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默默无闻,72岁才名震全球,梵高都奉他为大师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1832 年,日本进入江户时代的尾声。

72 岁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

在这一年正式出版了《富岳三十六景》,

描绘了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的景色。

其中第 21 景《神奈川冲浪里》,

与同组版画中的《凯风快晴》、《山下白雨》

并称为三大传世名作,

成为最著名的浮世绘作品之一。

葛饰北斋本人也凭此画,
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成为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
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他的绘画风格,更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欧洲画坛,
启发了莫奈、梵高、高更等一批印象派大师。
新一季立邦采色之旅的第二站,
来到了位于日本京都北部的伊根,
一个仍以传统捕鱼为生的小渔村。
《神奈川冲浪里》这幅画,
是否至今还在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
就让我们跟着本期视频女主人
永滨加奈子的步伐,

一起去追寻答案吧。

即使你无法准确地说出这幅画的名字、作者,但你一定在某个时刻,在街角的小酒馆、拉面店的墙上,或者哪里的手机壁纸、电脑屏保上,见过这幅蓝色的画。
说它是日本国民度最高的艺术作品之一,应该没有人反对。
葛饰北斋绘制《富岳三十六景》,从 36 个不同的角度刻画富士山,而《神奈川冲浪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
不仅因为画的构图奇巧,更因为画中描绘的滔天巨浪和小小船只所产生的对比,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的真实写照。
两百年后,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幅画里看到很多故事,发现很多隐喻,也为生活找到新的方向。

 象征着勇气的蔚蓝 

1820 年左右,一种名为“普鲁士蓝”的高纯度蓝色颜料从欧洲流入日本,很快风靡。尤其是葛饰北斋,对它极为钟情。
在《神奈川冲浪里》,他把蓝色用到了极致。
深浅不一的蓝色裹挟着白色泡沫,占据画面最中央,像一个庞大的怪物张牙舞爪地扑来,浪花的边缘则呈现出独特的鹰爪造型。

更耐人寻味的,是浪里被绘成土黄色的三条奋进的船只。身着蓝色和服的船工,即使焦虑、惶恐,但仍在与大海进行激烈搏斗。
浪花掀起的“高山”,与远处矗立的白色富士山,形成一大一小、一动一静的鲜明对比。让人既对船工的命运充满担忧,但又生出一种勇气来既危险又昂扬,同时充满死亡驱力与生命激情。

葛饰北斋以普鲁士蓝为主调,配以黄色、黑色,白色,生动刻画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生存哲学。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人对大海有着天然依赖。大海的风波难测,让人的存在愈发渺小,但远方具有宗教般虔诚意义的富士山,又给人带去希望。
当年葛饰北斋创作这幅画时,可能连自己都没想到这片靛蓝色的巨浪,会在日后成为日本国民节气的象征。直到今天,还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发生联结,赋予他们改变的力量和抗争的勇气。

 从东京到小渔村 

 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38 岁的永浜加奈子曾经和很多都市青年一样,可能还要更幸运一点——生在东京、长在东京,一毕业就直接进入东京电视台工作。
看似按部就班地走在人生正道上,但加奈子却始终感觉不到幸福。

“每天奔波在两点之间,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忙碌。就连家也只是一个短暂休息的空壳。” 加奈子形容道,那是一种典型的大都市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的,即使是住对门的邻居,几年了也没打过招呼。
婚后,加奈子随丈夫一起回到他的家乡——伊根町,一个位于京都北部的小渔村。
面对着眼前那片蓝色的大海时,加奈子决定调转她人生的航线。

舟屋是一种自江户时代中期起出现的房屋
一楼作为停泊船只及作业使用,二楼为渔民住所

2005年,伊根町的舟屋被列入日本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因耕地面积狭小,伊根町的常住人口不过几千,世世代代都以捕鱼为生。和东京这种疏离的大城市不同,这里的村民彼此亲密无间,家家户户相生相连,生活在本地特有的传统建筑——舟屋中。

“第一次去伊根,当地人会非常热情地跟你打招呼,在鱼市,会有人主动来告诉你这条鱼应该怎么做更美味,即使彼此素不相识。” 对加奈子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新鲜、甚至一开始有点惊讶的体验。

