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古代不能称呼他人的「名」,只能称呼他的「字」或「号」?

古人的「名字」只能自己叫?

【Rhizome的回答(39票)】:

准确地说,他人之名是可称的,但并非人人可称;除了他人自己可称,其长者和尊者亦可称。而不称名或者自称名,是为了表示尊敬或自谦。

这种汉人规矩的理论基础,《白虎通·姓名》中有系统阐释:

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时,物有变,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故《礼·服传》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于祖庙者,谓子之亲庙也,明当为宗庙主也。一说名之于燕寝。名者,幼小卑贱之称也,寡略,故于燕寝。

由上可知:1. 人生下来三个月就要取名,因其“始有知”,因而是“幼小卑贱之称也”,所以成年后要避讳;2. 由父亲名之于祖庙,所以君父之流,当然可称。

接下来,名而后有字,二者不可或缺:

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故《礼·士冠经》曰:宾北面,字之曰伯某甫。又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所以五十乃称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虑定也,能顺四时长幼之序,故以伯仲号之。《礼·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称伯仲。《论语》曰:五十而知天命。

成人之后乃有字,所以字与名的关系,其实有点类似今天“学名“和”乳名“的关系。有字之后,小时候取的”名“当然就要避讳。避讳的原则是:君前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郊庙中不讳。又曰:君前臣名,父前子名。

不称名而称字,虽然可说是尊称,但尊敬的程度有限,无非是承认成年人身份而已。要更进一步地表达敬意,则尚有别号,官爵,称“子”,谥号(有时也可能是恶意),姓氏,尊号,庙号等其他手段,不一而足。

【胡天翼的回答(16票)】:

“直呼其名”,这个成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由于“姓名”是父母所赐,所以只有父母长辈才能叫。古代下层人甚至连拥有“姓名”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有“姓名”。贵族讲究“礼”,这个“礼”在称呼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和“姓名”不同,“字”是本人在成年之后给自己取的,专门用来给平辈的人称呼,这也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礼”。当然了,“字”也只有贵族有资格取。《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补充:

评论中@沈晓波 君提到“字”一般不是本人取的,号是本人取的。

据我所知,“字”的确很多是父母事先取的,因为“字”和“名”往往都有内在联系,所以父母在设计“名”时会把“字”的问题也考虑到。但是,“字”还是比较“自由”的一个称谓,本人可以更改。历史上东晋的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后一个字就是他父亲起的,当时为了保佑自己孩子身体健康。谢混后来就改掉了。因此,字时可以自己取自己改的,但“姓名”我暂时没有听说过有变更的例子。

至于号,那完全是自己设定的,这点沈君说得没错。主要原因是唐宋以后,中国人嫌叫“字”还不够尊敬,于是再搞出个“号”,“号”还可以搞几个,例如欧阳修号“醉翁”,号“六一居士”。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了。

【唐天横的回答(0票)】: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名和字是分开的,号又是分开的。

其实是可以称呼名的,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就可以直呼其名,但是同辈和下级出于尊敬或者礼貌一般只称字。至于号则是自己取的表达志趣等东西的一个手段罢了,更详细的只是可以参考易中天老师的讲座,先秦的士,链接//v.youku.com/v_show/id_XMjU1NjIyNjUy.html

【伊利丹的回答(0票)】:

此外 古代人是很讲礼节的 有知识 有教养的人 无论如何也不会直呼别人姓名 三国中马超全家被曹操所杀 发表讨曹檄文 马超都是孟德如何如何 都没有曹操如何如何 证明古代有文化一级别的人 是极其重视这些 这是礼一级别的  一般只有自称时才说名字 煮酒论英雄 刘备不过没落贵族(还是自己说的 )但曹操还是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都没说你刘备和我曹操 对刘备称使君 自称操 自称名字 

字就是一般平被人可以称呼的了 一般子都和名字有关系的 你看毛领袖 明泽东 字润之 泽 本义:可以一网打尽的小型封闭水域。引申义:任何大小的封闭水域。说明:一,古代的太湖也被称为“泽”,这是用的引申义,二,把泽理解为“光润”是颠倒了本义和派生义 《说文》里解释泽就是光润的意思

【何丹莉的回答(0票)】:

字和号 一般是尊称,父亲就不会称儿子的字

【黃載之的回答(0票)】:

所謂大名小字. 名為尊. 父母長輩呼之, 字則同輩稱之.

名與字互為表裏, 比如孫中山, 名孫文, 字載之,  所謂文以載道也.

【染之的回答(0票)】:

嗯,LS的各位都只说了名和字的区别,我也来补充一点点吧。

”字“其实应该代表着你获得了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男子行冠礼时取,女子是在笄礼或者出嫁前取,所以有”待字闺中“的说法。如果你有注意过,其实人的名和字是有联系的。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等等等等。我的名是茜,为一种可染色的红色的草,所以我的字是”染之“。

字也被称为”表字“,实际含义是”表德之字“,用俗话来说,就是字一般都是说的好话,代表着你个人的性格,或者说对今后你为人、个性、成就的期望。

还有,谁来给你取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古代一般是父母取,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低,可以由族中长辈或者是老师取。这个也是大礼,马虎不得。

【李想的回答(0票)】:

名通常是亲近的人的叫法;

字是敬称,常见于同辈之间,有时对前辈也会这样称呼,以表示一种仰慕;

号则是个人表现方式,无论谁都可以称呼。

【赵志强的回答(0票)】:

“直呼其名”,这个成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为什么不能直呼他人的名字
“名”和“字”是一回事吗?
古人为何有了姓名之后还要另取字、号?
古人为何有了“姓名”,还要另取“字”、“号”?寓意深远,奇趣无穷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社交称呼礼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