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八段锦里面,我发现了站桩的秘密,果然高级的功夫都是相通的
userphoto

2022.08.06 辽宁

关注

站桩,是许多人喜欢的锻炼方法。练好了,可以修心养性,强身健体。但是,恰恰就在这个“好”字上,绝非易事。

有些人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站桩三年,越练老得越快,为啥不出功夫呢?

自古高级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如果你把古法八段锦的关窍,融入到站桩里,就可以如虎添翼了!

一、入门需站三年桩,你认为呢

俗话说,入门需站三年桩,这话说得不错。

但是,如果你认为,仅凭站桩就可以练好功夫,那就执迷了。

大家都听过这个武林典故——

武林前辈孙禄堂,有个徒弟齐公博。

这个徒弟学习用功,但是挺笨的,别人一天就能学会的招式,他三天也学不会。

于是,孙禄堂就让他专门练习三体式的桩功。

即使旁边的师兄师弟都在练拳,齐公博仍旧一门心思站三体式。

三年之后,奇迹出现了。齐公博和师兄弟交手,来一个放倒一个。

于是,入门需站三年桩,传为武林美谈。

二、活桩的秘籍

故事很完美,难道仅凭站桩,就能成为武林高手吗?

不用大河说,早就有武林人士做了分析。

现代搏击,哪一个是练了三年桩,就能上擂台的?

大家打过架没有?

你可以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别的不练,光站桩。

你别说站三年桩,你就苦站三十年,上擂台一样挨揍,说不定,都不敢和人动手。

怎么能出功夫?套路加对抗。

大河记得小的时候,街头巷尾都有练拳击的。

无需站桩,跟着几个大哥后面,模仿着练个一周,就有动手的欲望了,练一个月,那就可以动手试试了。

形意拳是实战非常凶狠的功夫,手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这绝不是仅凭站桩所能练出来的。

那么,齐公博为什么能够打赢练了三年套路的师兄弟?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老师传给了他活桩的秘籍。

三、久站不出功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站桩就是一个功能性训练,想练出打人的功夫还远远不够。

所以,武术中,也有“久站不出功”的谚语。

武林中,有些俗事俚语,很有嚼头。比如说,站傻小子。

如果徒弟不好好练,或者是邪门歪道心眼多,师傅会让他一直站桩。

有时候,一些代师授艺的大师兄,也会采取这种方式。

这里面的道道很多,大河笑而不语。你细品一下,就是那个感觉。

现在,很多大师也是这样教徒弟,要有恒心耐心,这是对的。

但是,你要想出功夫,那可别傻练了,或被人练傻了。

我们知道,传统的三大导引术,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都是活的,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桩功。

这里面为什么没有站桩?你想,继续想……

四、要站活桩,别站死桩

死桩是拿捏人的,精华全在活桩。

李中轩老人是形意拳的高人,他说到自己的师傅“唐师所传的桩功,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

大河在上海线下交流的时候,粉丝顾大哥是个行业大佬,幼年即跟随沪上高人习武,他也豁达地说出站桩的秘密,就在这一抖。

大河在心法中曾说过,如果你在保持呼吸到极致的时候,要有肌肉蠕动的感觉,比如说,双手托天理三焦,如果大包穴有热流滚滚,那就妙不可言了。

狗熊冬眠,经常会有自发性的颤抖,这才能享受一线生机的萌动。

五、要站短桩,别站长桩

古人把练功的度称为“火候”,历来都有传功不传“火”的说法。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大河常说,中医千变万化,武术、军政、风水、相面……都是一理通百理融的东西。

久立伤骨劳于肾,古时候折磨犯人适用、现代监狱里也适用、站桩同样适用。

别以为汗流浃背就能出好功夫,搞不好是“耗功夫”。

如何破?站桩别太累,同时参照上一条。

如果没有师傅指点,那你就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气血强弱来决定时间长短。

年轻人出功夫,时间可以长一些,老年人、体质弱的人、处在疾病恢复期的人,时间就要短一些。

六、要站动桩,别站静桩

这里的动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这就是古法八段锦练习中的要诀。

尤其是养生桩,要时刻有动的欲望,并且,时间要心中有数,心中有度。

当年薛颠传的形意门桩功,有一个练法,外表安静,但腹部要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张开,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

薛颠是用肚子打拳,肚子要有突出一个拳头的意思。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古法八段锦一开始的要求就是不要意守丹田,练习的时候,要气走五脏六腑,通达四肢百骸。别以为是随便说说,看见没有,先贤圣人的思想都是相通的啊!

七、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所有的武术,练功的底层逻辑就在于气血。

能让气血澎湃的就是好功夫,损害气血的就不是好功夫。

内家拳练的是什么?

练的就是内气的运行,通过内气来实现练气入膜,强筋壮髓,这和古法八段锦孜孜追求的目标如出一辙。

尚云祥前辈在传桩功的时候,指点道:“你抱过女人没有?”

李中轩老人认为,这个“抱”字,不是两条胳膊使劲,而是抱进怀里,整个身体都要迎上去。这是对站桩“拿劲”的比喻,拿住这个劲,一站就能滋养人。

有意思吧?前辈们都说了,好像还是朦朦胧胧。大河再给你捅一下那层窗户纸——

想想为什么古法八段锦能滋养人,在大河前面的视频和心法中,反复强调的那几个重点。

如果你懂了古法八段锦,就会明白这两个前辈到底说的是什么了。

古时候,武术是一项门户壁垒很高的技术,讲究的是“三口不说,六耳不闻”。

站桩还有许多的奥秘,大河能知道的仅仅是皮毛而已,写得越多,感觉没写出来的更多。

看看又2000多字了,写多了影响阅读率,平台就不推荐了,那就留着晚上直播再说吧。

记得,把你们的秘籍都带着。

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高手相遇,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咱们不见不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劲易取,暗劲难得,古法八段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大河古法八段锦——收势
大河古法八段锦之六
“探访”我身边的武林人士,自身习武的所见所闻,真实的现代武林
大河妙手古法八段锦
如何把守鬼门关,易筋经八段锦不谋而合,六字诀妙不可言(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