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婆婆跟那个亲妈不一样!绝不一样!你不信你给弄成一样喽,你肯定得栽跟头,你对这婆婆得特别的再好一点儿。对你妈那儿可能平平常常就行。她不一样,她哪能一样呢? 你跟你妈妈那边儿说好话说坏话,做好的做错的,出点儿啥差错,你妈也能原谅你。你跟婆婆那边儿你谨小慎微的做,一不留神做错了还得挨抱怨呢。呵呵,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你做,第一先从孝顺自己亲爹亲妈开始,真的。然后第二呢开始再把这个孝敬父母的这个心再扩大到孝一切人类,再从人类扩大到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孝顺一切这个生物到一切矿物,无生命的,实际矿物它也有生命。再从有形的生命再扩展到无形的生命,那么然后就一切众生我们全都要爱。 所以你看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它是放在那个孝悌后边的,孝悌谨信,后边才是泛爱众而亲仁,实际上这“而亲仁”这“亲仁”是贯穿整个儿的。就是你明师啊!“亲仁”代表着亲近明师,有明师指导你才能更好地孝。所以这又画回来了,这圈儿又转回来了。然后后边儿还要学文,学文就要读经啊!这圣贤的教导。经典又指导我们怎么样去孝,分层次。 当你有了智慧,这时候你尽孝道去爱一切众生,这时候就圆满了,这个福就齐了。有智慧福才能圆满。
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车票,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做错了,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孩子不可能因为你没有教育好而重新长大,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很多人会说,我每个月要付房贷,这是必须的;要交车险,这也是必须的;或者还要交车贷,这些都是必须的;但是就是孩子的教育不是必须的,可以再等等,再等等.........

《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有的父亲说,应该让儿子受一受自己当年的苦,

 
或者索性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

 
这哪里是什么挫折教育?

 
让他们过早便对爱失去信心,

 
让他们力不从心或烦恼不堪,
 
不等于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不难看出那些老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

 
即使遇到不利的局面时,仍然百折不挠地坚持着,
 
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比如十几年前,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上海人同时在上海炒股,

 
不久后他们都赔了个精光,

 
上海人的妻子无论怎样安慰他,

 
他仍然站在楼顶想自杀,

 
美国人的女友因男友的赔本而甩了他,

 
可财色兼失的美国人,却去救那个想自杀的上海人

 
他说:“该自杀的应该是我,你至少还有爱你的女人……”
 
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

 
这决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美国人坚强,这决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美国

 
人坚强,决不是,

 
这种结论只能从那些抱怨者口中说出,
 
心理学者决不这样认为,
 
心理学者说:”我们的挫折教育的确有必要加强。”

 
我家周围住着许多刚上小学的孩子,

 
有一个小男生回家时带着期末考卷,

 
他的语文得了87分,

 
听到儿子的汇报后,家长不干了,

 
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骂,
 
那张考卷,便成了这皮肉之苦及心灵羞辱的根据。
 
而隔壁的一个同班女生得了100分,
 
父母都对她大加赞许,
 
于是,两个孩子同时得出结论:

 
“家长只接受高分,不接受低分”——进而:
 
“父母只爱成功的我,不爱失败的我”
 
那种态度反差是可想而知的。
 
再进一步:
 
我只能接受表现好的,

 
对自己有利的,成功的自己,

 
不能接受失败的、负面的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的爱”,
 
老实说,这的确不该发生在父母身上,
 
因为它的后果是可怕的
 
将来,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

 
心中的那根鞭子会再一次抽打自己,
 
就是自卑、自贬,自责,自虐或自杀的根源!

 
同在美国,一个男孩子刚上学就只拿了个及格分,
 
母亲在做晚餐时听见儿子的汇报,
 
父亲在看报,也只是哼了一声,

 
当儿子把考卷放到桌上时,父母一齐来看

 
父亲说:“看,儿子会考试了

静观花开:
当年你老爸连名字都差点儿忘了怎么写,
 
手直打哆嗦……”然后就是哈哈大笑;
 
母亲看了看卷子,摸着儿子的头,
 
“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超过你的对手,
 
好了,赶紧洗手吃饭,

 
今天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火腿三明治……”。
 
这个男孩子得到的,

 
进一步:“面对不利时,父母的爱还在身上,
 
所以他一生都有活力,也不觉得困境是挫折,只是一种经历。”

 
所以长大后,即使在大萧条时贫困潦倒,
 
即使自己的作品三次被淘汰,他还是在与老鼠共尽晚餐
 
(在地下室吃面包时,面包渣被老鼠抢食)时,

 
激发出灵感,终于创作出世界第一动画明星:米老鼠。
 
而他,就是伟大的迪斯尼先生。
 
有人说,他之所以成功,
 
在于他没有放弃,
 
可迪斯尼先生却说,不知道什么叫放弃或不放弃。

 
他没有攥紧拳头大喊,也没有回忆起组织的教导,
 
他什么都没想,因为那个无条件的爱始终在他身上,
 
成为他的潜意识——就算生活不如意,就算穷得只能与老鼠共餐,
 
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就算别人不在意,自己也会非常看重“祖先的态度”,
 
所谓光宗耀祖。
 
所以只接受成功的,不接纳失败的,所以有些人会发展出偏执倾向:
 
一旦失败,或有对立面,就会抓狂,就会不可理喻,甚至为了报复而反咬对手,触犯法律。
 
因此,一个孩子长到成人,所形成的一切好与不好的性格和习惯,

 
全拜父母所赐,
 
只要父母按自己的不良习气发作,

 
孩子当下就会受伤,
 
然后会内化、形成性格特质。

 
所以,一个孩子将来是否成功,

 
是否具备顽强的意志,其实拼的不是他们,

 
而是他们的父母(教育),是他们的文化和传统意识。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当孩子感觉不如别人时

 
父母要给到的不是贬低和对比

 
而更要无条件地陪伴在他们身边,

 
甚至连一句教导的话都没有,

 
只是那种坦然和接受,还是做孩子爱吃的东西,

 
还是跟孩子开玩笑,一切没有什么改变,

 
进而,当孩子感到安全时,再与孩子分享父母当年(与孩子同龄时)的经历,

 
或者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下次如果你超过自己(或别人),那就更好了。”
 
诣在:“就算你通过努力没有达到目的,我们照样会一如继往地爱你”。

 
如此,孩子记住的是爱,这个爱是真功夫
 
是陪伴一生的东西,也就是EQ的基石,
 
而那个成绩,就算没高上去,也不会伤害到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教导孩子挫折教育,跟培养学识一样重要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教育孩子的五个“一分钟
真要培养孩子挫折商,请自己先从这四点入手提高自己挫折商:一,孩子做再差也让孩子相信事情有转机;二,父母多做内归因,让孩子学习;三,孩子做错一件事就只是一件事,别搞得给天塌了一样;四,积极预见孩子的美好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在挫折中磨练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