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亦商亦医的汪昂,《汤头歌诀》的作者

昨天一位老师说到,为何有的学习中医有十年,但还是无所获。关键的就在于没有下苦功夫背汤头歌诀。

对于内科医生来说,方剂,汤头歌诀那都是必须要过的关。没有捷径可以走,唯一有的就是找一本朗朗上口的书来背就好。

一般人都具有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能力,若是你想把一个高深的问题让所有人都喜欢,都明白,这不用说,你的功夫要够层级,才能大道至简。

说到这,想到了汤头歌诀的作者,汪昂。

有些作者,你和他之间的交流已经超越了时空。

因为现在我,也是因为看了他的书,在吃红利。

(一)

有一个人,年轻时放弃了仕途,从商学医,四十载后,写的书越来越实用。这是我们的幸事,少了一个官员,多了个商人,文人。

我要说的是汪昂(1615 ~1694 年),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撰著了不少传世医学名著。 其中影响最广、最为后世医家推崇的,当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四部。其中方剂专著《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风行国内外几百年,至今不衰。

换到现在来看,如果有的人能够明白自己不是干啥的料,早早换好赛道,他这一生过得该有多么舒畅。

官场不是你想干,就能干好的。你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再背后伤害别人,不玩心眼。那恭喜你,官场你就别做了,因为艺术性不够。

所以你当个医者真的是不错。

你属于哪一类,你就干哪一类,不拧巴。

后起者易为功,这是汪昂在他书中写的一句话。因为他是做出版行业的,自小出身在富裕家庭,对商业很是敏感,出版的书籍几乎都是畅销书,换到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他懂得迎合大家。知道大家缺什么,想要啥。

《汤头歌诀》这本书,是他在完成了《医方集解》,《本草备要》之后的著作。他这时的心得就是著书不要再过于庞大,繁琐,简单易用,就是最好。

(二)

这本《汤头歌诀》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要背它。

伤寒论,很出名,一百多首方子,普济方,很宏大,六万多首,汪昂所著汤头歌诀,大概二三百首方子,现在我们的方剂学教材,大概有三百多首。

说明普通医者,能把二三百首搞定,弄透,做个小大夫是可以的。也就是你养家糊口,填饱肚子没问题的。

因为你要上临床,要看病,不可能随时随地,拿着本书藏到袖子里吧。

内科看病,要开方,一首方子里有三种体现,一个有方有药,一个是有方无药,一个是有药无方。

有方有药,意味着你会背方歌,有辨证,会应用,会加减化裁,量体裁衣。

有方无药,则意味着你只是会背,但不会应有,只会生搬硬套,说明你基础差了很多,内经,中诊,中药的知识储备量都跟不上。

对于有药无方的,则就是各类药物的堆砌组成,辩证,立法没有考虑进去,主要是也不会,不知如何融入。

对于汤头歌诀来说,一本薄薄的书里,各个方歌里药,症,诊,它都包括了。

记得有人在议论,你看这人也没啥能耐,就仅仅是会背书而已。还挑剔的说,背个汤头而已,他不是还是不懂四诊八纲。那只能说你没有真正会背,这个凝练的汤头里,证,病,型,没有包括吗?

等你熟透了,可以对方歌加以改变,加以更新,但其实呢,你还是没有超越,只是模仿。那就不要挑剔了,先老老实实背会,会用,再说其他。

但你背会了,再到会用还是会有一点路走,如何走,那就把这些汤头歌诀带到场景里应用。

等到你背会了,你会体会到为何要背汤头,因为有很多内容, 你达不到那个层次,和你说了也白说,你也听不懂,师者一个劲的解释也是费劲,于是你就多读,多背,背会了,你就渐渐明白了。都是这么过来的。

(三)

你为何就是不会背,就是记不住方子。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你对自己没信心,就是觉得自己搞不定。还有一个,就是你临床太少,对中医的兴趣不够大。

如何背,就是一个重复和淘汰。这一星期背会了多少,默写就是最好的检验。哪些是能不用想就脱口而出的,哪个是吭哧还要再想的,那个还要再想的,就是下一星期重点背诵的,淘汰掉过去会背的了,再补上新的方歌。基本上一个月可以大概背过来。然后就是一个再次重复,三个月基本上汤头歌诀就搞定了。

等你背熟了,你会自然理解为何方剂就是个承前启后的学科了,因为你背会了,你的零散的中药也记住了,你的诊断上的各种症状也记住了,你下一步再去看有关临床的书籍,内科里个各种病症,你会觉得不陌生,挺熟悉。

有人想着光靠理解,其实那样脑子里也是搁不下这么多的,你照样会记住了这个,忘了那个,终身学习指的就是要重复,要提点,要刺激,你才不会生疏。

看《汤头歌诀》,背方歌,就是这个效用。

当然了,说句实话,记性,忘性,对谁都一样,长时间不用都会忘,所以你过段时间又忘了,很正常,不要沮丧,更不要对自己苛责。

学中医的,更应该不钻牛角尖才是。

其实,你是可以发现,真正的中医大家看似都有些不务正业一般。你看张仲景,一个从政之人,搞中医,不知他知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这门学科,几乎快成了中医界的图腾象征。

你看汪昂,一个经商之人,不仅在商言商,赚得盆满钵满,养了这么多的中医专业人士,而且他编的书,成了中医教育界的入门必修。

这一本书,他获得了名利这无可厚非,因为他创造了价值。最主要的是带给后世的应用,让初学者对中医有兴趣,愿意继续学习钻研。

(四)

人一般到了一定的岁数,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一个方向,来安顿自己的内心。

就像宗教一般,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你兴旺与否,都会有人去信仰。

所以,就会经常遇到有些人和我说,他想学中医,现在是不是有点晚了。

你看汪昂,不也是受了范仲淹的那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影响,48岁之后才潜下来钻研。

现在信息内容丰富了,可供选择的多了,但有的人呢,还是愿意选择这门被大多数人看不上眼的中医,我这样说,并不是自轻自贱,而是我发现,很多人即便是中医行业里工作了几十年,它照样也不是学以致用,照样是边为中医喊着口号,边用西医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只能说明了啥,自己技艺还需再打磨。

一门学科,好与不好,也不是能靠口号喊出来的,还在于你用的灵光不灵光。不要怕别人抢了风头,不要想着一个特殊的事件出来后,这门学科能不能就风光无限。你若是有这个想法,你的中医估计到啥时都学得不好,因为你的心太杂了,功力自然就会散很多。

你看古代那些中医大家,哪个是奔着扬名立万而去的,他自身的光环和名头不都是后人给按上的吗?

谁的人生都不可能四平八稳的,但惧怕冒险和颠簸,则是很多人的心声。而你学中医,用中医呢,则会是不一样的体验,当然也会不保险,也不四平八稳,只是你每天不是在过原地打转转的生活,而是你在逐渐地继承。

能不能改变,这个你不用去想,功到自然成。

你说人活着,哪个阶段没有过争议和嫉妒的存在呢。就像汪昂当时,因为他自己曾经自谦地说,自己没有深入到临床一线,因为他又有钱,又干出版的,也有很多人说他是聘重金雇佣了很多的所谓退休名老中医,共同编撰了这本书,只不过只是署了他的名字而已。

你看,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成功和进步都是螺旋式上升的。

他之所以成功,在于作品能够利人利物。

就像好的中医给你治病,会让身体越来越好,好的医书呢,则会是经世致用。谁说不是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汤头歌决》
26位中医大家的学医读书经历浓缩提炼01
眼科方剂汤头歌诀
中医入门必备系列(4)汤头歌诀
中医十大经典著作
汤头歌诀方剂【链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