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头条
气不足,一身病。临床23年,接诊过300多名低血压患者后,我得出结论:要想治病,先去补气。

血压这个东西,高了不行,低了也不成。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低血压这个事儿。

门诊接待过这样一位患者,这个人素来有低血压的毛病。因为这个病,他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在家养着,一点体力活都不敢碰,否则就是眩晕、心慌、气短。

以前一直吃西药控制着,可最近这段时间,症状加重,之前的药也不管用了。实在没办法了,就想着找中医看看。

他家亲戚原先在我这调理过多汗的毛病,于是推荐他也来医馆试试。

面诊,见患者脉细弱,舌尖发红,舌苔正常,舌质发淡。

我仔细瞧了他的情况,拟方: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炙甘草、陈皮、枳壳、阿胶、黄芪。

结果,患者药用十剂,患者血压平稳,高压116,低压80。

这里头什么道理呢?

低血压,中医将其归到“眩晕”“虚劳”的范畴里。之所以发生,和气不足有关系。

气是我们身体开展各项功能、工作的能量和本钱。人活着,全靠气顶着。如果气虚,气少,我们就会失去活力,缺少生命力。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低血压。血压低,就是因为那口气不足,顶不上去,所以就眩晕、乏力、心慌,不耐劳力。患者脉细弱,就是气太少,鼓动不了脉道所致。

此外,患者舌尖发红,这是有热啊。

津液的化生和输布,都离不开气。气虚,津液乏源、输布无力,到头来身体里一定会阴虚有热。临床上,我们称之为气阴两虚。

因此,要想改善患者的状况,肯定是要补气养阴了。

我上面的方子,其实很简单:

人参补气养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养心气,滋心阴,固摄津气。

在此基础上,我用生地、阿胶滋阴补血,黄芪、炙甘草健脾益气。加上陈皮和枳壳,行气。全方可谓周正。

其实这就是一张,以生脉散为基础,以气阴双补为思路的方子,用来治疗气阴两虚型的低血压,很是对症。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高血压特别重视,可其实低血压,也会引发不少的问题,如脏器下垂等等。所以我们也不应忽视,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才能从根源上阻断其发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帮到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血压,补气补血怎么都没用?血压想上来,...
从生活小事认识人体疾病(第十三章)
有用!低血压更要命!中医名方:补气升压
头脑昏沉、眼前一黑,来份生脉饮?真相可没那么简单!
治低血压,就是补气!这方子,补气升压,治乏力口干、站起来迷糊
从清洗地面看中医补泻从生活小事认识人体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