浓浓的人情味,深深地打动了她。


回到东京后,她立刻辞去了稳定高薪的工作,和丈夫回到伊根,将老家的房子改造成了“Maruichi”民宿。父母不理解,同事领导挽留她,朋友也劝她三思,但她就是铁了心,要过另一种不同的生活。
“我要把经营幸福变成新的职业。”加奈子笑着说。

经过夫妻俩改造过的民宿中,随处可见“船”的元素,门把手、门牌、装饰玻璃上的图案,甚至餐厅的桌子,都被设计成了船的形状。
二楼的玄关处,悬挂着一副《神奈川冲浪里》的版画。
加奈子解释说:“船不仅是伊根人生存的工具,更是他们的家。住在海上的人,永远要相信自己的船,这样即使在浪上,也能感受到安定。”

这座民宿只有一个房间,每晚只能接待一个家庭。
我们去拍摄的时候,正是 8 月,但民宿的预定已经排到了 10 月底。丈夫带客人出海捕鱼的项目,甚至已经预约到了半年后。
他们解释,之所以没有建很多房间,就是想刻意避免那种大工业制造的复制粘贴感,想让那些来到伊根的客人,能不受干扰地享受平静的渔村生活。
“其实做这个决定是有点忐忑的,怕没人来,但想着既然都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开始新生活了,那就试试看吧。”

告别都市精英的身份,如今的加奈子依然忙碌。和民宿客人分享渔村的故事和丈夫一直津津乐道的童年回忆,去鱼市挑选新鲜的食材,为家人准备一日三餐,操持夏衣冬袄......

清晨,一家人在海浪的拍打声中醒来,中午享用一顿刚捕捞上来的海货,在码头边迎着咸湿的海风看一场落日余晖,夕阳像碎金子一样洒在蔚蓝海面上。
每个周末的晚上,她还会带着孩子,和丈夫一起开着渔船到外海捕鱼,“像一个真正的渔民一样,这是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加奈子说,和在大城市兜兜转转却倍感焦虑不同,现在的她感到很踏实。就像一条小船曾经在浪尖迷茫、犹豫、恐惧,经历了艰苦斗争后终于迎来风平浪静,重新锁定了方向。

生活的风浪无处不在。但在风浪中找到平衡的力量,才是最可贵的勇气。
我们问加奈子有没有后悔过,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很多人都渴望成功,但对我来说,能和珍惜的人笑着面对困难,一起走下去,就是最理想的生活了。”

说到底,这世间有什么幸福是不伴随着牺牲的呢?大城市的光鲜亮丽,需要苦心维持,但放弃一切重新开始,更需要加倍的勇气和努力。但即便如此,她也想自己来决定人生的下个篇章该如何继续书写。
正如《神奈川冲浪里》那片蓝色的大海,即便翻滚着巨浪,但因为存在着那条黑色的地平线和拨开迷雾的奶白色天空,就有了继续拼搏的意义。

《神奈川冲浪里》的现代演绎 

相比于江户时代,如今的伊根,不管是捕鱼还是冷藏运输技术,都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但本质上,仍与葛饰北斋绘制的《神奈川冲浪里》别无二致——

凌晨 3 点,海面上已挤满了出海捕鱼的渔船。到清晨 5、6 点,港口已热闹非凡,摆满了刚从大海中捕获的新鲜鱼类。除了供本地人的当天餐食之外,还会第一时间被运送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不到中午就会出现在家庭主妇或高级日料店里的餐桌上,抚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们。

这片蔚蓝的大海,赋予他们宝贵的渔业资源,也用风浪教会他们生存的智慧。

在“蓝色大海的美丽传说”中,伊根人与自然实现了一种动态平衡:敬畏它,也征服它,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

其实,他们和大海的搏斗,又何尝不是在与自己搏斗?克服自然带来的风浪,也克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难,把好桨,找到制衡的力量和理想的方向。

这种微妙的关系,早已藏在了加奈子丈夫的姓氏中。“永浜”,永远的海边。生于斯、长于此。他们和大海的故事,注定还要续写世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饰北斋:没有他就没有西方印象画派
梵高、莫奈都曾模仿他的画,至今无人能超越!
98%的日料店都挂这幅画?15款浮世绘抽象纹理背景晒出来
风靡世界!让梵高、莫奈、谷歌、爱马仕都不断推崇的就是“她”!
梵高、莫奈都曾模仿他的画,至今无人能超越
从马远、唐寅到梵高(终章)| 艺海钩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