说法,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家荣格曾经用比较科学的观点对内丹学说进行过阐释,即个人通过某些方式和手段,以自己的意识去调养和控制潜意识。这么想来,如果当一个人自己的意识可以同化和控制潜意识时,的确似乎从气氛上来说,就会和常人有些诡异的与众不同了……

最后再说一些“性宗”与“命宗”的代表人物,道教内丹“性宗”的杰出代表,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因为他们经常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客串角色,“射雕三部曲”里的“中神通”王重阳王嚞就是北宗性宗的鼻祖,他门下的“全真七子”马钰、丘处机、王处一等人也都是这一宗派的标志性人物。而南宗“命宗”的代表人物为“紫阳真人”张伯端,他的内丹功法先后由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等人相继传承,他们这五人被称为“南宗五祖”。“全真七子”和“南宗五祖”还有一个很江湖气的称谓,是为“南五祖,北七真”。当然,除了“北宗”和“南宗”,道教的内丹学说还有李道纯的“中派”、陆西星的“东派”以及李西月的“西派”,倒也凑出了个“东南西北中”,不过后三派大多是综合前两宗的观点发展而来的,在此就不多废话了。

介绍完了这些有关成仙的寻常技巧,也许你会觉得它似乎还没白鹤观道士们那种特殊的“飞升技巧”来得靠谱儿,其实这种特殊的“飞升技巧”,在志怪小说中并不是孤例,比如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讲的是天门郡中有一处幽深的山谷,十分神奇。偶尔有人在谷中行走时,会莫名其妙“嗖”地一下凭空而起,如火箭一般飞出山林,直冲霄汉,然后便不见了踪迹。这种离奇飞升的怪事一年中会发生数次,人们在分析后,普遍认为此地是个仙谷,那些起飞后失踪的人,都是飞升成仙了。

因此,这座山谷一下子变成了求仙爱好者们的圣地,大家纷纷狂热地前来朝圣,在山谷中洗白白,静候飞升时刻的来临,你还别说,他们大都能够得偿所愿,最终莫名其妙地飞升而去。

后来有个比较喜欢独立思考的家伙,听说了这件怪事,觉得事有隐情,其中有诈,于是就在身上绑了些大石头,又牵了条狗,来到谷中探索。没想到走着走着,果然身边疾风乍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着他的身体向上飞去,幸好他的身上坠有大石,最终没能飞升成功,然而,他的狗却成功了……

经历过此事,这位先生就坚定了山谷中有妖怪作祟的看法,要不然,你说狗没事儿玩哪门子的白日飞升……于是,他回到乡里,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又招募了数十个人手持木杖,在谷旁的山中翻草伐木搜索。果然,在探索到山顶上时,他们远远地望见了一只身长数十丈,高大异常的怪物,那怪物的两只耳朵,就像两个大簸箕一般……

众人与怪物一番搏斗,最终将其射杀,等来到怪物的近前时,他们才发现它是一条大得出奇的巨蟒,光张开嘴的宽度就有一丈多。而巨蟒的尸体旁,则是堆积成山的人骨,想来那些在山谷中凭空“飞升”的人,大概都是被巨蟒吸到此地后吃掉了。

从此以后,天门郡的这座山谷就变得太太平平的,再也没什么怪事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仙道小说中的道教金丹术
二千多年的炼丹史 还那么多帝王前仆吸毒找死
有件事皇帝们喜欢做,但致死率高,尤其唐朝最严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别做梦了, 谈谈道家的曾经与现在
武则天老公李治的真正死因
炼丹术 世上真有不死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